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惟彧
從《舞林爭霸》看電視舞蹈對大眾的影響
■袁惟彧
近年來,國內關于舞蹈的綜藝節目層出不窮,這就給舞蹈的傳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例如,東方衛視播出的《舞林爭霸》就改變了以往熒幕上的舞蹈通常只作為歌手的伴舞、MV中的背景以及晚會的開場人墻等點綴陪襯的形式出現的局面,而把舞蹈作為一門純粹的視覺藝術加以對待。這些借助電視媒體傳播的舞蹈藝術形式,不妨統稱為“電視舞蹈”,它的迅速傳播贏得了大眾的接受與認可,并進一步促進了舞蹈全民性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沃爾·特里在《美國的舞蹈》中對電視舞蹈曾作這樣的描述:“電視的出現,使無線電無法傳播的舞蹈有機會進入每個家庭?!苯柚娨暤膫鞑?,舞蹈已經進入了‘廣泛性’和‘大眾性’的時代,一改過去人們只有通過走進劇院,才能欣賞舞蹈藝術作品的局面。走進劇院觀看舞蹈演出,雖有很多的優勢,但無形中拉遠了舞蹈藝術與大眾之間的距離。因而,有的人會誤認為舞蹈藝術只是少部分人的陽春白雪,是圈內人的“藝術”,普通人難以企及,實際上并不是這樣。
20世紀以來,隨著電視媒介的飛速發展,帶來電視舞蹈的普及性傳播,它使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觀看并欣賞藝術性的舞蹈作品。加上電視舞蹈作為節目本身的諸多看點,比如每個舞者的經歷與夢想故事、助場的明星、舞蹈界的大腕擔任導師、評委等,這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真正讓普羅大眾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
回顧電視舞蹈的發展歷史,盡管最早的在電視上播出的舞蹈已經很難追溯,但是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發展,舞蹈在電視上呈現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比如以明星作為看點的舞蹈競技真人秀《舞林大會》、以夢想故事為載體的 《舞出我人生》、以全民參與舞蹈為宗旨的 《舞蹈全民星》……每一檔節目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呈現舞蹈的形式也各有千秋。于觀眾而言,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電視舞蹈。某種程度上,這也體現出舞蹈本身的價值。
舞蹈本身是具有價值的,這個價值來自于欣賞者對舞蹈的認可、喜愛和大眾審美需求的滿足程度,對比于有形的物質價值,這是一種無形的內在價值,很難用金錢和物品來衡量。而電視舞蹈的作用,就是以滿足觀眾的需求為基礎,要求我們正視舞蹈藝術的潛在商業價值,在不損害其藝術價值的同時,順應市場發展的規律,滿足受眾的期待。在這個方面上,電視舞蹈是區別于傳統舞蹈的。
值得強調的是,電視舞蹈的普及性傳播,并不意味著舞蹈藝術的品質下降。在觀看電視舞蹈節目的時候,我們仍能感受到靈性的舞者,他們從不矯揉造作,將雅正的審美意趣蘊藏在通俗之中,將深刻雋永隱藏在平淡之中,舉手投足間,以最真實、自然的內在體驗來表達情感,達到雅俗共賞,觸動觀眾的心弦,正如,瑪莎葛蘭姆所言:“人的肢體從不扯謊?!?/p>
在電視舞蹈藝術廣泛傳播之前,人們對舞蹈精神的理解,渠道較為單一,僅僅是從舞臺前觀看舞者的舞姿出發,這顯然是不夠深入的。電視舞蹈的傳播,使我們有機會深入幕后,對舞蹈精神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一方面,通過電視采訪和記錄,我們可以清楚地知悉,舞臺上光鮮亮麗的舞者背后所付出的種種艱辛。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除了濕透衣衫的汗水外,還有長年累月的訓練留下的傷痛。正是因為懷揣著對舞蹈藝術的滿腔執著與熱愛,他們沒有放棄,當音樂響起,當舞臺的燈光亮起的這一刻,便專心沉浸到舞蹈的世界中去,這便是堅韌不拔、持之以恒、吃苦耐勞的舞蹈精神。即使不靠華麗的舞臺渲染氣氛、不靠亮麗的衣服襯托效果,也能舞出對生活、對舞蹈的熱愛,用簡單純凈的肢體去詮釋對生命、對生活的感悟,舞出最真實的自我,這是對舞蹈本身的深化。
電視舞蹈肯定了舞者臺前幕后為舞蹈事業所做出的藝術奉獻,所以在《舞林爭霸》這檔節目中,節目組就設置了多種獎項,包括最感動瞬間、最大舞者跨越獎、編舞獎、最佳造型設計、陽光舞者、全面突破等等,既是鼓勵懷有夢想的舞蹈表演者們全面、多元化的發展,更是肯定了舞臺上的舞蹈表演者臺前幕后所付出的努力。
