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少,環境惡劣,土壤貧瘠,多數樹種在當地難以存活。本文對樹種的選擇,整地的注意事項,促進樹苗生長等方面進行科學理論分析,研究適合干旱半干旱地區的造林技術,旨在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區樹種成活率,以達到改善土質,優化環境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植樹造林;抗旱;干旱半干旱地區
中圖分類號:S728.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67
1 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的緊迫性
干旱半干旱地區占國家土地面積近50%,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覆蓋率低,土層裸露,土地沙漠化嚴重并且土地沙化范圍不斷蔓延,全國每年土地新增荒漠化面積高達90%,水土流失面積達到80%,干旱半干旱地區造林行動迫在眉睫。造林工程的進行不但可以擴大森林面積、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調節氣候、美化環境,還能為干旱半干旱地區帶來一定經濟效益。
2 抗旱樹苗的選擇
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的原則,選取適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生存的抗旱樹苗,根系發達的樹種最佳。在土層薄,立地條件不足的地區,可以選擇松柏類和刺槐等;在平原風沙地帶,可以考慮臭椿、旱柳、白楊等;干旱的鹽堿洼地可以選擇怪柳、白蠟、棗樹等等生長能力強的樹種。
3 具體造林對策
3.1 袋裝泥漿植苗造林
泥漿袋造林就是通過營養土和水的合理配比,根據抗旱樹苗的生長規律,結合造林地區的環境氣候,地質水平等,為培育階段的樹苗打造優越的生長環境。在無損的塑料袋下方打4、5個小孔,方便樹苗根系生長,將配比合理的泥漿灌入其中攪拌均勻,將樹苗栽入泥漿中連袋一起下土,澆透水后進行掩埋。這樣即可保證樹苗的抗旱性,保證樹苗的生長。
3.2 容器苗造林
容器苗就是將樹苗在容器中進行培育。有句老話叫“種樹無時,莫叫樹知”,意思就是栽樹最好不要破壞樹的根系并且速度要快。相比于普通樹苗,容器苗正是滿足了這一特點。容器苗可以保證樹苗根系的完整,在容器中充分吸收容器內的營養,沒有營養成分流失浪費的情況,節省了資源,還保證了樹苗植株健壯,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樹苗的成活幾率。
3.3 裁剪枝干
根據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實際情況,選取樹苗的發芽能力要十分突出,具體樹種比如刺槐、黃櫨等等,將樹苗露出土的大部分進行裁剪,這能夠減少樹苗在生根發芽過程中大量水分的蒸發,讓更多的水分集中在露出土層外的2、3個新芽上,能夠提高成活率。具體操作是:根據樹苗實際的高度,裁剪露出土層苗身的1/3~2/3,剩下的部分通常保留到距離根系25cm左右,露出土層的枝干在15cm左右為最佳。
4 相關抗旱技術
4.1 覆膜
根部覆膜是最常見的抗旱技術之一,可以有效鎖水,保證樹苗的水循環流通,還可以提高樹苗根部溫度,改善土壤條件,使根部迅速生長發育,促進樹苗成長,從而使造林的成活率得到提升。通過對比印證,覆膜的樹苗根部土壤的水分會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具有明顯的抗旱效果。
4.2 灌溉
即使是抗旱品種,新種植樹苗的生長初期依然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定的水源促進根系生長,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大面積的灌溉也不太符合實際,那么在這里,經過對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細致研究,認為可以選取以下措施來保證幼苗的水源。
4.2.1 保水劑
保水劑是一種具有高強鎖水功能的新型鎖水發明。從功能原理上來說,它是一種包括眾多結構復雜吸水因子的高吸收能力的樹脂。保水劑的使用方法簡單,通常情況下只需與樹苗根部的土壤攪拌混合即可。在攪拌均勻后將樹苗插入,種植后保水劑會吸收所接觸的水源,并且儲存下來,為樹苗提供很長一段時間的水源供給[1]。
4.2.2 滲水袋
通過在塑料袋的生產過程中加入特殊成分,讓塑料袋可以做到長時間連續不斷的滲水,給樹苗供水時間最長的可達5個多月。具體操作過程是:把滲水袋裝滿水埋在樹苗根系附近的土壤中,使用滲水袋可以將樹苗的成活率提升40%左右。
5 結語
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長期缺水,氣候惡劣。植被覆蓋率低,植物成活率低依然是當下的主要現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對這種現狀有所改善必須經過多方不斷的努力。筆者通過以上闡述,希望能對西北地區干旱半干旱地區抗旱造林事業和環境規劃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劉晶.陜北干旱地區造林樹種的選擇與抗旱造林技術研究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6(8):155-156.
作者簡介:周貴臣(1968-),男,現任四平市實驗林場高級工程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