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成
摘 要:農業經濟產業是我國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現代化發展理念的影響,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數量不斷增加。所以,本文將針對農業機械的安全生產管理狀況及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066
在農業經濟生產中引入農業機械,提高了農村地區的生產力,使農業產業朝高效化、綠色化方向發展。但是,在農機生產中的安全生產管理問題也必須予以高度關注。
1 農業機械的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意義
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的意義重大,在進行農業機械的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應重視人為影響因素、機械自身及作業的環境影響因素。對于老舊的農業機械,應該及時進行更新換代,這不僅能夠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還能夠提高農業機械安生產的安全性。在實際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做好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不僅有助于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還有助于改善農業生產效率。
2 農業機械的安全生產管理狀況
2.1 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操作人員缺乏較強的安全意識
農業機械的主要使用地區在農業地區,農業地區中農業機械的操作人員主要以農民為主。由于農民大多數沒有接觸過完善的教育,所以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對于全新的農業機械這種新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比較有限。部分農民雖然會操作機械,但是對專業的理論等并不是十分的熟悉,所以在操作中缺乏安全管理意識,極易發生安全事故。有些地區雖然有專業的農業機械操作人員,但是這些農業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并不重視安全問題,缺乏安全意識,這很容易引發危險的安全事故,從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2.2 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模式相對落后
受到傳統文化理念的影響,我國農業安全生產管理模式依舊比較落后。當前,依舊依賴單一的、人力管理模式進行。并沒有引入現代化的網絡、信息等技術完善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因此導致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效率較低、質量較差。所以,有必要盡早完善我國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實現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的現代化。
3 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的對策
3.1 構建安全監管機構,完善農機安全生產管理
做好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監管機構的構建,有助于為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在安全生產方針的推行、實施期間,應積極構建安全的監管機構,做好相關部門職責、權限的劃分,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在監管機構內部,要實行安全監督個人責任制,要做好每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發生概率。
3.2 實現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的現代化
傳統的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高強度的農業生產需求,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逐漸顯示出監管力度不到位、不全面、反應不及時等問題。所以,應該加快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模式建設步伐,加快引入計算機設備、網絡監控、信息技術等,完善現代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的現代化建設,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3.3 增加安全生產的宣傳力度
政府與各地區有關部門要提高安全生產力度,為農機操作人員樹立安全意識。應積極為農業地區農業機械操作人員普及機械基礎知識、操作方法、流程、注意要點等,還要積極開展培訓工作,提高操作人員安全操作意識及操作水平;應要求農機操作人員必須通過機械熟練度、規范操作性考核獲得相關證書后,才可持證上崗操作農機機械設備,從而提高農業機械生產的安全性。
3.4 增加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資金投入
只有及時增加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優化生產管理水平、積極更新安全生產監管設備、完善人員培訓投入等,才能夠確保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要利用各部門相互支持、相互監督的方式,抓住機遇,籌措資金,更新現有的落后管理設備,增加監管人員,提高安全生產監管水平。
3.5 優化安全監督工作者職業綜合素養
積極優化、提升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監督工作者的職業綜合素養,有助于改善農機安全生產管理效果。因此,各地區要為安全監督工作者提供培訓與考核的機會,從而幫助他們更新安全生產理論、考核他們對理論知識的利用、理解效果,優化安全監督工作者的職業綜合素養,提高安全監督工作的質量。還應增加安全監督工作者預算支出,做好各地農機事故問題分析,并積極制定預防對策,避免同類問題再次發生。
4 結語
做好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狀況的分析,有助于掌握國內農業生產中機械的使用效果及潛在的問題,通過積極的制定對策、處理問題的方式,必然可以提高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質量,促進農業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愛敏.對農業機械安全監管工作的認識和建議[J].河北農機,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