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 目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肺癌患者行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78例肺癌患者,根據入院順序分組,各39例。對照組行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并給予圍手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運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統計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術后隨訪3個月,對比兩組生存質量評分。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7.69%(3/39),低于對照組的25.64%(10/39),且術后3個月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有利于減少行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肺癌患者術后并發癥,對提高其術后生存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 并發癥; 生存質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7-0133-03
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疾病,近年受多種因素影響,發病率逐漸升高,嚴重威脅國民身心健康,并導致患者生存質量明顯下降。目前,手術是根治肺癌的唯一有效手段,隨胸腔鏡在臨床的廣泛運用及微創外科技術發展與完善,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逐漸成為治療肺癌的重要術式[1-2]。但臨床工作經驗得知,任何一種手術均會對患者造成一定損傷,進而影響術后恢復及生活質量的改善[3-4]。快速康復外科是指圍手術期應用多種已經證實的有效方法,減少手術應激反應及并發癥,進而實現加速患者術后恢復的目的。本研究選取筆者所在醫院78例肺癌患者,分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肺癌患者行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生存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9月筆者所在醫院78例肺癌患者,根據入院順序分兩組,各39例。觀察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39~77歲,平均(58.96±15.78)歲。對照組男25例,女14例,年齡38~77歲,平均(59.01±15.63)歲。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行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并于圍手術期給予健康知識宣教、手術注意事項講解、術后并發癥防治等常規護理干預。(2)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以快速康復外科為指導進行手術操作并開展護理工作:①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提前告知圍手術期注意事項,取得患者及家屬配合;②優化麻醉方案,保證患者術后能夠快速清醒,促進早期下床活動;③加強術中保溫措施,使患者體溫維持在36 ℃左右;④術前限制補液,術中控制補液,且術后前3 d補液量應≤500 ml/d;⑤術后前3 d預防性服用鎮痛藥物,減少術后疼痛誘發的應激反應;⑥手術當日待患者清醒,可鼓勵其進行適當運動;⑦采用新的拔管標準,待患者體溫、血象無異常,胸液形狀正常,無漏氣,胸水量小于300 ml/d,胸片顯示肺基本復張,予以拔管。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率;(2)術后隨訪3個月,以文獻[5]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表(The short-form 36 ite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評估手術前后生存質量,總分越高生存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 18.0軟件統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7.69%(3/39),低于對照組的25.64%(10/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手術前及術后3個月SF-36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是臨床根治肺癌的根本術式,連鐸煌等[6]研究指出,給予肺癌單操作孔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安全可靠,對患者創傷小,術后恢復快。陳曉濤等[7]亦證實該術式在保證淋巴清掃效果的同時,能夠盡可能減輕手術創傷,縮短肺癌患者住院時間。
與傳統三孔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比較,單操作孔更具微創理念,但該術式仍無法避免手術應激反應及術后發生肺部感染、肺栓塞、心率失常等并發癥,進而影響早期功能恢復,不利于生存質量的改善與提高[8-10]。近年隨臨床研究不斷深入,快速康復外科逐漸引起普外科醫師廣泛關注。馬月仙等[11]學者研究指出,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運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王天佑[12]研究指出,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已在胸外科多種疾病中成功運用,并取得了顯著效果。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是影響外科手術患者術后早期康復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也是臨床普外科醫生致力于研究的重點課題。臨床工作經驗中得知,術前大量補液、麻醉、術中低體溫、術后疼痛等均會增加圍手術期并發癥發生風險。快速康復外科將外科手術方法、麻醉學、疼痛控制等方面新技術、新進展與圍手術期傳統手術管理方法結合,并于圍手術期以一系列經臨床證實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13]。本研究通過限制補液量、術中保溫、術后指導早期下床活動、預防性鎮痛、盡早拔除胸導管等干預措施,有效降低肺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而有利于促進早期康復。此外,研究結果還顯示,術后隨訪3個月,觀察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用于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有利于改善肺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下肺癌患者術后并發癥少,恢復快,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并減輕其經濟負擔,進而術后生存質量顯著改善。endprint
綜上,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有利于減少行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肺癌患者術后并發癥,對提高術后生存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揚,曹強,王啟,等.單操作孔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肺癌63例臨床應用體會[J].醫學臨床研究,2015,32(8):1587-1588,1591.
[2]柯宏剛,徐明明,嚴煜,等.單操作孔全胸腔鏡肺葉切除學習曲線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12):1237-1241.
[3]單葵順,鄧晨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4,35(4):637-639.
[4] Zhang D H,Ding-Wei H U,Su-Fen C.Application of Nursing Ca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before Operation[J].Lishizhen Medicine & Materia Medica Research,2011,22(6):1544-1545.
[5]李玉華,陳立章.心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對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質量和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9):5575-5576.
[6]連鐸煌,徐馳,曾志勇,等.單操作孔全胸腔鏡肺癌根治術62例[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6,16(5):411-413.
[7]陳曉濤,吳曉云.單操作孔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肺癌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4):104-106.
[8] Raz D J,Sun V,Kim J Y,et al.Long-Term Effect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Supportive Care Intervention for Lung Cancer Survivors After Surgical Procedures[J].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2016,101(2):495-502.
[9]陳潔,吳秋平,陳邦菊.優質護理服務在肺癌術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EB/OL].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5,8(6):114-115.
[10]王惠,劉歡歡,陳建輝,等.全程綜合護理對肺癌術后輔助放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5,36(21):3418-3420.
[11]馬月仙,馬秀梅,劉麗萍,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圍術期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4):984-986.
[12]王天佑.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與胸外科[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4,21(1):3-4.
[13]周喜春,王蕊娥,奚力,等.延續性護理對肺癌根治術后癌性疲乏與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9):1016-1018.
(收稿日期:2017-05-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