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光均
摘 要:本文分析直播水稻和機插水稻的經濟效益,對采用機插秧和直播水稻的優點和缺點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劍閣縣水稻的產量。
關鍵詞:直播水稻;機插水稻;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070
近年來直播稻的擴大,對劍閣縣水稻的生產總量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進一步完善水稻機插秧,本文對機插秧和直播水稻的經濟效益進行對比,并提出機插秧的對策。
1 機插秧和直播水稻的優點和缺點對比
1.1 機插秧提早季節,提升單產
機插秧比直播稻播種期要早,通常要早半個月,抽穗開花期也更早。如果9月的溫度低,直播稻不能確保安全齊穗,水稻的干癟率會非常高,水稻的產量會降低,農戶的經濟效益下降。機插秧可以確保水稻穩定的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水稻的單產。
1.2 機插秧高產、穩產
機插秧的過程中,其秧苗是通過標準化的栽培形成的。栽培的模式非常先進,通常采用定穴、定量等栽插的方式,確保了秧苗的質量,使水稻整個群體的質量較高,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確保水稻可以生根,縮短反青期,農戶的經濟效益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機插秧是采用現代水稻群體質量栽培理論設計的,其產量比直播的產量高很多,而且機插秧比直播稻更加節省時間。
1.3 機插秧節省成本
直播稻在前期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后期工序也特別繁瑣,直播稻在播種的過程中會出現水稻密度不均勻的問題,在播種的過程中,田塊的高低和播種水平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性,而且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如果出現了播種不均勻的問題,就要及時進行移苗補缺的操作,如果播種不均勻問題較為嚴重,就要重新進行播種。不僅如此,直播稻的過程中,水層難以控制,要想采用直播稻的方式出苗,就要控制好濕度,如果土壤的濕度太大,容易導致爛根,如果濕度太小,就會導致草害。直播稻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雜草,直播稻的苗期生長量不足,所以會有大量的雜草生長,農戶要消耗成本去除草,這間接降低了其經濟效益。有的農戶為了節約成本,不進行除草操作,導致雜草生長比水稻還要旺盛,或者采取人工拔草的方式,導致經濟效益下降。機插秧可以采用田間管理的方式,采用1次集中拔草的方式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通過對兩者成本進行對比分析可知,直播稻比機插秧消耗的成本更多。
1.4 直播水稻技術操作簡單
直播稻是最原始的生產方式,把谷種泡上1d,第2天直接用手撒在田里,所以其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在操作方面比較簡單,這對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戶有吸引力。如果農戶的工作忙,采用直播稻的方式可以緩解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是直播稻的后續勞動力使用非常多。
2 推廣機插秧,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
2.1 政策引導
相關部門應制定合適的政策,國家要對農戶進行相應的補貼,在農資綜合補貼的基礎上,充分采用農機購置的方式,幫助農戶采用機插秧的方式種植,在政策的引導下,推動機插秧的進行。對采用了機插秧的農戶和組織進行物質上的支持和鼓勵,確保機插秧農戶可以享受到補助。各個地區在進行機插秧的推廣工作過程中,需對當地的干部和農業技術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和考核,共同推進機插秧的進行。
2.2 技術改革和配套
在進行機插秧推廣的過程中,應該依靠農機和農藝,農技部門在機插秧的過程中,重點對育秧和插秧進行管理,制定標準化的操作流程。盡量簡化操作流程,節省農戶的成本,提高插秧的質量,著力提升農戶的經濟效益。農機部門與插秧機廠家要取得聯系,從而確保插秧機可以及時進行技術方面的改革,使插秧機的質量和性能都能得到提升,為農戶提供高性能的插秧機。
2.3 抓好機插秧技術的普及
當地應該結合各個部門做好機插秧技術的普及工作,要對農戶進行定期的培訓,并且建立示范區和典型區域,大力宣傳機插秧的優勢,通過技術培訓和現場示范的方式,將機插秧推廣到各個農戶的手中,提高農戶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
2.4 建立健全插秧機的售后服務機制
現在,劍閣縣農戶使用機插秧的數量在上升,如果還是按照原有的插秧機的檢修制度,那么服務人員將不能滿足農戶的需求,不能確保插秧機得到及時的修理。所以,要借助市場機制的優勢,將插秧機的服務進行本地化的分析,結合農機合作組織,提倡農機大戶和農戶進行插秧機的服務工作,進行技術方面的培訓。
3 結語
直播水稻的操作比較簡單,但是后期消耗多。機播水稻的效益高,而且水稻的質量高,可以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因此在未來的水稻機播推廣工作中,作為一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要廣泛宣傳;創新技術;完善配套;大力推廣,使這項輕簡化省工節本的栽培技術得到普及。
參考文獻
[1]陳風波,陳培勇.中國南方部分地區水稻直播采用現狀及經濟效益評價——來自農戶的調查分析[J].中國稻米,2011(4):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