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龍劍
摘要:目的 評價宮腔鏡下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47例患者為對照組,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43例患者為觀察組。觀察兩組患者的術中情況、治療前后的月經量及術后復發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的差異不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月經量及復發率均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 宮腔鏡下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可減少月經量,降低術后復發率,是一種安全、理想的手術方式。
關鍵詞: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刮宮術;電切術
中圖分類號:R73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1-0050-02
Clinical Evaluation of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WU Long-jia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the Third Hospital,Nanchang 330006,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Methods From July 2014 to June 2016,90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47 patients from Jul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From July 2015 to June 2016,43 patients were treat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intraoperative conditions,the menstrual flow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recurre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menstrual flow and relaps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3 months,6 months and 12 months.(P<0.05).Conclusion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menstruation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It is a safe and ideal way of operation.
Key words:Endometrial polyps;Hysteroscopy;Curettage;Electric resection
子宮內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是臨床上婦科常見的一種良性病變,由內膜腺體和間質組成的有蒂、并向宮腔內突出的腫塊,病理變化以梭形纖維母細胞、結締組織及血管組成的間質纖維化為主[1],患者多會出現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和經期不規則出血等癥狀,治療常采用手術切除息肉[2]。為了評價宮腔鏡下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效果,選取90例子宮內膜息肉的患者進行了本次研究,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婦科內鏡學》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并排除合并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輸卵管阻塞及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婦科并發癥的患者。所有程序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47例患者為對照組,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43例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9.17±3.68)歲;單發息肉30例,多發息肉17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2~58歲,平均年齡(39.14±3.65)歲;單發息肉22例,多發息肉21例。兩組患者年齡及息肉數量的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進行常規檢查和陰道準備,于月經后3~5 d進行手術,術前3 h在宮頸內放置400 μg的米索前列醇片進行軟化,之后將生理鹽水作為膨宮介質,并將壓力維持在90~100 mmHg,灌流速度控制在240~260 ml/min。
1.2.1對照組 選取恰當的刮匙于宮腔鏡下將子宮內膜息肉刮除,并利用負壓將宮腔吸凈。
1.2.2觀察組 對患者進行靜脈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后連接宮腔鏡系統(電凝功率為50 W,切割功率為80 W),當宮頸擴張至9.5~10.0 mm時,置入治療鏡,若為單發息肉,電切根蒂后完整取出;若為多發息肉,且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在切除子宮內膜息肉及內膜功能層的同時,須保護子宮內膜基底層;若為多發息肉,且患者無需保留生育功能時,可將子宮內膜息肉和局部子宮內膜同時切除。endprint
兩組患者術后給予3~5 d的抗生素預防感染。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中情況、治療前后的月經量及術后復發情況。術后對患者進行1年的隨訪,觀察復發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將研究數據準確錄入到SPSS18.0軟件,以95%為可信區間進行準確地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使用?字2檢驗。若存在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術中情況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的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月經量的變化
觀察組患者術后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月經量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復發情況
對照組中復發7例(14.89%),觀察組中復發1例(2.33%);觀察組患者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字2=4.3797,P<0.05)。
3討論
子宮內膜炎可發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齡,且隨著年齡的增大發病率不斷上升。目前病因未明,認為與內分泌紊亂有關,以超聲診斷為主,子宮腔內聲學造影敏感性更高,宮腔鏡是診斷子宮內膜息肉的金標準,宮腔鏡下息肉摘除術是子宮內膜息肉首選的治療方法,但息肉易復發。子宮內膜息肉偶有惡變,尤其是絕經后陰道流血者,息肉呈不典型增生時,應以癌前病變看待。臨床表現:①子宮不規則出血:月經過多及經期延長或絕經前子宮異常出血,但癥狀輕重與息肉的數量、直徑及位置無關。②腹痛:常于月經后半期開始,進行性加重,隨著月經干凈后逐漸消失。主要是由于子宮內膜息肉的阻礙,導致經血排出不暢所致。③白帶異常:少數息肉較大的患者可出現白帶增多或者白帶中帶血絲,也可為接觸性出血,尤其在性交后及蹲著用力大便時極易出血。④不孕:子宮內膜息肉若長在子宮頸管內,可能會阻礙精子進入宮腔;若長在宮腔內,則會妨礙受精卵著床或影響胚胎的發育,從而導致不孕。有統計數據顯示,當年齡增大10歲時,子宮內膜息肉發生的危險性會升高1.75%,50歲是該病發生的高峰年齡[4]。
宮腔鏡是整合了最新的傳導、光源及成像技術的設備系統,在宮腔鏡下手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具有切口小、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及術后恢復快的優勢[5]。在宮腔鏡下行刮除術是臨床上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常用方法,但陳玉花[6]在研究中指出,刮除術后息肉的殘留率高達50%~80%,復發率較高。宮腔鏡下電切術是一種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新型術式,且可在直視狀態下明確子宮內膜息肉的具體位置,可在活檢鉗切除子宮內膜息肉組織后[7],應用熱效應破壞相關的病灶組織和細胞,促進息肉切口組織的纖維化和瘢痕化,使子宮內膜無法增生,不僅保持了子宮內膜的完整性,還控制了疾病的復發率[8]。張海鷹[9]等在研究中指出,宮腔鏡下電切術是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最有效的“金標準”。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的差異不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月經量及復發率均少于對照組(P<0.05),與陳玉花和張海鷹的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宮腔鏡下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可減少月經量,降低術后復發率,是一種安全、理想的手術方式。
參考文獻:
[1]蘇婷婷,隋龍.p63蛋白、芳香酶P450及類固醇生成因子1在子宮內膜息肉中的表達及意義[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8):604-608.
[2]張靜,夏舟嵐,趙周英,等.經陰道胚胎絞殺局部MTX注射聯合宮腔鏡下電切術治療未破裂CSP7例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5,16(3):260-261.
[3]易金玲,史松,趙蕾,等.孕三烯酮聯合手術防治子宮內膜息肉的療效[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2,28(9):643-645.
[4]任璐.雌、孕激素受體及細胞色素芳香化酶在絕經前婦女子宮內膜息肉中的表達及意義[J].廣東醫學,2015,36(19):3032-3035.
[5]黃曉慧,王麗紅.比較宮腔鏡下電切術與宮腔鏡下刮宮術診治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0):115-116.
[6]陳玉花.宮腔鏡下電切術與刮宮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7(8):102-104.
[7]程金花,孫德蓉,周芳,等.宮腔鏡下電切術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5,7(5):75-78.
[8]夏愛華,寧細容,劉文斌.宮腔鏡下子宮內膜電切術聯合在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6,29(20):3347-3348.
[9]張海鷹,趙駿達.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聯合達芙通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24):55-56.
編輯/楊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