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林
摘 要:現如今,對雞的養殖大部分實現了規模化,在養殖的過程中,養殖環境和養殖技術的各種問題導致雞在生長的過程中出現各種疾病,這些疾病對雞的正常生長和蛋制品的產量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加強對疾病的預防非常重要,如果防治得不及時,就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大面積傳播,對養殖戶的經濟收益造成影響,也會給人類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威脅。所以,加強對雞類常見疾病的預防和研究十分重要。針對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疾病進行分析和探討,提出相應的策略,能對雞的疾病有預防和控制作用。
關鍵詞:雞養殖;常見疾病;預防控制
中圖分類號:S8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097
近年來,我國的家畜養殖業快速發展,出現越來越多的養殖場,使得養殖的水平明顯提高,雞類養殖的規模不斷提高,實現了一批規模化的養殖基地,給養殖者帶去了高額的經濟收入。雞類養殖的不斷擴大使得對飼養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更科學地實現養殖的專業化,實現效益的提高是重點。實際養殖中,各種疾病的出現使得雞的死亡率上升,造成養殖者的經濟損失較為嚴重,所以,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預防,進行疾病的控制。本文將從河南省的雞養殖業實際出發,進行分析和論述。
1 常見的疾病和表現特征
1.1 禽流感
對于禽流感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因為近幾年來它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禽流感主要就是由禽流感的病毒引起的疾病,它的危害性大,并且主要針對鳥類。禽流感病毒的種類繁多,危害較大,不易防治。在養殖過程中,如果感染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那么它的死亡率將達到98%以上,這樣將直接導致養殖戶的經濟受到損失。如果人食用了感染病毒的雞或者與糞便進行直接接觸就有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它的危害性極大,死亡率較高。正常生長發育的雞在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后會精神低迷、高熱,一定時期內狀況得不到控制就會死亡。
1.2 球蟲病
球蟲是一種寄生在腸道中的細菌, 它在雞的腸道中進行大量的繁殖,并且繁殖速度驚人,從開始在腸道內到最后破壞臟器器官和組織,降低雞對食物的利用率。雞一旦感染了球蟲后,它的外在表現是精神不振、不愛動、不吃食物,最后無法行動,球蟲病菌的感染會造成雞肉的品質降低,產蛋量下降。所以雞感染疾病后應該進行及時隔離,否則將造成大量的雞死亡,造成養殖戶的損失。近幾年來,雞感染球蟲的概率明顯增大,所以要加強預防。
1.3 雞白痢
雞白痢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它的出現是由于規模化養殖的大量增加,主要是一種細菌感染的疾病。這種傳染性疾病的媒介是糞便等排泄物。也可以通過雞蛋接觸傳播,雞白痢對幼雞的危害最大,患病后主要情況是蜷縮、翅膀下垂、食量下降等,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2 雞常見疾病的預防對策
2.1 控制合理的養殖密度
高密度的養殖會使疾病的傳染率非常高,因此要嚴格把控養殖密度,只有合理控制養殖密度,才能在某只雞發生疾病時進行快速隔離,在一定范圍內控制傳染,切斷傳播的途徑,如果養殖的密度過大,就會增加養殖區域內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因為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能更合理地促進生長,預防如果不及時、不完善,疾病就會有更加舒適的環境,傳染疾病已經發生,就會在大范圍內進行傳染,造成大范圍的雞死亡,這將直接造成大的經濟損失。所以,要合理控制養殖的間隙,如果相隔的范圍是合理的,那么對室內整體溫度和濕度的把控就會更便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減少疾病的產生和發展。即使發生也能夠有效地進行隔離和控制。
2.2 做好不同季節的疾病預防工作
在季節交替時,雞更容易發生疾病,因為在這1時期,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等都會發生較大的改變,這樣的改變雞可能難以適應,這就會導致疾病高發。所以,在不同的季節養殖人員應采取不同的策略,對雞場內的情況進行把控,實現有效預防的目的,冬季氣溫低,細菌繁殖力下降,所以這一時期對疾病的發生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雞的自身免疫力也會下降,也要及時進行預防。夏季,由于溫度較高,空氣流通差,疾病發病率非常高。所以在不同的季節要做好預防措施,控制養殖場內部的溫度和濕度在合理的范圍內,維持雞生長的合適環境,做好內部的消毒滅菌工作。
2.3 做好免疫接種工作
現如今,雞類的疾病越來越多樣,如何做好預防控制其發展是一直研究的方向,疫苗作為一種高效的預防措施被應用,接種疫苗能夠防止疾病的發生幾率,所以,在養殖場中開展規模化的定期疫苗接種是預防疾病的手段,進行提前預防是養殖正常開展的必要形式,安全接種讓成效更加顯著,實現安全預防,減少損失的目的。
3 結語
雞類疾病的發生對養殖行業來說是一場災難,河南省作為養殖大省,在養殖方面的水平非常高,但面對一些疾病有時無法預測,所以,在養殖的過程中要有預防的意識,提前做好準備,時刻關注雞的生長變化,控制疾病的發病率,爭取最大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以此來切實提高養殖戶的經濟利益,促進人類與社會的健康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