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詠梅

[摘要]目的 探討藥物對常用臨床檢驗標本的干擾因素及應對措施。方法 選擇我院2015年1月20日~2017年6月20日收治的300例患者,對其基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藥物對臨床檢驗標本檢測造成的干擾。結果 300例患者中,白細胞(1.33%)、血紅蛋白(0.33%)、血小板(1.00%)、嗜酸粒細胞(0.33%)、凝血因子Ⅱ時間(0.33%)、出血時間(0.33%)等血液檢測結果均受到所用藥物的干擾;所用藥物對尿液檢驗的顏色(0.67%)、密度(0.33%)、白細胞(0.67%)、蛋白(0.67%)、紅細胞(0.67%)、葡萄糖(0.67%)、膽紅素(1.00%)、尿膽原(1.00%)造成影響;在大便檢測結果中,給予磷酸亞鐵、胃必治治療4例(1.33%)的患者出現假陽性結果,3例(1.00%)給予維生素C治療的患者出現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減弱,2例(0.67%)假陰性結果。結論 臨床上應綜合分析患者短時間內的用藥情況,以便進一步提高將藥物對于檢驗標本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從而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相關的判定依據。
[關鍵詞]干擾因素;檢驗標本;藥物;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4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0(c)-0129-04
Discussion on interference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rugs on common clinical test samples
ZHAO Yong-mei
Clinical Laboratory,People′s Hospital of Gongqingche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Gongqingcheng 3320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rugs on common clinical samples.Methods 300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 in 2015 to June 20 in 2017 were selected.The basic data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The interference caused by the drugs on the detection of clinical test samples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In 300 patients,the blood test results were interfered by the drugs used,such as white blood cells (1.33%),hemoglobin (0.33%),platelet (1.00%),eosinophil (0.33%),coagulation factor Ⅱ time (0.33%),bleeding time (0.33%).The drugs used affected the results of urine tests,such as color (0.67%),density (0.33%),white blood cells (0.67%),protein (0.67%),red blood cells (0.67%),glucose (0.67%),bilirubin (1.00%),urobilinogen (1.00%).In stool test results,4 cases (1.33%) were treated with ferrous phosphate and Bismuth Aluminate Compound Tablet were found false positive results.3 cases (1.00%) were given vitamin C and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were weakened,and 2 cases (0.67%) showed false negative results.Conclusion Clinically,the short-term medication in the patients should b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to facilitate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accuracy of drugs on the test results of samples,so as to provide the relevant judgment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Interference factor;Test sample;Drug;Measure
