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霜
摘要: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有效地推動了廣西與東盟國家的合作與交流。在中國-東盟的合作背景之下,廣西需要培養大量區域性國際化人才來參與多區域合作,但是由于人才培養體系不規范、觀念不開放、戰略不具化等因素的影響,廣西人才培養還遠不能達到國際化發展需求,為了有效推動人才多元化與國際化的培養機制,本文對廣西國際化人才區域性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來提升廣西區域性人才培養能力,促進廣西與東盟國家實現可持續戰略發展目標。
關鍵詞:中國—東盟;國際化人才;區域性培養;合作背景
廣西位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心位置,以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區作為兩翼,將新加坡-南寧作為中軸構成了新型的經濟戰略合作布局,這種格局更加彰顯了廣西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為廣西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帶來了眾多可能。經濟全球化與區域化發展趨勢也對廣西提出了區域性的國際化人才培養需求,只有保證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促進中國-東盟的可持續戰略發展。
一、中國-東盟合作背景
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之下,WTO成員國紛紛與其余國家建立了自由貿易合作關系。中國與東盟成員都屬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外部市場,全球經濟稍有變動則會對我國與東盟國家經濟造成較大影響與沖擊,在這種趨勢之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為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應運而生。中國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同時相互之間有著悠久的友誼,在國際事務上有著共同的利益目標與語言,為經濟共贏提供了有力的基礎,同時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資源方面各具優勢,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與潛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東盟良好的外交關系、政治關系,促使中國與東盟國家建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當中,并建立了密切的經貿合作關系。
二、廣西培養面向東盟區域性國際化人才中存在的問題
(一)國際化人才培養觀念不夠開放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發展需要大量的國際化人才,但是縱觀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教育院校不難發現,很多院校只在國際金融、國際貿易以及外語專業中開設了國際法律法規等課程,不能惠及到大部分高校學生。同時很多院校引入的國際法規、國際知識技能等課程忽略了東盟各國之間存在的社會文化、經濟狀況等因素,在理論與實踐指導匱乏的情況下,學生的國際化意識與交往能力很難得到質的提升,遠遠不能滿足國家化的人才培養需求。
(二)國際化人才培養戰略不夠具化
一方面廣西人才培養體系缺乏對區域性國際化人才標準的了解,不能明確的定義人才培養的流程、理念以及方式,導致國家化人才培養數量與質量差強人意。另一方面企業、學校以及政府沒有完善的區域國際化人才培養經驗以及明確的培養目標與戰略規劃,導致人才培養出現效率過低與質量不佳的問題。
(三)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不夠規范
廣西人才培養工作在質量、數量抑或層次結構上均沒有形成規范化體系,盡管政府與院校出臺了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資金、制度以及信息,導致人才培養結果不盡人意。區域人才培養數量遠遠滯后于國家化發展剛需,人才素養的培養往往過度重視語言的提升,而忽略國家交往技巧、商貿、法律等規范性知識的傳授,導致人才很難適應國際化競爭氛圍。
三、廣西培養面向東盟區域性國際化人才的主要對策
(一)人才培養觀念國際化
著眼世界、面向東盟,廣西政府、高校必須樹立國際化人才培養理念,在引導學生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以國際化視野學習國家法規、語言文化以及商貿等知識。政府部分需要積極開展國際人才培養工作,加強高校國家化人才培養理念。高校需要積極與國際院校建立交流合作關系,學習國外優秀教學經驗,建立國際化人才培養渠道,根據國家化人才培養需求制定培養方案,通過國家化培養理念創建國際化人才培養氛圍,為廣西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培養復核的高素質人才。
(二)人才培養戰略具體化
為了確保區域國際化人才戰略培養目標的順利實施,有關部分需要充分了解國家化人才培養內涵與標準,建立有的放矢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翔實具體的戰略培養方案,中央政府、廣西政府部分以及高校教育機構需要根據實時預測國家化人才需求趨勢與方向,做好國際精確專業、重點產業的人才培養部署工作。明確各個專業培養模式與培養標準,通過師資培養、課程改革以及專業設置的方式針對性的培養國際化人才,同時還要施行走出去與請進來的培養方案,通過設置獎學金的方式鼓勵學生到東盟國家游學,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國際化人才。
(三)人才培養體系規范化
完善的制度與措施是確保區域性國際化人才戰略培養方案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的重要保障。為此廣西政府、院校以及企業需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監督各項人才培養方案規范運行,高校需要根據規范要求加強學生知識、技能以及實踐經驗。同時廣西政府還需要與東盟國家建立人才輸送與合作渠道,通過共建網絡資源共享機制的方式實現區域人才一體化發展目標,保證人才培養體系與規范能夠與時俱進。廣西政府與高校還需要與東盟國家建立學歷互認體系,實現技術培訓、學習教育、人力資源以及科研合作的國家化與規范化,通過突破國家壁壘的方式有效促進人才的合作與交流。
結語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成立為廣西對外開放、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契機,在這種形勢之下,廣西政府與高校需要秉持著眼世界、立足廣西、面向東盟的發展原則,制定規范、具體、合理的國家化人才戰略培養方案,通過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廣西區域性國家化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推動力,促進廣西與東盟國家實現可持續戰略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曉雁.基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7,12(16):101-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