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運動員參加運動會的比賽通常是以課余訓練和突擊集訓的方法進行的。通過調查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的排球隊,發現對心理素質培養的有效途徑,提升排球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水平,提高排球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增強比賽過程中對戰術的運用水平。本文探究的是大學生排球運動員的心里特征,研究出臨賽前對心理訓練的方法,使大學生排球運動員能夠調整好比賽心理,適應千變萬化的比賽形式,以此取得優異的戰果。
關鍵詞:大學生運動員;排球體育;心理培養;心理素質;技術特訓
排球是綜合技、戰術為一體、具有極強的對抗性,較高技術要求,集體參與的體育運動。研究表明,決定大學生排球運動員訓練和比賽戰果的三個不可分割的因素分別是身體素質、運動技術和心理素質。大學生排球運動員在前兩者差距區別不大的前提下,起決定作用的就是心理因素。比賽中一個奇怪的現象通常是一個運動隊在身體素質、技術水平、戰術水平都較為優秀的情況下,心理素質卻較一般,甚至在比賽中輸給水平不如自身心里素質卻練好的隊的情況。正因如此,在我們的排球訓練中,需要非常重視心理訓練的內容,要目標性的建立運動員在完成訓練和比賽任務時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素質,并且能夠逐漸學會自我調節的心理狀態。
一、排球運動員的心理特征
排球運動對技的要求性非常高,它的各種技術動作和戰術運用是在規定的場地和競賽規則的限制下,與對手直接進行心里接觸以及和同伴的積極配合協作下的運動項目。
近年來排球運動的發展趨勢主要走向為技術精尖快速的全面化、能攻善守的全能化、戰術綜合的突變化、技術風格類型多樣、競爭對抗白熾化,比賽過程中任何一種技術動作和戰術行動都必須有運動員的情緒、意志和個性品質參與,與運動員的生理與心理的緊張程度密切相關。
其一,技術動作感應節奏過程的心理特點。通過對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排球隊的調查,技術全面的隊員在比賽中心理波動會低于技術較差的隊員。排球活動中充滿了不同種類與特點的擊球,而這些擊出的球所具備特點是與球的速度,高度,和力量密切相關的。為了使用某種技術技術動作活或戰術意圖,在擊球的過程中,都應該準確地感應和判斷隊友的站位、擊球姿勢、擊球高度、角度以及力量,來確定球的速度和時間、空間的關系。這就要求運動員具備練好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技術要求。
其二,靈魂戰術思維模式的心理特征。排球比賽的特征直接影響了運動員對運動情景的分析判斷和自己所選擇的技,戰術行動,這些抉擇都是在瞬間進行的,要求遠動員的思維活動具有靈魂和敏捷的特征。思維敏捷的運動員可以靈魂應對情勢危急的情況,當機立斷,及時迅速的依據場上情況的變化而變化,采取相應的應對情況,化解危機,創造有利的進攻機會,化被動為主動,出奇制勝。
其三,情感意志的心理特征。排球運動員的情緒不僅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還受到排球運動本身固有的特點的制約。運動員參加比賽的任務就是戰勝對手,因此在比賽過程中主客觀條件的變化,節奏,活動劇烈與否,都對機體的忍受程度要求非常高。比賽的順利與困難通常都是迅速轉換的,戰局常常起伏不定,同時又要忍受場外觀眾各不相同的態度與評價。運動員所承受的不僅有殘酷的現實,還有對比賽意義的認知,期望,心理狀態,各種因素相交叉,會產生各種復雜的情緒體驗,但同時這種情緒體驗會作為一種活躍的因素影響運動員的競技水平的發揮。通常在比賽的最后時刻,雙方隊員都已經極為疲勞,而要取得勝利,技,戰術水平已經不是最為重要的,取勝的決定性因素是隊員的抗疲勞、抗干擾能力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二、影響大學生排球運動員心理的因素
(一)主觀因素
其一,個人情緒波動較大。比賽當中,自己的隊友扣球成功直接得分時,會士氣大增,昂揚斗志,但是當自己或隊友連續失誤時,會擔心教練的不滿,隊友責備,造成士氣低沉,害怕再次失誤。結果是造成惡性循環,越害怕,失誤越多,情緒影響越大。
其二,懼怕對手(從未交過鋒的對手,平手或強手)。認為對手很厲害,實力懸殊。比賽還沒開始在心理上就先輸給了對手,缺乏自信。
其三,想贏怕輸。對對手的實力缺乏客觀判斷,輕易放松警惕,降低斗志,結果就是被動挨打,主動失分。賽前不能有效自我調節情緒,失眠不安,焦躁緊張,丟失信心,結果失去斗志,不想參加比賽,無所適從。