隨著醫學事業的發展進步,許多藥物與檢驗項目不斷應用于臨床。有關研究指出[1-2],若為患者使用1種藥物時,實驗干擾因素達到7%;若藥物使用2種時,干擾因素占據16.7%;若≥3種藥物時,干擾因素占據66.7%;若>5種藥物時,受到干擾的實驗將會達到100%[3-4]。近年來,隨著新興藥物的不斷研制及開發,導致藥物對于實際檢驗結果造成的干擾受到了醫學工作者的關注,其干擾因素包括藥物自身與代謝產物導致人體發生多方面的變化(生化、病理、生理等),進而對臨床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出現假陰性或者假陽性結果、偏低值或者偏高值、假異常值或者假正常值等,進而影響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引發誤診、漏診現象,造成諸多不利的結果[5]。本研究旨在探討藥物對常用臨床檢驗標本的干擾因素及應對措施,現報道如下。endprint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月20日~2017年6月20日收治的300例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并將藥物對于臨床檢驗指標造成干擾的因素進行分析總結,300例患者中90例為肝臟疾病,45例心肌梗死,40例子癲,18例白血病,22例尿毒癥,85例心腦血管疾病。
1.2方法
對收治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其近期使用藥物情況、檢查項目等進行統計,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方案。由于檢驗指標種類多種多樣,為此,本次研究主要從生化反應指標、尿液十項檢驗指標等方面進行分析。通常情況下,患者給予許多抗菌藥物后,可能會減少血小板、白細胞,增加嗜酸粒細胞等,多數抗腫瘤藥物屬于細胞毒物,會抑制人體的造血系統,使得全血減少。另外,臨床上對尿液采取尿試紙檢驗局限于一定區域的顏色對其定性進行反映,其中著色異常可導致結果出現假陽性、假陰性情況。
2結果
2.1藥物對血液檢測指標的干擾
300例患者中,白細胞(1.33%)、血紅蛋白(0.33%)、血小板(1.00%)、嗜酸粒細胞(0.33%)、凝血因子Ⅱ時間(0.33%)、出血時間(0.33%)等血液檢測結果均受到所用藥物的干擾,具體見表1。
2.2尿液檢驗
300例患者中,顏色(0.67%)、密度(0.33%)、白細胞(0.67%)、蛋白(0.67%)、紅細胞(0.67%)、葡萄糖(0.67%)、膽紅素(1.00%)、尿膽原(1.00%)檢測項目的干擾情況見表2。
2.3對于大便檢測造成的干擾
若對患者給予磷酸亞鐵、胃必治等可出現柏油樣便,導致假陽性結果,給予維生素C可引發大便隱血試驗出現陽性減弱或者假陰性結果。300例患者中,給予磷酸亞鐵、胃必治治療的4例(1.33%)患者出現假陽性結果,3例(1.00%)給予維生素C治療的患者出現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減弱,2例(0.67%)假陰性結果。
3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藥領域的不斷發展創新,許多新興藥物不斷應用于臨床疾病治療中,繼而難免會出現藥物對于檢驗項目的干擾情況[6-7]。臨床使用藥物對于檢驗過程、檢驗結果可造成多方面的影響,包括化學、物理學、生物學、酶學、藥理學等,對不同給藥方案后的藥動學進行研究,便于對藥物引發的干擾情況進行深入分析。
藥物使用情況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臨床檢驗指標,對病情的判斷造成影響,另外還會對患者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8-9],例如部分藥物使用后將會引發肝功能受損現象。分析藥物對于檢驗指標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同給藥劑量、不同藥物均會產生不同的干擾結果,需綜合分析干擾因素,以便于提高診斷工作的精確性。
3.1對于酶類造成的干擾
對于臨床上某些藥物而言,若使用劑量較大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酶的檢查結果,導致與標本或者試劑發生一系列反應,使得代謝產物可能會對最終的實驗結果造成影響[10]。此外,藥物添加劑、賦形劑等也會造成一定的干擾,例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等可促使谷氨酶轉肽酶的合成,成人與兒童增加量分別可達到200%與400%。其中氨基苷類、青霉素類、大環內酯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磺胺類、抗甲狀腺藥物、解熱鎮痛等藥物均可能會對肝酶造成一定的干擾,包括乳酸脫氫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增高,出現高膽紅素血癥等;奎寧、氯丙嗪、有機磷、乙醇可增高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活性,西沙比利可導致人體肝功能異常現象;妥布霉素還會增高心肌酶譜水平,解熱鎮痛藥物、抗結核藥物、鎮靜劑等均可增高轉氨酶水平[11]。
3.2血糖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檢測較為常見,但是若藥物使用不當同樣可降低或者增高血糖水平,例如給予大量的葡萄糖、煙酸、利尿藥、環磷酰胺、右旋糖酐40、避孕藥、甲狀腺素等將會增高人體的血糖水平;另外,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維生素C、利血平、左旋多巴、胰島素、普萘若爾、氯丙嗪等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值,尤其是對于維生素C而言,使用后若人體血液濃度在450 mg/L時將可能降低65%的血糖水平,給予雌激素類藥物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葡萄糖耐量檢測值[12]。
3.3血脂
給予復方丹參、氯貝丁酯、苯乙雙胍、安乃近、阿魏酸鈉、酚磺乙胺等藥物可能引發人體高密度膽固醇、三酰甘油、膽固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給予異煙肼、紅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可能引發人體肝細胞中毒現象,進而降低膽固醇水平;給予黃體酮避孕藥、維生素A、溴化物、維生素D、苯妥英、腎上腺素等藥物可能使得膽固醇水平遞增[13]。
