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紅
【摘要】目的 探討針刺足三陰經原穴對高血壓、低血壓動物模型血壓影響的經穴特異性。方法 本研究分成高血壓、低血壓兩部分,而兩部分均分成足三陰經原穴組、模型組、非穴組、空白組,每組12只大鼠。除空白組、模型組外,其他均為治療組,接受針刺治療,療程是7d,治療后予以血壓檢測,每只大鼠檢測5次并取其平均值。結果 ①高血壓:太沖組、太白組、太溪組大鼠治療后血壓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穴組、模型組、空白組則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②低血壓:太沖組、太白組、太溪組大鼠治療后血壓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穴組、模型組、空白組則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刺足三陰經原穴對高血壓、低血壓動物模型血壓有雙向調控血壓的特異性,其中以太沖穴雙向調節血壓的功效最佳。
【關鍵詞】針刺;足三陰經原穴;高血壓;低血壓;動物模型;血壓;影響;經穴特異性
【中圖分類號】R24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7..02
本研究為明確針刺足三陰經原穴對高血壓、低血壓動物模型血壓影響的經穴特異性,以高血壓、低血壓大鼠為實驗模型,對其分別針刺三陰原穴,觀察大鼠血壓變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清潔級wistar近交系大鼠84只,體重120~140g,雄性,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清潔級的自發性高血壓大鼠共60只,均為雄性,體重是180~200g,均為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2 動物模型制備
對高血壓大鼠自由飼養3d后,測量其體重、血壓,其中血壓在130 mmHg以上者進入實驗。根據低血壓動物模型實施造模處理,對低血壓大鼠模型應用復方降壓片進行灌胃造模,并將復方降壓片、生理鹽水按照每片20m的比例配置懸濁液,并依據8 ml/kg的標準,對造模大鼠灌胃,每日早晚各1次,連續灌胃14d后檢測大鼠血壓和體重,血壓不足80 mmHg者選入實驗。
1.3 實驗分組
(1)高血壓部分,取60只高血壓大鼠,隨機分成太沖組、太白組、太溪組,每組12只,并選取12只低血壓大鼠作空白組,飼養14d后測量血壓;
(2)低血壓部分,取72只低血壓大鼠分成成太沖組、太白組、太溪組、模型組和空白組,每組12只,自由飼養14天后測量血壓。
1.4 針刺方法
根據《實驗針灸學》,針刺大鼠太沖穴、太白穴、太溪穴。針刺時,固定大鼠四肢,使用0.3 mm×13 mm毫針直刺5 cm,以捻轉手法連續刺激5 min,每日1次,連續7天。空白組、模型組大鼠固定5 min,但不予以針刺治療。
1.5 統計學方法
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輸入本組研究所得數據: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高血壓組大鼠血壓變化
太沖組、太白組、太溪組大鼠治療后血壓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穴組、模型組、空白組則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低血壓組大鼠血壓變化
太沖組、太白組、太溪組大鼠治療后血壓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穴組、模型組、空白組則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經穴特異性,指的是經穴的生物物理特性、形態結構、刺激效應、病理反應、治療效應等方面,同其他經穴以及周圍非經穴相比存在特異性[1]。經穴特異性可謂目前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對于治療生物學基礎研究、臨床選穴等均有重大意義[2]。原穴有獨特相關性,對于某些器官、臟腑功能有同其他腧穴不同的反應、調整作用,即存在相對特異性[3]。因此,針刺相應經穴所產生腧穴效應,是研究腧穴特異性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醫學認為,高血壓、低血壓的產生與肝脾腎等臟器密切相關,因而取足三陰穴作為調控血壓的首選經脈。三陰原穴是臟腑原氣流經、留止之地,為人體經絡、臟腑交通必經之路,也是經絡之氣、氣血匯集之地,經三焦之氣和腎間動氣貫通。因此,針刺三陰原穴,可調整臟腑功能,從而調節血壓。結果提示,針刺三陰原穴,可降低高血壓大鼠血壓,提升低血壓大鼠血壓,證明了針刺足三陰經原穴的雙向調控血壓的作用,其調控作用優于非穴。
綜上:針刺足三陰經原穴對高血壓、低血壓動物模型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可借鑒。
參考文獻
[1] 楊 路,吳春曉,賴新生.針刺足三陰經原穴對高血壓、低血壓動物模型血壓影響的經穴特異性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17,36(1):1-5.
[2] 于 雋.針刺肝、腎經原穴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HR)的中樞激活效應的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3] 楊 路,吳春曉,陳 瑩,等.針刺手三陰經原穴對高、低血壓模型大鼠經穴特異性的影響[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3(3):334-338.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