劉憲輝(天津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天津 300384)
加拿大電影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早期發展一直比較緩慢,所生產的電影數量也十分有限。為了改變本土電影產業低迷的狀態,加拿大政府于1967年成立了加拿大電影企業發展公司,用以資助本土電影產業的發展。1993年成立的加拿大文化遺產部是加拿大最主要的文化戰略制定與執行機構,并指導與扶持國內文化產業的發展。2000年文化遺產部頒布了《加拿大故事片政策》,增進了本國與其他國家影視產業的合作,為其影視產業發展、實現市場多元化邁出了關鍵一步。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加拿大影視產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近年也面臨著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主要是來自歐洲多國和美國。目前,美國50個州中已有43個州出臺了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這意味著加拿大對美國影視公司的吸引力在減弱。另外自2008年以來,受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近年加元兌換美元的匯率升值,使得加拿大流失了很多海外市場機遇,比起高峰時期市場利潤下降了近40%。經濟長期低迷,對很多行業來說是一場災難,但是對隸屬于文化產業的影視行業卻是一個逆勢而上的發展機遇。因此,各國都希望加大對本國文化類產品的消費刺激力度,影視產業的稅收優惠激勵政策便是其中所采用的重要舉措之一。
為了應對國際市場競爭,吸引更多國外影視項目和投資,保護并促進本土影視產業的發展,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影視產業發展的稅收抵免優惠政策,并于2005年以后再次加大了稅收優惠力度。以下是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影視產業代表性省份2014年度調整后的稅收抵免政策:
加拿大聯邦政府有兩種稅收減免政策可用,是由加拿大文化遺產部下屬的加拿大視聽認證辦公室和加拿大稅務局共同制定的。
1.加拿大電影及視頻制作稅收返還條例:聯邦貿易委員會提供給加拿大的生產企業許可,能獲得25%的勞動力支出的信貸用于制作加拿大電影或視頻產品;合法的勞動支出不得超過生產成本的15%。
2.加拿大電影電視制作服務稅收返還條例:該條例提供給國外生產企業,并在其資質下抵免由合法加拿大居民在加拿大提供勞動力支出的16%。
安大略省是加拿大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省為促進影視產業的發展成立了專門的組織機構。例如安大略省傳媒發展公司,是安大略省文化部的一個下屬機構,同時還通過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影視產業的發展。該省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包括:
1.安大略省電影電視稅收抵免政策:該政策的主要內容是對本地影視公司的稅收抵免比例由原安大略省合法居民人工費用的30%提高到35%。
2.安大略省生產服務稅收抵免政策:該政策將生產服務稅的稅收抵免比例由原安大略省合法人工費用開支的18%提高到25%。
3.安大略省電腦動畫和影視特效方向稅收抵免政策:該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公司電腦動畫和特效制作項目可以給予安大略省合法人工費用開支20%的稅收減免優惠。
4.安大略省區域稅收抵免政策:如果超過85%的拍攝行為在多倫多以外的地區進行,還可以額外享有安大略省合法勞動力成本10%的稅收減免。
魁北克省是加拿大的法國文化中心,享有全北美最有利的一些減稅政策。魁北克省稅收抵免政策具體應用于電影和電視生產、相關電影和電視生產服務行業、電影配音三個層面:
1.魁北克省電影電視稅收抵免:(1)在魁北克省制作法語影視片和巨幕電影的稅收抵免比例,由魁北克省合法居民人工費用的29%提高到36%(最高抵免額占制作總成本的18%)。同時還制定了區域稅收獎勵政策。如在蒙特利爾地區以外進行的生產拍攝工作,可享有額度為魁北克省合法人工費用開支8%的稅收減免;非公共財政資助,額度為合法魁北克省人工費用開支8%的稅收減免(最高抵免額占制作總成本的4%)。(2)規定其他影視類的稅收抵免比例為合法魁北克省居民人工費用的28% (最高抵免額占制作總成本的14%)。
2.魁北克省生產服務稅收抵免:該政策規定生產服務稅的稅收抵免比例為魁北克省合法人工費用開支的20%,且沒有上限。
3.魁北克省計算機動畫和特效制作稅收抵免:在影視生產上,該稅收抵免額為魁北克省合法人工費用開支的8%(最高抵免額占制作總成本的4%)。
加拿大對影視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無形中對經濟形勢面臨嚴峻考驗的加拿大政府提供了更多的市場空間和外來投資機遇。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可以同時申請聯邦和省一級的稅收優惠政策。
聯邦政府制定宏觀上的法律與法規,同時,又適當下放部分權力給省級政府,各級政府根據本省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本省影視產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這樣既確保了立法的統一性,又有立法的靈活性,充分地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使得加拿大影視產業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據官方統計,2014年度加拿大影視產業持續增長,創造了影視產品銷量達58.6億美元的良好業績,提供了超過12.77萬個工作崗位。
各省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都有一定程度的減免,并鼓勵在加拿大拍攝時使用加拿大勞動力;同時支持電影生產與拍攝活動在主要城市以外地區進行,并給予額外的稅收獎勵。確保加拿大具有符合國際水準的影視生產技術和相關基礎設施以及大量創意人才儲備,促進加拿大成為可供國內外影視公司選擇的生產基地。
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省政府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注重本土影視產業的扶持與保護,其中《加拿大投資法》明確規定,外國公司投資加拿大文化產業必須遵守加拿大法律;外國公司不能兼并加拿大人控股或加拿大人的發行公司;如果要在加拿大建立發行公司,也只能從事進口和發行自己投資制作的影片;外資發行公司必須將其中一部分盈利用于加拿大公司的再投入。由此可以看出,在影視產業競爭十分激烈的當今,一方面,要吸引人才和吸收外來資本;另一方面,又要保護本土電影市場和電影公司產業權益。
