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銷差作為衡量供水企業營銷調控水平的重要技術指標,需要得到充分的認識與研究。隨著科技的發展,利用信息調控手段對供水企業產銷差進行有效控制,有助于供水企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供水;產銷差;信息調控
如何利用信息調控手段降低供水企業的產銷差逐漸成為衡量供水企業營銷調控水平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因此我們應該加大產銷差的信息化管理。
一、供水企業產銷差相關概念及現狀分析
(一)供水企業產銷差
產銷差指的是供水企業輸送的自來水總量與全部用戶所用收費水量的差值,也就是指免費供水量與物理和賬面漏水量之和。其中免費供水量指的是供水企業輸送到社會不收取水費的總用水量,主要用于消防滅火、沖洗管道等;物理漏水量指的是自來水在運輸過程中,由于輸配水管道及設備損壞,引起的漏失、溢流水量。供水企業賬面漏失指的是由于用戶自身電表的計量不準確,引起的財務上的計量、收費誤差,以及未經許可的非法用水引起的經濟損失。產銷差具體的計算公式如下:
(二)供水企業產銷差的現狀分析
大部分供水企業的輸配水管道受氣候、地理等方面的影響,或多或少出現了管網腐蝕老化、泄露頻繁的現象,特別是在入冬或開春時期,管道受熱脹冷縮影響,極易出現爆漏事故,嚴重影響了產銷差調控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供水企業的總水表和用戶水表之間存在較多的管網、漏損隱患,同時由于輸水網絡遍布各地,增加了搶修撿漏難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供水企業的產銷差。此外伴隨高層建筑的逐漸增加,二次供水調控問題日益凸顯,很多供水企業忽視了二次加壓泵站設備的維修、保養及監測工作,引起了較多的漏水、保管現象,不僅嚴重影響了整個管網的安全穩定,還對產銷差的調控管理工作產生極大影響。
二、供水企業產銷差的形成原因
調查發現,導致供水企業出現產銷差的原因在于:因供需兩端的流量計量不準引起的產銷差;因輸配水管道老化引起的漏水爆管產生的產銷差;因消防、市政、綠化、環衛等非盈利行為引起的產銷差;因估抄、誤抄、未抄引起的產銷差;因私接水表等違法竊水行為引起的產銷差等。上述原因可謂供水企業在外界條件下引起產銷差的主要因素,但是細究之下,導致供水企業產生巨大產銷差的原因主要在于企業管理者對基層抄表人員的管理不當。這里的企業管理者主要指的是供水企業的生產部門及營銷部門,這兩個部門由于在考核方式與激勵調控方案上存在漏洞,會對基層抄表人員的日常管理工作產生影響,從而提高供水企業的產銷差。
我國的供水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主要由生產和營銷兩個部門負責,目前大部分供水企業對生產部門的考核方式主要建立在當年完成送水計劃情況及下一年度的送水規劃,并且將超出計劃的送水量折合成現金獎勵。通過對產銷量公式分析可知,生產部門夸大供水總量,營銷部門低保售水總量,從而會導致供水企業的產銷差大幅增加。
三、利用信息手段對供水企業產銷差的調控
(一)構建綜合的產銷差信息管理系統
為了更好地提高供水網絡的科學、穩定性,供水企業應該依靠GIS地理信息平臺實現綜合的產銷差信息管理系統。通過GIS、GPRS技術實現數據信息的整合共享,從而確保產銷差調控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該信息管理平臺涵蓋了巡檢管理、查漏管理、二次供水、爆漏搶修、分區計量漏損調控等功能,通過巡檢管理系統能夠在完成排查任務的同時實現巡查報告的自動反饋功能;查漏管理系統能夠根據巡查軌跡,對轄區內的漏點位置及發生頻率進行及時上報與檢修,并對相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二次供水系統在空間設施的基礎上,對居民生活飲用水的二次清潔情況、空間分布情況、清潔考核情況進行調控管理;爆漏搶修管理系統借助GIS、GPRS技術,對供水管網的搶修工作進行規范管理,有效提升搶修工作的工作效率;分區計量漏損調控系統可以在邊界節點進行分別管理,通過安裝壓力表的方式對漏損現象進行分析調控。
(二)加強優化創新,降低供水企業產銷差
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優化創新,融入更為先進的抄表設備與技術,進一步降低供水企業的產銷差。在遠程抄表系統中對于前一次的抄底數據采用隱藏儲存的方式,確保一線抄表人員無法通過查看上月數據進行估抄操作,因此只能如實記錄本次表針讀數。管理人員在抄表系統中設置重復抄表上限,對于抄表人員重復抄表的次數、頻率進行分析統計。所有反饋到總臺的抄表數據都需要進行抄表頻率的統計分析,避免出現估抄、瞞抄的現象。抄表人員在抄表現場若發現異常情況,需要對水表運行狀態進行拍照留證,并且及時將數據傳輸到營銷數據庫,以便于為相關部門的管理、審查提供數據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三)依托信息平臺,實現產銷差的細化管理
供水企業依托信息平臺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對不同區域實行分季節、分時段的流量限制供水策略,并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找出最優的壓力范圍,如低溫季節可以適當下調壓力,降低所需能耗,減少重大漏損事件的發生。供水企業能夠依靠信息調度平臺確定整個供水網絡的分布狀態,并結合管道材質、管道管齡、夜間流量相關信息,繪制出供水網絡的風險地圖。在此基礎上,對漏損風險較大的區域進行定期排查,提高探漏工作效率,進一步降低供水企業產銷差。同時借助信息調控平臺,為供水網絡的改造提供數據支持,并總結經驗教訓,提高風險應激管理能力。
小結
通過信息調控手段對供水企業日常生產及營銷活動進行有效調控,有助于供水企業的產銷差得到有效控制,從而確保企業的收入得到大幅增加,供水質量得到有效提升,為供水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薛煒.供水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6(07): 34-36.
[2]唐瓅.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降低供水企業產銷差率[J].江西通信科技,2014(01): 56-57.
作者簡介:
曹建文(1968- ),男,江西都昌人,大專,經濟管理專業,中級經濟師(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