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作杰
精準扶貧看蘭西
文/朱作杰
蘭西,中國亞麻之鄉,中國東北民豬之鄉……
但是,這個接壤省會哈爾濱的縣,幾多耀眼的光環依然難抵基礎設施薄弱、結構性矛盾突出、發展乏力的窘境,貧窮落后是蘭西縣最醒目的標簽;區域性整體貧困是蘭西縣貧困的最大特征,城鄉近7萬貧困人口靠低保、慈善、民政救濟、大病救助過日子。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節點不斷迫近,扶貧工作進入攻堅期,蘭西縣的情況如何?“從‘大水漫灌’轉變為‘精準滴灌’,從‘千篇一律’轉向到‘個性化定制’,發力重點,給力精準,城鄉統籌。”日前記者來到蘭西縣,這里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實實在在讓人感受到了縣、鄉、村三級合力脫貧的決心,真真切切看到了全縣干部群眾脫貧致富的干勁,以及這一切正在孕育出的生機和希望。
給錢給物只能解一時之困,脫貧重在“造血”。抓致富根基,靠產業帶動,蘭西縣啟動產業化扶貧項目9個,省直部門幫扶項目30多個,直接拉動近萬貧困戶增產增收——
產業扶貧蘭西的新希望
在紅光鎮義發村,記者見到的村第一書記并不是村里人,而是縣扶貧辦主任張輝。像這樣的村第一書記,蘭西縣105個村,村村都有。從2012年開始,全縣105個部門負責人定點幫扶105個村,一崗雙責,扶貧先扶“智”。第一書記張輝為村里辦的實事,村黨支部書記于忠友和鄉親們心里都有本賬:修水泥路、打機電井、購農機具,兩年促成348萬元的投入。

靠產業脫貧,義發村組建了青遠蔬菜種植合作社,伏麥秋菜套種,磨制面粉,腌制酸菜,產品除了在本省銷售外,還銷往內蒙古、吉林、北京等地,供不應求。合作社帶動了周邊很多貧困農民就業。56歲的邵金華在合作社的酸菜廠干了五六年了,每天百八十元的收入,感到十分滿足,她說:“像俺們這樣的五六十歲的人能在這里上班開工資,沒有合作社做夢都別想。”現在合作社吸納42戶入社,用工150多人,其中貧困戶23戶。去年合作社入股土地1200多畝,今年達到2300多畝。
遠大鎮勝利村則利用5萬畝草原優勢筑巢引鳳,引進黑龍江大輝牧業公司,產業帶動讓農民嘗到了甜頭。劉東巖鎮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建設過程中就雇用了遠大鎮及周邊的農民150人,2年增加收入1200萬元,而且常年雇用車輛20臺,增加收入260萬元。企業產業鏈條上游產業也使農民增加了收入,企業今年與周邊600多農戶簽訂了1.2萬畝玉米收購協議,用于企業青貯飼料,每畝可增收200元-330元。”目前,黑龍江大輝牧業公司與北京首農集團合作,打造集設施現代化、養殖規模化、管理科學化、生鮮乳產品標準國際化的全產業鏈綠色優質奶源生產基地。農民將會受益更多。
蘭西還辟建了10平方公里的經濟開發區,近幾年落戶產業項目65個,項目總投資104億元,累計實現稅收1.1億元。其中37個產業項目投產,累計解決農民就業崗位1.5萬人次。以每人每月2500元計算,每人年收入2.5萬元,開發區企業已使500個家庭擺脫貧困,實現小康生活。
引進中國互聯網電商龍頭企業——阿里巴巴集團。他們用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將蘭西鄉村與外面的世界連接在一起,書寫出了“買全國、賣全國”的電商創業華章——
孫孝亮,被稱為蘭西農村淘寶明星合伙人。28歲的他是一個地地道道農民家的孩子。他的農村淘寶經營店面今年1月8日正式營業。營業當天就創下了當日訂單150多筆,營業額超8萬的蘭西最大銷量;更是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累計銷售額達百萬業績,成為年貨節東北第一個百萬農村淘寶合伙人,黑龍江省銷冠。1月22日“春耕節”啟動,再次銷售農資12.8萬元,當日銷量位居全國農村淘寶第四位。