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省政府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使得加拿大影視產業取得了空前的成就。這些政策內容規定十分具體詳實,特別是各省級政府,針對本省的具體實際情況對電影、電視、視覺特效、動畫制作等行業制定了相應的返還性的應納稅抵免政策,這為經濟的復蘇和增加國內就業機會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同時也為加拿大帶來了更多的市場空間和外來投資機遇。
近年來,為進一步深化我國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企業發展,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了繼續實施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從政策目標和政策功能上看,主要可以分為:降低影視生產成本,激勵影視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扶持影視類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影視企業“走出去”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些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影視產業的發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難以適應未來市場的實際發展需求。然而加拿大的影視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成功經驗,卻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級省政府制定的影視稅收返還政策,既確保了立法的統一性,又保留了立法的靈活性。聯邦政府的政策制定相對宏觀,著眼于大局;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符合聯邦政府政策的總體構架,內容細致且具有地方特色,是聯邦政府政策的有益補充。反觀我國影視稅收激勵政策的制定,存在立法層級不高、政策覆蓋面不全、行業特點針對性不足、缺乏地區間的差異性等問題。
影視產業是典型的創意經濟,人的創造力和素養是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環節和基礎鏈條。扶持影視產業的發展,還須引導企業形成注重人員培訓、強化科研力度、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內容只局限于對生產成本的降低和影視企業的放映收入方面,幾乎沒有提及企業人員培訓、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以及區域稅收獎勵,因此稅收優惠政策沒有很好地對接影視產業的生產流程屬性,難以有效地拉動影視產業的快速發展。而加拿大影視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減免以及鼓勵使用本地勞動力,確保其具有符合國際水準的影視生產技術和大量人才儲備。
加拿大的各影視大省,都鼓勵電影生產與拍攝活動在如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利爾等核心城市以外地區進行,并給予額外的稅收獎勵。該項政策有效地避免了資源過于集中于一線城市,有利于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平衡地方與主要城市間的差距,同時也調動了地方政府參與影視產業的積極性。目前,我國尚未出臺相關區域性的影視拍攝及制作稅收激勵政策,而且我國地域遼闊,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加拿大的該項稅收激勵政策,對我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影視產品扮演著文化使者和商業盈利機器的雙重角色。其不僅在全球化和本土化兩級趨向的傳播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窗口。因此,世界各國都極力扶持本國影視產品走出國門,拉動經濟增長,提高本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力。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級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及影視產業稅收抵免政策,成功地吸引了大批外來投資與國際影視合作,有效地拉動了國內影視產業的快速發展。
我國至今還未建立起對外影視產品貿易的稅收扶持政策體系,而且2003年以后我國電影音像制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7%降至13%,這就使得我國原本出口乏力的影視產品,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此外,我國對外資進入電影制作和院線領域也有嚴格限制,禁止外資企業進行電影發行。雖然在2004年出臺的《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管理規定》,鼓勵對外合拍電影,但還是設有較高的門檻。未來隨著我國電影領域的快速發展,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與政策,更多地對外資開放,這是中國電影融入全球、走向國際化的必由之路。
加拿大的影視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成功經驗,充分地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雖然從表面上看政府削減了稅收,損失了大量財政收入,但從長遠來看卻拉動了國內整個影視產業甚至是創意產業的發展,可謂一舉多得。一方面,不但可以吸納本地的剩余勞動力,而且還培養了勞動力,提高了勞動者素質,為本國影視產業人才積累和技術積淀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還有利于本國影視產業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從而有利于本國影視產業的發展。加拿大影視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的成功經驗,對電影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的中國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它為我國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宏觀政策制定、法律法規制定,提供了現實參考和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