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 葉潔
【摘 要】校園文化創意包袋能夠體現學校的文化底蘊和地方特色,且能夠滿足包袋產品需求量較大的學生群體。基于嘉興特殊的歷史文化、海寧皮革城大量廢棄邊角料以及大學生廢棄包袋,以《BAGISM》校園文創系列包袋為研究對象,研發出具有百家功能性和可持續性的校園文創包袋。
【關鍵詞】包袋設計;校園文創;百家功能性;可持續性
校園文創產品是對校園文化資源進行設計開發所取得的成果,每所學校都有其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自然資源。以嘉興學院為例,紅船文化、粽子文化、烏鎮文化等都是其獨特的文化資源,海寧皮革城等校外產學研基地是其不可多得的社會資源。通過對校園文創包袋服飾品的深入研究,遵循可持續設計理念,收集廢棄包袋、邊角料,更好的開展校園文創包袋的設計與推廣。
1 文創包袋市場現狀
在物質生活飛速發展、人們精神需求不斷高漲的時代背景下,包袋產品不僅僅要滿足“容物”功能,也要具有多功能的使用體驗和情感文化內涵。如今國內外倡導低碳、環保,為了解決資源浪費和污染的情況,包袋制作的材料也趨向節能環保和可持續利用。人們環保觀念和精神追求的增長,使得環保和情感文化類型的包袋產品日漸增多。目前國內地方市場包袋產品匱乏、千篇一律、缺乏文化價值,不能激發消費者購買欲。大學生包袋產品需求大、對款式美觀、功能齊全、持久耐用、價格實惠等都有要求。校園大學生舊包袋和企業邊角料的廢棄造成浪費,不能有效地對其進行利用。
2 可持續性設計的校園文創包袋研究
2.1 校園文創包袋體現高校形象與地域文化
每所高校都有其特色,要想把高校建設地更加有文化內涵,就要依托高校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高校價值和形象。嘉興獨有的紅船文化、粽子文化、烏鎮文化等,是進行校園文創包袋設計的不竭動力,是構建嘉興學院獨特形象的文化根源。通過校園文創包袋的設計研究,對地方的校園文化進行傳承和創新。
2.2 校園文創包袋的人性化表現
服裝設計是以人為出發點,包袋作為服飾配件中的重要部分也要做到以人為本。校園文創包袋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大學生群體,了解大學生群體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是進行校園文創包袋設計的基礎。綜合學生群體所有的使用需求,開發更具競爭力的校園文創包袋。
2.3 可持續性設計的校園文創包袋的社會意義
可持續性設計的校園文創包袋將創意環保再造與文化產業相結合,進行包袋的創新設計研發,實用功能性大大的激發消費者購買欲,既樹立人們環保理念,也將校園文化傳承發展。包袋產品的創新設計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同時為合作企業的設計與生產提供更多的選擇,增加企業的產品類型,拓寬市場,使蘊含文化的包袋市場更加活躍。對企業廢棄的邊角料進行新的視覺創意設計,整舊如新。
3 《BAGISM》校園文創系列包袋設計與推廣
3.1 設計創意點及應用方向
《BAGISM》文創系列包袋設計以“百家”的設計創意點,包括百種學習功能的造型設計、百種皮革材料的可持續設計、百種校園文化圖案的情感設計以及百種背戴設計。(“百家”取自“百家衣”:漢族育兒習俗。流行于中國多數地區。舊時漢族民間育嬰,要向眾鄰親友討取零星碎布,縫成一件"百家衣"給小孩穿上,謂能得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災,易長成人。)
通過對包袋的前期的設計調研和相關資料的搜集和學習,針對包袋市場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和概括。對已經存在的多種包袋形式進行綜合的組合設計,以這些背戴方式原有的人體工程學原理為基礎,設計出一款體現不同需求和多種背戴方式的包袋原型。為解決現在文創包袋市場存在的外觀同質化,功能設計單一化等問題,我們將立足于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廢棄閑置包袋進行舊物改造、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合作企業的皮革邊角料廢物進行循環利用,實現百種零布料的組合,兩大方面的載體,包括:校園文化(富含校園文化元素的圖案紋樣設計及色彩),大學生廢棄包袋(筆袋,包袋,零碎裝飾品等)。運用地方校園文化元素進行《BAGISM》包袋設計。
3.2 設計方案及推廣思路
《BAGISM》文創系列包袋設計,其一,功能性設計,為滿足大學生使用包袋的多功能需求,進行實用新型方案設計,大學生可以在不同場合下雙肩、單肩、手提等多種背法,并將書袋、筆袋、眼鏡盒、卡包等進行百種功能形狀零部件的拆卸組合,提供個性定制設計。其二,以可持續設計為本,收集嘉興學院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皮革邊角料以及大學生廢棄包袋,進行舊物廢物循環利用,實現百種零布料的解構組合,創造再生設計附價值。其三,圖案作為設計基本要素之一,結合校園文化,如紅船文化、粽子文化、烏鎮文化等百種地方文化交融并延伸創新,進行文化圖案元素的情感設計,圖案插片可在不同零部件上進行(下轉第60頁)(上接第63頁)組合搭配,通過文創包袋進行地方院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通過當地文化元素設計圖案,運用現代的電腦刺繡、印花、貼布、拼接、繩結、印染、手繪等各種工藝創意,進行包袋的裝飾美化設計。
技術工藝方面,基于校企無縫皮革工藝研發中心,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合作企業的支持。將皮革包袋的部件(裁片)利用特制的熱熔設備和環保100%PU熱熔帶進行拼接粘合,整件面料上無車縫線,避免了針線穿刺皮革面料造成的紋理損傷,大大增加了包袋的抗撕裂度、美觀、舒適性。產品的推廣采用與企業合作、海寧皮革時裝周展示以及創意集市等多種方法進行。
3.3 與現有產品對比
市場上現存包袋主要有以下幾點缺陷:一是對包袋性能的定位不明確,一般都是一個大袋加一個小袋或幾個小袋,多功能包袋產品比較少。二是材質的單一化,單一材質包袋相對多材質包袋缺乏材料的豐富美、色彩的秩序美以及工藝的精巧美。三是缺乏文化內涵,工業化批量生產的產品基本還停留在狹義的人性化設計即對產品的外觀進行簡單的改造,而缺少人們對于文化的情感需求。而依托手工“百家”面料裝飾又聚集“百”種功能的文創包袋在具有很強裝飾感的同時也飽含了許多的文化元素,自然和那些工業化包袋形成了鮮明對比。以舊物改造為特色,開發實用環保、富于裝飾、多功能的包袋,更具設計附加值。
4 總結
校園文創包袋產品集產品屬性、文化屬性和審美屬性與一體。結合大學生的審美取向和需求,將大學生閑置包袋進行校園文化元素和舊物改造的環保實用設計與研發。立足于當地傳統文化,提煉設計元素,從傳統文化中產生新的設計靈感,設計出既符合現代時尚潮流,又能夠體現傳統文化特色的包袋產品。因此研究開發校園文創包袋存在巨大商機,富含文化底蘊的實用功能創新產品更具有市場潛力,開發空間巨大,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王圓圓.高校特色形象識別系統下校園文創產品的設計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25:186-187.
[2]馮蓮娣.包袋創意設計中的人性化表現[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10:228.
[3]任菲.校園文化產品設計研究與實踐——以《I LOVE SISO》系列文創設計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6,16:42-44.
[4]奚源.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包袋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4,14:146-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