然而這不是孫孝亮的最終目標,他在農村淘寶報名之初就注冊了黑龍江米先生科技發展公司,聯合了5名返鄉大學生一起創業,建立了青年電子商務創業工作室,組建了村村通微傳媒,著力集建網店、代運營、吸納青年創業人才、開發營銷農產品、便利利民信息共享于一體的電子商務平臺。目前,參與創業青年13人。
“互聯網+脫貧”是蘭西縣精準脫貧措施中重要一環,據介紹,蘭西縣將圍繞蘭西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加強與京東集團、淘寶、天貓等知名網商戰略合作,打造寒地黑土“蘭西館”,推進商品交易、物流配送、創業孵化、人才引進于一體的多功能、多業態融合的電子商務集聚區建設,面向全國宣傳和推介蘭西,使蘭西優質農產品實現“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同時,依托“互聯網+”平臺,擴大雜糧、食用菌、瓜菜種植基地,引導貧困大學生和貧困戶創業增收。
作為國貧縣,蘭西不僅農村貧困,城鎮也貧困。全縣13萬城鎮人口,貧困人口 1.7萬人,占13%;全面小康,蘭西縣統籌城鄉,做到真正的“一個都不能少”——
中央提出小康路上“一戶不落、一個不少”,蘭西的理解是不僅針對農村貧困,也同樣涵蓋城市社區。他們統籌城鄉,精準脫貧做到“真正一個都不能少”。縣里規劃到2018年,50個村 4.88萬貧困人口及城鎮1.7萬人一起提前兩年全部脫貧。
這是蘭西縣給自己“加碼”的扶貧目標。
精準識別城市社區貧困人口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兒。為了確保所有貧困對象識別認定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又經得起檢驗,社區干部硬是“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的笨辦法。“一進”是指工作隊員入戶,直接了解家庭生活狀況、子女讀書情況、家庭成員健康情況等;“二看”是指看住房、家庭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生產生活設施;“三算”是算居民收入、支出、債務等情況;“四比”是與本社區居民比住房、比收入、比外出務工等情況;“五議”是評議是否為拆戶、分戶、空掛戶,家庭人口是否真實等情況。
新泰社區27歲的梁洪瑋就是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篩選出來的貧困戶,出生時的意外造成身體殘疾,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沒有住房借住親屬家。社區針對這種情況,落實幫扶責任人、幫扶措施。去年末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進駐蘭西,社區幫助他報名參加了村淘合伙人招募,并安排專人幫教,結果報名2000多人只招收了100人,梁洪瑋榜上有名。現在梁洪瑋成了村淘合伙人,多年一直照顧他的母親現在也多了一個身份,給兒子打工,由于兒子行動不便她就給兒子跑貨源,她說:“現在經社區安排,蘭西縣亞麻中心和我們結成了扶貧對子,幫助我們聯系亞麻產品,這樣我兒子的‘村淘’事業就有了好幫手。”
一對一定點、定人、定向、定責包扶,在順達街道辦事處,記者看到“百局聯百格、千人包千戶、萬人進社區”的規劃表上,整個街道1188戶2094名貧困人口都像梁洪瑋一樣結成了“對子”。這里標注的城鎮人口包扶措施是:發展街區經濟脫貧一批、扶持培訓就業脫貧一批、醫療救助脫貧一批、資助子女就學脫貧一批、社會力量援助脫貧一批、部門結對包扶脫貧一批、低保政策兜底脫貧一批、政府托底保障一批。
縣鄉村三級聯動,層層簽訂軍令狀,把考核指標與干部任用掛鉤,實行目標倒推、時間倒排、責任倒查,跟蹤督辦問責。一個個新舉措,彰顯著蘭西縣扶貧攻堅的決心,正在孕育著的一個個生機,也讓全縣人民看到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