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州
摘 要: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頒布實施,使我國動物防疫檢疫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宰鴨廠作為嚴把食品安全生產的主要環節之一,其檢疫工作無疑是食品安全生產中的重頭戲。本文就做好宰鴨廠的檢疫工作所應采取的具體措施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屠宰;檢疫;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S-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02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畜牧業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禽類食品也在源源不斷地“飛”上老百姓的餐桌,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的禽類食品是禽類屠宰單位的重要職責。從新聞媒體中不斷爆料出的有關檢疫檢測方面的負面新聞中應當認識到,做好禽類食品的檢疫工作極為重要。
1 宰鴨廠在檢疫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
1.1 檢疫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宰鴨廠依然是通過人工來對禽類動物進行檢疫,檢疫員的判斷直接影響著禽類食品能否進入市場,然而,很多檢疫員已經是工作多年的老人了,他們缺乏專業技能的培訓,普遍存在專業素質不高、對相關的科學知識認識不深等情況。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在著態度不認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等不良工作作風,遇到新問題時仍然采用老辦法去解決,對相關疫病的了解不到位等各種問題。
1.2 宰鴨廠的衛生環境臟亂差,檢疫設備陳舊
許多偏遠地區的宰鴨廠存在著衛生不達標、環境差等現象。這類宰鴨廠規模小,資金投入力度不足,廠區領導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對衛生條件及環境的改善,屠宰工人不穿戴任何衛生防護設備,就直接對來料進行屠宰加工。在檢疫檢測方面,很多檢疫設備已略顯陳舊,達不到檢疫標準,無法準確檢測出禽類是否含有疫病。
1.3 宰鴨廠的檢疫監督制度落后
宰鴨廠的相關檢疫監督制度落后,進而導致檢疫監督管理人員的專業管理手段落后,很多管理人員依然采用肉眼觀察的方式開展監督管理工作,不能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應用到工作中去。諸多相關現象表明,檢疫監督管理手段存在不科學之處,檢疫監督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
2 增強宰鴨廠的檢疫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2.1 宰鴨廠管理層應當不斷開闊思路和眼界,勇于創新
在宰鴨廠的檢疫管理工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當屬廠區管理層。管理層應立足于客觀實際,嚴把食品生產安全觀,將為人民群眾生產出放心食品視為己任,根據相關法律條令制定合理的檢疫管理標準,完善監督,不斷提高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多向其他屠宰機構學習先進的管理方法,善于不斷總結經驗和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在產品檢疫過程中起到全面把關的作用。
2.2 采取“內外兼治”的方式,提高檢疫人員的專業素質
如上文所說,針對檢疫人員專業素質低下的現實情況,宰鴨廠管理部門可以采取“內外兼治”的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所謂“內治”是指應當定期對本廠區檢疫員的工作能力進行考核,對于不合格者應給予一定的處罰,還應當加強對檢疫人員的培訓工作,要督促檢疫人員積極學習與屠宰檢疫工作有關的知識;檢疫人員之間也要加強溝通,利用閑暇時間交流工作經驗與方法。所謂“外治”是指宰鴨廠管理人員還可以到相關的動物研究科研院所、職業院校等有關單位聘請禽類檢疫專家對專業技能不達標的檢疫員進行培訓。招募具有專業檢疫經驗和相關工作能力的檢疫人員。從整體上提升宰鴨廠檢疫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2.3 加強衛生治理和環境整治,積極引進檢疫檢測新設備
在環境衛生方面,宰鴨廠要做好環境衛生的全面治理工作,做到生產廠區內衛生死角、存量垃圾的徹底清理,保持工作區域的干凈整潔,每天早晚必須進行消毒,每個環境衛生責任區明確1名責任領導,加大環境整治工作的督查力度,確保生產區域環境整治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在引進檢疫新設備方面,廠區決策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新設備。在引進新設備時,還應當學會新設備的使用方法,教會檢疫人員如何使用這些設備更好地為檢疫工作服務。避免因不會使用等問題導致新設備擱置不用而造成資金浪費的現象發生。
2.4 完善屠宰檢疫監督制度
盡管宰鴨廠設置有相應的檢疫監督制度,但監管模式和手段落后。為此,廠區要完善屠宰檢疫監督制度,擴大檢疫監督的范圍,將監督深入到屠宰檢疫的各個環節與過程中,擴大檢疫監督的規模,不僅要進行宰前檢疫,而且要做好宰后檢疫,增強監督的力度。為使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實,還需經常對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總結,以利于制度的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3 結語
若想使宰鴨廠能夠得到健康快速的發展就必須要更好地完善檢疫管理工作。在宰鴨廠決策層的正確引領下,通過制定檢疫監督制度,引進先進的檢疫設備,改進檢疫管理工作作風,加強對檢疫人員素養的培訓,相信宰鴨廠的檢疫管理工作必將得到相應的改善,從而獲得更大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