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Report on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師昌緒樓(課題組所在樓)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一角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1951年籌建于北京,是中國科學院建院以后新建的第一個研究所。1953年經郭沫若院長邀請,從英國雪菲爾德大學歸來的李薰博士被周恩來總理任命為金屬所所長,研究所正式建于沈陽。初建時期金屬所主要為鋼鐵冶金工業(yè)服務,研究領域為金屬物理、冶金物化、金屬加工、選礦、耐火材料、金相技術、化學分析。1957年堅持國家任務與基礎研究并重,開辟了高溫合金、難熔金屬、金屬陶瓷等研究領域。1970年開始短時期隸屬冶金部,1978年回歸科學院。1982年以金屬研究所和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有關研究室為基礎成立中國科學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1985年以來先后建立固體原子像、材料疲勞與斷裂、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和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以來先后建立了高性能均質合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金屬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99年原金屬研究所與原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整合,成立新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東北高性能材料研究發(fā)展基地”。2001年在整合各重點實驗室基礎上成立了沈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2011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創(chuàng)新2020”。
金屬研究所主要由沈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主要從事材料基礎科學研究)、沈陽先進材料研究發(fā)展中心(主要進行新材料開發(fā)、加工與工程應用、國防與民用經濟服務)、管理系統(tǒng)及支撐系統(tǒng)組成。研究生和留學生培養(yǎng)也是金屬所重要發(fā)展領域,1980年建立了研究生部,2001年并入中國科學院大學,2015年與中國科技大學共建成立了中國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目前具有碩士博士研究生900余名,留學生50余名。
截至2016年底,金屬研究所共有工作人員17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6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專業(yè)技術人員153人,副研究員及副高級專業(yè)技術人員360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1人。
管理系統(tǒng)和支撐系統(tǒng)配合科研系統(tǒng)開展研究工作,包括所辦公室、人事處、基建、綜合規(guī)劃處、基礎科研處、專項任務處、院地合作處、財務處、分析測試部和圖書出版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