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玉紅+李萌
摘要:目的 綜合分析前饋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在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選取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手術室患者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6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管理方法,研究組實施前饋控制管理方法。結果 研究組護理缺陷發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4.00%、5.00%,對照組護理缺陷發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11.67%、16.67%,研究組護理缺陷發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8.33%,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為83.33%,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理論知識水平評分、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前饋控制實施于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較為顯著。
關鍵詞:前饋控制;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1-0177-02
前饋控制主要指的是在開始手術室管理工作之前,對可能會出現的手術室后果進行有效預測,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過大損失情況出現[1-2]。2015年3月~2016年7月筆者將根據相關工作經驗,綜合分析前饋控制實施于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手術室患者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60例)。對照組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齡(40.11±4.26)歲,平均體重(79.22±12.36)kg;文化程度:本科以及本科以上10例、大專25例、高中以及高中以下25例。研究組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齡(39.85±4.33)歲,平均體重(80.02±11.85)kg;文化程度:本科以及本科以上12例、大專26例、高中以及高中以下22例。
1.2方法
1.2.1對照組 實施常規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安全管理制度:①手術部位識別標示制度;②患者身份標識制度;③專科交接登記制度;④不良事件報告制度;⑤查對制度。
1.2.2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前饋控制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①加強安全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每個月召開前饋控制安全會議,再結合國內發生的重大醫療事故等,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再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通過上個月安全護理缺陷統計情況,找出護理缺陷發生的主要原因,再制定出安全防范措施;②成立前饋控制護理安全管理小組。小組的主要成員有:護士長擔任組長+3名高年資護士,其主要工作是對手術室可能出現的或者存在的相關風險進行全面把控;另外,該小組對前饋控制安全管理方案進行相關制定,全面控制好科室的護理操作技能和護理質量;③加強護理安全防范措施。針對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進行護理安全防范:a.護理工作人員操作不夠規范所帶來的不安全因素;b.手術室的相關制度不夠完善;c.手術室環境等存在安全風險因素等。根據不同的因素進行不同的措施改進,加強對護理工作者的護理基礎培訓,與此同時實施彈性排班制度,在更大程度上保證護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④強化重點環節和重點護理。針對危重癥患者的安全管理等進行重點護理,嚴格控制好手術室里需要使用的各種設備器材,對于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文書需要進行規范書寫,再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讓護理工作人員的技術技能等能夠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以下幾個方面的參數指標:①護理缺陷發生率;②護理總滿意度;③理論知識水平評分;④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評分;⑤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缺陷發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組護理缺陷發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例(3.33%)、3例(5.00%)(1例術后感染、1例缺血性壞死、1例創傷性關節炎、0例墜積性肺炎),對照組護理缺陷發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7例(11.67%)、10例(16.67%)(3例術后感染、3例缺血性壞死、3例創傷性關節炎、1例墜積性肺炎),研究組護理缺陷發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2.3654,P=0.00214)。
2.2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的患者有52例,滿意的患者有7例,不滿意的患者有1例,總滿意率達到了98.33%,對照組非常滿意的患者有35例,滿意的患者有15例,不滿意的患者有10例,總滿意率僅僅為83.33%。在滿意率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實施前饋控制能顯著降低糾紛率和護理差錯率
實施前饋控制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可以將各種不安全因素控制在護理措施之前,最終達到護理安全的目的。前饋控制實施于手術室護理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護理的安全,降低糾紛率和護理差錯率[3-5]。本文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理論知識水平評分、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實施前饋控制管理方法能夠促使護理工作人員主動地將不良事件進行報告,主動學習手術室的技能與基礎知識等,提高其積極學習情緒與狀態。
3.2實施前饋控制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由于手術室是風險比較高的場所,所以手術室的質量高低直接關系著手術是否安全。手術室的任何疏忽均能夠對患者造成很大影響, 通過不斷強化護理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提出合理化的建議,針對存在的風險作出預防措施等局能夠杜絕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從而改善護患關系,使得患者對于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滿意度不斷提高[6-7]。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前饋控制實施于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較為顯著,具有高度的價值性和安全性,與此同時能夠廣泛提高患者的總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凌麗娟.前饋控制在防范手術室安全隱患中的實施[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8):25-26.
[2]朱林萍.安全文化在手術室護理安全與質量管理中的實施[J].當代醫學,2014,10(30):108-109.
[3]許巧玲,馮娟,李少萍,等.前饋控制在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的實施[J].醫學信息,2011,24(6):2760-2761.
[4]梁秀琴.前饋控制實施于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療效及臨床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10):1268-1269.
[5]張嵐,張蘇娟,高萍,等.前饋控制在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中的實施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4):154-157.
[6]林娟.手術室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4(27):3701-3702.
[7]江希可,杜靜環,董玲杰.安全管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4,35(6):1294.
編輯/高章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