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英
(河南省舞陽縣中心醫院內科 舞陽462400)
慢性阻塞性肺炎采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的效果探究
趙強英
(河南省舞陽縣中心醫院內科 舞陽462400)
目的:探討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52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后動脈血氣指標以及肺功能指標。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 PaO2、FEV1、FEV1%均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COPD,可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改善肺功能及血氣情況,臨床應用價值高。
慢性阻塞性肺炎;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動脈血氣指標;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是呼吸系統常見慢性疾病,發病周期較長,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隨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漸進性加重的呼吸困難、胸悶、氣促等,嚴重者甚至誘發心力衰竭導致死亡[1]。目前臨床針對該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低分子肝素鈣為普通肝素裂解后所形成的片段,在合理劑量下具有副作用少、出血風險小的優點[2]。本研究采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COPD,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52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6例。研究組男15例,女11例;年齡 48~69歲,平均年齡(55.3±3.8)歲;肺源性心臟病9例,肺氣腫7例,哮喘10例。對照組男16例,女 10例;年齡 50~71歲,平均年齡(56.5±4.1)歲;源性心臟病8例,肺氣腫9例,哮喘9例。所有患者均經相關臨床檢查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炎,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者、出現癌性病變疾病者、存在相關藥物禁忌癥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抗感染、低流量吸氧、解痙平喘、止咳化痰、糾正電解質紊亂、強心利尿及血管擴張等。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國藥準字H20030926)皮下注射,4 000 U/次,2 次 /d。兩組均持續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 (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2)觀察兩組患者動脈血分析指標: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3)觀察兩組肺功能指標: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下肢水腫消失,末梢循環明顯改善,尿量顯著增加,心功能提高;有效:上述標準未達到顯效標準但均明顯好轉;無效:上述標準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aCO2、PaO2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PaCO2明顯低于對照組,PaO2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s)
PaCO2(mm Hg)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組別nPaO2(mm Hg)治療前 治療后26 26 t P 53.6±17.1 52.5±16.7 0.235 0.815 62.7±7.6 69.9±7.3 2.931 0.005 79.3±8.2 82.6±8.5 1.469 0.148 54.4±7.9 46.5±7.4 3.721 0.00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EV1、FEV1%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FEV1、FEV1%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FEV1%(%)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組別nFEV1(L)治療前 治療后26 26 t P 1.7±0.7 1.9±0.7 1.030 0.307 2.0±0.9 2.9±0.8 2.541 0.014 54.6±2.8 53.5±3.2 1.423 0.161 60.8±2.9 64.3±3.2 3.118 0.003
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常見慢性病。其發病機理主要為支氣管和氣管壁受損,發生炎性病變,出現長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導致血液流變學異常,繼發紅細胞上升,紅細胞容積增高,造成血液黏度增加,又因血液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血小板易吸附于血管壁上,使血小板功能出現異常,形成微血栓。此外,COPD患者由于肺部存在阻塞,會出現大量血紅細胞在肺部聚集的臨床癥狀,且患者肺部呼吸易接觸病菌,加重病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早期給予積極治療對COPD患者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針對該病主要給予吸氧、抗感染、支氣管擴張、止咳祛痰等常規治療,但COPD會造成患者的心肺組織長期血氧不足,易引發心血管病,給患者造成更為嚴重的疾病危害[3~4]。因此,除上述常規治療外,還需改善COPD患者的動脈血氣功能和心功能。
低分子肝素鈣是一種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賴性抗血栓形成藥,其藥理作用與普通肝素鈣基本相似,但其分子質量明顯低于普通肝素鈣,可降低血液凝聚性,加快血液流動速度,改善血液流通,從而預防血栓產生[5]。研究發現[6],將低分子肝素鈣應用于COPD治療中,不但能夠降低血液濃度,還具有降脂消炎的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 PaO2、FEV1、FEV1%均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肺部組織血液循環及心肺缺氧情況,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張福紅.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9):1633-1634
[2]黃詠梅.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炎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6,28(6):204-206
[3]齊五松,劉林濤,唐國民.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臨床療效[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1):87-88
[4]楊茜.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4):136-137
[5]何坤峰.鹽酸氨溴索與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3):52-53
[6]吳亞男.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2012,32(5):41-42
R56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10.009
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