另一方面,電視舞蹈以舞蹈藝術為平臺,通過電視媒介傳遞了社會正能量,感動并激勵觀眾。在熒幕前展現自我的舞者,很多不是專業出身,但是他們將一顆追逐夢想的心深深根植于舞蹈當中,用舞蹈去傳遞愛、去表現人生、激勵人生,顯示了人性的光輝之處,這便也是電視舞蹈的精神。通過舞蹈,弘揚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不僅升華了舞蹈本身的內涵,同時也影響了觀眾。
如果說《舞林爭霸》是為了傳播舞者對舞蹈的熱愛,那么《舞出我人生》則是實現夢想的旅程,讓舞者講述自己的夢想之路。節目采用明星助陣與草根舞者共舞的形式,幫助自己的舞伴圓夢。每一個動作,體現的是不拋棄不放棄的堅毅精神和社會公益力量。這些內化在舞蹈中的舞蹈精神,透過電視媒介,真正被觀眾接受并認可。
綜合上述兩點,電視舞蹈的優勢,不言而喻,既能讓舞蹈藝術普及化,走進千家萬戶,為人們所熟知,又能使觀眾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內在精神旨趣,這就為舞蹈的全民性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電視舞蹈使許多舞蹈愛好者有了展現自我的平臺。舞蹈是一門純粹的視覺藝術,追求的是有意義的形式,通常主角只有一個,也許有些人奮斗一輩子也站不到那個位置。外加上身高比例的硬性限制、自我主觀努力的程度、專業藝術院校的選擇等等都在無形中制約著一個舞者,這對于那些真正愛好舞蹈的人而言是極其殘酷的。然而,電視舞蹈為這些舞者們,提供了一個窗口,讓他們有機會站在舞臺上,去實現自己的舞蹈夢想。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歸功于電視舞蹈傳播的廣泛性,更多的人愛上了舞蹈這門藝術,觀眾不再滿足于欣賞舞蹈藝術本身,而是身體力行地參與進來,這就打破了觀眾和舞蹈藝術的距離感。
眾所周知,舞蹈是以人為載體,以人體的動作為語言手段的一種綜合性表演藝術。自遠古時代,舞蹈在儀式、慶典、儀禮、娛樂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故舞蹈形式的選取、動作的設計都傳達著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著社會生活。同時,舞蹈是必須占據空間的藝術,通過對空間的占據引得人的注意,借助于音樂、燈光等的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讓人好似置身于這個被營造出的美麗世界。有人將舞蹈分為自娛性舞蹈與表演性舞蹈兩類,廣場舞兼具兩者特點。廣場舞作為一種舞蹈形式,作為儀式的傳播過程,具有天然的表演性和展示性。人類生活最早出現的藝術形式就是舞蹈,廣場舞蹈源于社會生活,是生活的藝術化呈現,是美好的象征。
每當傍晚,茶余飯后,我們常會看到公園或者廣場上,伴隨著有節奏的音樂,翩翩起舞的人們,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年齡層次從兒童到耄耋老人,場面十分熱鬧。廣場舞的出現,使舞者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切實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并產生自我價值感,這便是電視舞蹈的傳播力量。
此外,廣場舞的迅速發展也豐富了電視舞蹈的形式。2012年開始,廣場舞開始更多地走進大眾媒體。單在2012-2013年間,就有各種各樣的關于廣場舞的電視節目,包括江蘇衛視的《最炫民族風》、河南電視臺《幸福跳起來》、湖南衛視《奇舞飛揚》等等,都是電視舞蹈類的節目。另外,一些娛樂節目中也滲透了廣場舞元素,比如湖南衛視的熱門綜藝《快樂大本營》中,請來廣場舞隊詳細講解跳舞故事,鳳凰衛視談話類節目《鏗鏘三人行》中,也對廣場舞進行了深入討論。2015年廣場舞更是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
總的來說,現如今舞蹈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作為藝術信仰、追求、興趣愛好以及職業,還是當下的電視綜藝節目,舞蹈的本質是不變的。所以,我們應該給電視舞蹈更多的發展空間,讓其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充分擴大其生命力、提高當下對舞蹈關注度,從而提升舞蹈藝術的地位。在此呼吁社會媒介創設更多的電視舞蹈節目,帶動新形勢下全民舞蹈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