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歲

摘 要:本文總結了礦區廢棄地和城市廢棄地植被修復土壤肥力的方法,并通過生產實際及理論研究提出2種廢棄地土壤混合治理而恢復肥力的方法。
關鍵詞:礦區廢棄地;城市廢棄地;植被修復;土壤混合
中圖分類號:S15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017
1 廢棄地修復的重要性
廢棄地是空置的,不能為人所用的土地,或是失去種植能力的土地。據觀察,我國有2種廢棄地土壤有望恢復肥力:偏僻礦區,如圖1所示,即礦業廢棄地;城市廢棄地,如圖2所示。礦業廢棄地由于人為采礦剝離了發育良好的表土層,造成土壤松散易流動而形成;而城市廢棄地由于城市的進程,產業結構的調整,出現在城市區域內被廢棄、閑置的土地[1]。近年來,由于過度開發建筑樓群,礦業廢棄地和城市廢棄地都在逐年減少,從而也減少了潛在農耕地在全國土地面積中的比重。若通過合理修復,改良土壤質地,把廢棄地轉變為適宜農耕的土地或者景觀植被可生長的土地,糧食問題將不再是問題,還會增加城市綠化面積。
2 采用經濟化的植被修復技術
礦業廢棄地土壤肥力的恢復主要在于其內部生物群落的恢復。由于大量采礦導致了土壤物理結構、化學性質、生物群落發生了變化,從而使土壤肥力下降。礦業廢棄土壤結構、化學性質可通過物理、化學的方式緩慢恢復,但其生物群落卻無法恢復到原來的健康水平[2]。要將這片廢棄地為人所用,可采用經濟化的植被修復,這就要求種植適合此類生物群落不佳的土地的植被。同理,對于城市廢棄地,相關文獻表明,此類廢棄地大部分通過植被修復,因為城市垃圾種類繁雜,性質各異,無法進行有序挑選,故采用植被恢復其肥力,這樣有利于聚集此類植被生長的菌落。對于礦業廢棄地主要選擇根系發達植物,而城市廢棄地植被耐受力要比礦業廢棄地強,所以選擇針葉類植被栽植。
3 混合2種廢棄地土壤促進礦物質和生物群落的均衡
這種種方式是通過有機地混合2種廢棄區域的土壤,平衡礦物質和生物菌落的數量和質量。由于礦區廢棄地主要表現出礦物元素多,而城市廢棄地聚集大量的城市垃圾腐殖生物,故可以用城市廢棄地混合填補礦區廢棄地的不足,用礦區廢棄地的土壤來彌補城市廢棄土壤化學性質,物理結構的不穩定。當這2種區域的土壤性質基本一致時,便可以種植1類植被,從而減少利用植被修復帶來的損耗。此類方法需要采集特征性較強的樣本,且數量盡可能多。比如采集礦區廢棄地樣本和城市廢棄地樣本各100例,分別檢測2種廢棄地土壤礦物質量及菌落數,按照1:1,1:2……1:50等比例依次混合,按照這個比例做6份上述混合比例的混合土壤,再挑選300種生命力較強的植被依次種植在混合土壤中,做培育,1周記錄1次植被的生長狀態,2個月后選擇植被生長最好的混合土壤來混合實際廢棄地土壤。
以上2種方式必須因地制宜,才能既不浪費土地資源,又能起到防沙固本,綠化環境的作用,也有進一步發展為良好農耕地的希望。
參考文獻
[1]何振立.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在養分循環和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意義[J].土壤,1997,29(2):61-69.
[2]孟建民.讓田園農業回到現代城市中來:有關城市農業化變革的構想[N].深圳特區報,2008-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