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花
摘要:幼兒的成長離不開與同伴以及成人進行相互溝通及交往,幼兒只有與外界交往才能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因此,無論是幼兒教師還是幼兒的家長都應該更加重視交往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從教育心理學上講,對于學生的教學過程從根本上講就是一種交往過程。作為幼兒教育者應當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將溝通及交往能力的教育體現在日常教學中,用溝通和交往的姿態去展開教學,以達到促進幼兒全方位提高的目的。
關鍵詞:幼兒教育;重點培養;溝通及交往
一、利用自然條件組織文題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主要的實踐活動。通過游戲手段,利用自然條件和自然材料培養幼兒觀察能力是一種極為有效的途徑。自然環境中的許多材料可用于游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在對幼兒進行有關植物的知識為主題游戲活動中,教師可選取各種樹木,農作物的干、莖、葉等,開展“給桔子找家”等游戲,通過指導幼兒對各種植物莖葉形狀、顏色、大小、多少的觀察,使幼兒能夠逐步由“找錯家”到“順利找到家”。幼兒在具體活動中提高了觀察能力,完成了主題游戲活動的目的任務,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利用自然條件組織幼兒主題游戲活動,材料經濟實惠,耐用持久,因地制宜,方便靈活,是幼兒教育最為便利的素材,在培養幼兒觀察能力的活動中能夠收到雙重功效。
二、初步形成的穩定性和逐步發展
幼兒在接受教育和參加游戲等學習、生活的過程中,積累了初步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發展了能力,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興趣,鍛煉他們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等感覺器官,通過有趣的室外游戲和活動來接觸大自然,發展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使幼兒初步形成比較穩定的作為個性心理特征的能力,而且促使幼兒的各種能力在幼兒期不斷發展。
表現了個別性幼兒能力在形成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個別差異。在日常生活中就不難發現,有的幼兒記憶能力較強,很長的兒歌很快就能記住;有的幼兒理解能力較好,能講出故事的大概意思;有的幼兒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講話清晰連貫,能夠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都表現了幼兒在能力方面的個別性。
能力的差異表現。有的兒童在幼兒期就顯露出特殊才能,特別表現在音樂、繪畫、語言、生活能力強,視覺、聽覺及方位知覺發展良好,想象豐富,善于講述,記憶迅速、準確等。
三、培養孩子溝通及交往能力的策略
作為教育方面的一種具體的教學形式,交往教學有著非常獨特的教學規范以及在教學中的操作方式,它的主要理論依據為教育學上的建構主義,這種理論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它主要通過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讓學生之間產生互動的方式,來構造出一種比較和諧的課堂氛圍和教學環境。
1.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教師一定要讓幼兒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把培養幼兒的主人翁意識確立為幼兒階段的教育目標。近年來,筆者了解到,一部分幼兒教師對于幼兒主體性的培養認識還有一定的片面性,他們認為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就是如何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其實培養幼兒的主體性其實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以及合作精神等,但是由于認識上的差距,大部分幼兒教師對于幼兒這方面的培養并沒有重視起來。因而,要真正使幼兒的主體性得到培養,幼兒教師就一定要真正了解幼兒內心最真實的需求,通過交往教學模式與幼兒進行非常融洽地交流,幼兒在這種非常融洽的交流中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進而也就可以增加其主體性。
2.營造研究性學習空間幼兒學習知識還可以通過“研究”這種方式進行,而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對幼兒的這種研究性學習進行鼓勵和引導。其實幼兒的這種“研究”主要指的就是幼兒在與他的玩伴就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觀察并試著找到某個問題的解決策略。幼兒在這種合作研究的過程中,還可以發現他同伴的長處,并且通過這種相互的交流得到一些新的知識和經驗。因而,在幼兒園的教育中開展交往的教學模式時,幼兒教師一定要對幼兒的研究性學習進行適時地鼓勵和引導,這樣就可以使幼兒在這種交往的教學模式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四、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發散能力
幼兒時期孩子的想象力和觀察力都非常強。我們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他們會先于我們發現一些問題和一些我們都沒有注意到的事物,往往都是他們指給我們看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幼兒喜歡想象,喜歡新穎的東西,這些都是創造性想象的根本特點。在他們的眼中,世界上本沒有任何的條條框框,想象本就是豐富的,聯想本就是發散的。但十分可惜的是。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反而被豐富的知識和生活學習上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所取代。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創新素質中最根本之一就是敢于大膽質疑,質疑是培養想象力最好的途徑。當然,在幼兒開發創造力的過程中不能一帆風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培養,讓他們在挫折教育中明白我們的生活今后也會充滿曲折,只有敢于前進才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五、進行幼兒教育我們應該有大教育觀念
1、家庭和社區,作為幼兒生活的主要文化環境,或者作為對幼兒產生作用的最“親近”的環境,對幼兒的影響相當大。
2、幼兒園是人生啟蒙的第一站,是人性真善美體學構建的發端,而它的教育不是以書本為基礎,其本身就是面向社會、面向幼兒的周圍環境和生活。我們要引導在社會中、在生活中認識事物,培養情感,促進幼兒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得以發展,可以說,幼兒園的教育是一種完全的面向社會開放的教育。
總之,要培養好幼兒多方面的能力,首先要從教師自身的全面發展入手,堅持學習教育理論知識、教學業務知識、教育方法;堅持同伴學習,學習適應幼兒教育的各種能力,吹、拉、彈、唱,表演藝術,講故事,創設情境,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堅持學習實踐,家訪活動,進入社會、街道、社區,了解兒童的成長環境,從實際出發,探索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方面,要不斷學習新理念、新方法,不斷增強親和力和感染力,引導幫助幼兒健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