3.4電解質與其他干擾
臨床上較常使用利尿藥物,包括三氯噻嗪、呋塞米、雙氫克尿噻、利尿酸等,以低血容量、低血鉀、低血氯等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干擾現象,若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出現高尿酸血癥、高氮質血癥等[14]。對于頭孢菌素類藥物而言,給藥劑量與人體的血液肌酐具有一定的關聯性;給予吲哚美辛、哌替啶、嗎啡、布洛芬等可能引發人體膽總管開口部位奧狄括約肌出現擴張,便于排出膽總管膽汁,但是也可增高脂肪酶與淀粉酶檢測值,給藥4 h內將會對人體造成最大的影響,并在給藥24 h后逐漸消失;給予鹽皮質激素可能會引發低鉀血癥、水鈉潴留,導致減少對磷、鈣的吸收,增加排出量,降低血磷、血鈣的檢測值[15]。
因此,應有效預防藥物對于檢驗項目造成的干擾現象。醫務工作人員應加強與醫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詳細了解,熟悉藥物的血藥濃度、排泄途徑、半衰期、清除率等。臨床上許多藥物會對檢驗結果造成一定的干擾,其與血藥濃度具有十分緊密的關聯性,兩者呈正相關,因此,實際取樣時應將血藥高峰期盡量避開;在一定的前提下,可提早數天停止用藥,便于將藥物對于檢測造成的影響完全消除;應十分熟悉檢驗程序,對檢驗結果進行多方面的分析,便于得到更加科學準確的檢驗結果,從而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正確的意見[16]。endprint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于血液檢測指標,藥物可能會減少血小板、中性粒細胞、白細胞,增加嗜酸粒細胞,抑制人體的造血系統,減少全血等;對于尿液檢驗指標,藥物可引發著色異常現象,導致結果出現假陽性、假陰性情況;對于大便檢測指標,藥物可能會出現柏油樣便,導致假陽性結果,給予維生素C可引發大便隱血試驗出現陽性減弱或者假陰性結果。
綜上所述,臨床上應綜合分析患者短時間內用藥情況,便于進一步提高藥物對于檢驗標本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從而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相關的判定依據。
[參考文獻]
[1]范景輝.藥物對常用臨床檢驗指標的干擾因素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17-18.
[2]朱峰,馮秀河,張金香,等.四種中藥注射液對常用生化檢驗項目的分析干擾篩選[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6, 23(2):223-226.
[3]阿斯艷·依明,托胡提·艾合買提.部分藥物對常用臨床生物化學檢驗項目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15):234.
[4]魏曄,袁曉華,李海波,等.美國頭孢菌素類抗生素說明書中關于藥物干擾檢驗內容的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7, 42(5):340-342.
[5]於艷梅,陳志祥,朱琳楓,等.藥品說明書中有關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干擾臨床檢驗內容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6, 34(3):261-263.
[6]侯志彪.常用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受部分藥物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4):117-119.
[7]侯立安,國秀芝,邱玲,等.羥苯磺酸鈣對酶法游離脂肪酸檢測的負干擾[J].檢驗醫學,2016,31(11):936-940.
[8]邵雷樟.血液標本溶血干擾與影響生化檢驗結果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6):423-425.
[9]張海超,馬育松,李穎,等.在線凈化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法快速測定動物源性食品中均三嗪類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殘留量[J].分析測試學報,2017,36(3):331-336.
[10]苗小艷,馬紅葉,張旭,等.N-糖基化修飾在髓性白血病耐藥中的作用[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4,26(5):506-510.
[11]段學光,壽好長,韓靜,等.雙黃連和清開靈注射劑對血培養干擾實驗研究[J].中國病案,2014,15(5):66-68.
[12]裴德寧,丁有學,郭瑩,等.重組人干擾素α1b注射劑評價性抽驗結果與質量分析[J].藥物評價研究,2017,40(3):341-344.
[13]鄭露,周劍.RNA干擾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J].中國藥業,2014,23(8):93-95.
[14]張雪靜.臨床檢驗結果中藥物的干擾和預防對策[J].藥品評價,2016,13(4):48-49,54.
[15]徐創新.部分藥物對常用臨床生物化學檢驗項目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7):3816-3817.
[16]高良,李天來,劉璐,等.美國藥品說明書中有關造影劑干擾臨床檢驗內容的介紹[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 37(22):3182-3184.
(收稿日期:2017-08-23 本文編輯:祁海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