其四,缺乏耐心,急于求成。在自身比分領先,戰局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總想一招致敵,致使錯失運用正確戰術的機會,增多自身的失誤,甚至出現白送給對手反擊的機會。
(二)客觀因素
其一,比賽規模。規模越大,運動員就越容易激動,躍躍欲試,產生強烈的榮譽感,伴隨的壓力也會越大。尤其是大學高年級的運動員,因為是最后一年代表學校出賽,情緒更容易激動,訓練也較之前更為刻苦。歷年的事實證明,重大比賽中,運動員們的情緒都比較高昂,熱情飽滿。
其二,訓練水平和比賽經驗。訓練水平較高,經驗豐富的運動員,在情緒方面就容易產生積極的反應,即使對方在身高,素質,技術方面都占據優勢,但因為有過硬的技術和經驗,以最終會取得勝利。與此相反的情況會產生負面情緒。一些新生運動員在初次比賽時,免不了緊張出錯,經常會扣球,發球不過網等等,再加之對方連續得分,又有拉拉隊的助威,會顯得更是手足無措。
其三,外界環境的干擾。運動員的技,戰術的正常發揮也會受到異地作戰或比賽場地,燈光,地板,場外觀眾的吶喊的影響。一旦適應場地情況,就容易產生積極的情緒,提升信心,活躍氣氛,戰術水平就能夠正常或者是超水平的發揮。反之,場地適應差,氣氛冷淡,運動員就無法調動積極性,發揮出高水平。
三、大學生排球運動員心理訓練的方法
體育訓練中的心理訓練是多樣的。它既有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的訓練,又有個性特征,記憶和注意力的訓練等。
(一)日常常用心理訓練方法
其一,感覺和知覺的訓練。通過對墻進行傳、墊、扣等熟悉球性的練習,傳、墊不同重量、弧度、距離的球等練習感覺性,目標性傳、墊、扣、發的方位感練習,促進人對于網和球的感覺練習等進行誘導、限制性訓練。
其二,集中注意力的訓練。目標是使運動員學會全神貫注的集中于一個確定的目標,不受任何外來刺激的影響和內心雜念的分散,始終集中于當前的活動任務上。在訓練時,教練員平時會格外加重場外的干擾,讓運動員反復的練習某個動作,或者采用同一課中相同的訓練內容不同的訓練方法來調節運動員的注意能力;運動員則可以結合基本訓練動作在腦中回憶,使注意力集中在動作形象上。
其三,設置情境目標。在訓練過程中,通過設置相應的情境,增加難度,使運動員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過得成功的觸感,增強自身能力的自信度,消除自卑感,借此養成勇于挑戰的堅強品質。在集體練習中增加互動的機會,加強協調能力,掌握人際溝通的技能。
(二)臨賽前心理調節的方法
其一,明確比賽動機。通過使用激勵、誘導、命令、表揚和懲罰等方法來改變訓練環境,分析可能致勝的原因,利用訓練任務的強度,傳媒的宣傳,榜樣的鼓勵力量來激發運動員的比賽動機。
其二,賽區心里適應訓練。該訓練是尤為重要的,包括適應場地設備的訓練、適應食宿生活的訓練、適應觀眾的訓練、適應裁判的訓練等等。
其三,模擬訓練。通過模擬幫助運動員做好參賽心理準備嗯訓練方法。例如,提前了解對方情況及與競賽有關的材料,做好心里準備;并模擬訓練,采用實景對抗的方式來完成賽前的心理準備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賽中心理調控的方法
其一,自我暗示。運動員在比賽當中出現情緒不穩定時,教練可以通過語言來提醒運動員,運用自身獨特的思想和詞語來調控自己的情緒,提高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訓練比賽中去。運動員也可以利用以意念為主的反向活動來調整,控制機體,生理的變化到適宜的程度。激勵自己,放松和穩定自己。
其二,抗干擾訓練。大學生運動員的自制能力不夠強,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場外的嘈雜聲,對方的加油聲都會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動作發揮,教練在日常的訓練中就要來反復提醒運動員排除干擾投入比賽。
其三,驕傲心理預防。伴隨著訓練成績的提高,自信心增強,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會盲目自信、目中無人、適當的開導疏通是非常必要的。促使運動員明白虛心好學才是不斷進步的成功源泉。但教練切記不可隨意傷害運動員的激情和上進心。
參考文獻:
[1]梁紅秀,許衍菊.淺析高校運動員賽前心理訓練.醫學與社會,2015.(11).
[2]王金云.大學生心理訓練概論.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08.
[3]姚衛宇等.對運動員賽前心理壓力源的調查及調節對策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11).
作者簡介:
陳衛強(1987—),男,漢族,甘肅省天水市人,碩士在讀,助教,單位: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