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發++王萍
摘 要:膜下滴灌技術是一種運用在農業里的先進的澆灌技術,目的在于節水節肥,精確地利用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尤其在干旱少雨的地區更加適用。在新疆地區,滴灌技術解決了許多有關澆灌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但是隨著發展,適用滴灌技術的缺點和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成為了解決農業問題的新阻力,是一個需要去好好研究的新話題。
關鍵詞:膜下滴灌;棉花;問題顯現
中圖分類號:S5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069
1 應用滴灌出現的問題
1.1 遮蔽植株生長
滴灌技術對棉花種植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的種植灌溉,滴灌儀器的使用安裝對植株之間的距離有較大的要求,會使植株之間的距離變得更小,不利于通風和陽光的照射以及光合作用,使花蕾被遮擋,不能正常的成長,造成晚熟或者不熟的情況。
1.2 破壞植株自身尋找水源的能力
大部分的植株需要自身生長,根須向下蔓延,接觸地下水并從地下水中汲取水分,滴灌是從土地表面進行水分的給予,使其根須無法向下延展,浮于土地淺層,使其無法在停止滴灌供應之后自發汲取水分生長,抗旱性差,抗風性也不好,容易倒不易成長。
1.3 破壞土地養分
不一樣的土質和條件灌溉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同,在鹽堿地區實行膜下滴灌,降雨之后,雨水無法正常下落,只能從縫隙中滲透,使滲透地區鹽分聚積,鹽度上漲,土地構成破壞嚴重,導致棉苗生長抑制和死亡。
1.4 滴灌用水研究緩慢
對滴灌所用水的成分有待研究,對不同地區的適用肥水進行研究非常重要,毫厘誤差就可能使植株遭受損害,水少時蒸發大,棉苗干枯,水多時,陽光照射少會使碳氮失調,影響收成。
1.5 污染土壤
膜下滴灌中損壞的膜會污染土壤,產生物理反應,使泥土的縫隙變小,O2變少,破壞土地養分和土壤結構,甚至使植株生長畸形,影響植物的生長,土地的再次利用,使耕作困難,土壤鹽堿化嚴重。
2 解決辦法
2.1 使用可降解膜
運用可降解膜進行覆蓋,降低了污染土壤的程度,使土壤利用率提高。對于舊的污染性大的膜進行回收,使用可降解膜,其延展性好,透光性強,降解快,加工比較容易,對植物的生長負荷較小。
2.2 進行滴灌技術的深入研究,加大研究力度
一切的問題在科技面前都不是問題,之所以膜下滴灌有這么多問題最主要就是技術不夠,研究的適用性無法完美運用,對滴灌技術的投資研究是不可忽略的問題,也是必然的,只有用技術排除困難,困難才會真正解決。運用技術對不同地區的土壤植物進行分析,對不同的地方配置不同的肥水和設備,將影響降到最低。
2.3 降低生產成本,推廣使用
改造設備,降低設備的制造成本,推廣使用滴灌技術,降低物資和人力成本。加強人才的培養,大力發展,提高生產力與生產效率。
2.4 地下滴灌
將膜下滴灌改變成地下滴灌,使植株向土地內部尋求水分的特性不變,減小對其生長和根系發展的影響。將滴灌技術全面延伸,進行多種嘗試,將膜下滴灌、地下滴灌與其他處理方法相結合,取得更好的解決辦法。
2.5 雙膜滴灌
在傳統鋪設的單層點播地膜之上,再鋪1層完整地膜,上層地膜可以與下層點播地膜寬度相同,也可以是窄膜,只覆蓋種行。雙膜覆蓋低溫比單膜的要高。有比較好的溫度環境,還可以避免土地泥土結塊,使生育期提前,并且質量數量也會有一定的提升。
3 結語
在現有的基礎上,還需要進行更好的滴灌技術研究,僅僅靠現有的技術無法使棉花的收成保持一個良好的穩定的狀態。對于膜下滴灌的研究,有著很多的優點,也有著很多的缺點,但是作為歷史的進步,膜下滴灌是無可厚非的,對于其改進只是時間問題,有正確的方向,意識到正確的問題,對癥下藥,定點研究,才會使新疆地區的滴灌技術有進一步的提升,更高水平的運用。
參考文獻
[1]呂寧,侯振安,龔江.不同滴灌方式下咸水灌溉對棉花根系分布的影響[J].2007(5):58-62.
[2]張治,田富強,鐘瑞森,等.新疆膜下滴灌棉田生育期地溫變化規律[J].2011(1):44-51.
[3]黃興法,李光永.地下滴灌技術的研究現狀與發[J].2002(2):176-181.
[4]王振華,呂德生,溫新明,等.地下滴灌對棉花生理性狀及產量影響的研究[J].2006(4):11-13.
[5]范永申,仵峰,張銀炎,等.地下滴灌條件下棉花土壤水分運移田間試驗研究[J].2007(4):1-3.
作者簡介:李明發(1980-),黑龍江省佳木斯人,碩士,農藝師,研究方向:新疆棉花膜下滴灌節水灌溉制度、棉田水鹽運移、劣質水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