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
一、中西方人文精神的涵義
傳統文化下的中國人文精神,一般是指教化天下的儒學思想。它主張通過詩、書、禮、樂等國學經典來塑造符合儒家社會理想的人。
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通過文藝創作,借助對古希臘羅馬的文化藝術的研究,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關注人性,主張一切以人為本的思想。
二、高中美術教育與人文精神
當代人文精神是人類社會群體一種普遍的自我關懷,表現為對個體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理想人格全面發展的肯定和塑造。
高中美術作為學校人文教育極為重要的課程,它從教育認知與實踐的角度關注了東西方各時期美術現象在人類發展歷程中的社會價值和精神表現。在當前教育環境下,學校不僅在美術鑒賞、美術表現與創造中向受教育者傳授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還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文化理解等美術核心素養,因此,高中美術教育是一種學習、探究、創造和批評的人文教育。
1.拓展美術視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傳承文化藝術,弘揚人文精神的高中美術教育從半坡文化的原始藝術開始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當代藝術,我國的美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與世界各地域、各民族的美術共同構成了世界美術形式的多元化。不管是祥和睿智的東方國度還是嚴謹理性的西方世界,美術以其直觀的形態、豐富的內涵成為人類文化廣泛傳播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課改后的的高中美術課程設置兼顧專業性與多樣性,引導學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熱愛藝術與生活,探索人文內涵,增強人文底蘊,弘揚人文精神。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設置的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代媒體藝術五個系列。通過對五個系列九個模塊的研究與學習,能使學生較為全面的了解美術與自我、美術與自然、美術與社會等方面的關系,引導學生參與美術活動,尊重文化,提高鑒別和判斷能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增強對中國優秀文化的認同,促進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2.審美怡情,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實現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倡導人性滋養的高中美術教學活動高中美術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廣泛的接觸中外優秀美術作品,拓寬學生的美術視野;體驗東西方美術表現方法,提高學生的美術修養;拓展美術教育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1)在高一美術鑒賞教學中對傳統“講授法”的揚棄。面對體量龐大的中西方美術現象,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已經不合時宜了。如果讓學生主動的去研究與學習,在高考學科的學習壓力下,他們也沒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將教師的講授與學法指導、學生獨立思考、課堂討論、學生課后藝術實踐相結,這種人性化的教學形式,不僅體現了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高效,也是課堂教學對教育本質的珍視,更是對高中學生群體的一種人文關懷。
(2)“翻轉課堂、學案導學、自主探究”的教學實踐。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忽視師生雙邊互動,忽視學生主體意愿,忽視個體創造性能力發展,忽視學生的價值追求與個體尊嚴,與當前課程改革大潮背道而馳。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可以實施翻轉課堂,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落實。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作為教學設計的關鍵,也是當今倡導以人為本,追求個性解放、師生平等的人文精神體現。
(3)“同伴合作、獨立思考”的學法構建?,F代教學理論研究認為合作、競爭和個人學習這三種學習情境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學習情境。藝術家的美術創作特性是獨立思考,學校美術教育卻要促成富有成效的合作學習,包括非常重要的“師生合作”和十分普遍的“生生合作”。高中美術課堂活動特別是藝術實踐活動課的主流應當是學生間的同伴合作與學生的獨立思考共同促進,這不僅是為了相互切磋、集思廣益、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了個性,健全了人格。
3.尊重藝術和科學,強調傳承與創新精神,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完善人格塑造的高中美術教育“教育健全人格,藝術喚醒心靈”,高中美術教育如同其它教育一樣,最終的目標均是培養學生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在高中美術教學中,一方面要增進藝術修養,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力、創新力,正確認識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進而讓學生形成高尚的審美評判標準和道德修養,追求人格品質的逐漸完善。
美術具有審美的功能、教育的功能、認識和傳播的功能。高中美術教育在實踐中注重指導學生以個人或者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美術學習活動,進一步認識中西方各種藝術現象。在教學中學會分析、評價美術作品以及美術現象,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在課堂中進一步儲備美術知識,學習美術技能,探索美術表現技巧;在實踐中善于運用觀察、分析理解、想象夸張、抽象思維的方法進行美術創造活動。高中美術創作中,學生會在作品中潛意識的展現自己的個性和審美價值取向。這種在個體藝術創作中所產生的自我認同感、自我優越性表現并不是露風頭,而是來自于自我人格完善所形成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也源于從團隊中吸取養料的同時個體為團隊發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美術教育有別于其它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團隊協作中宣揚個性,敢于批判,追求與眾不同。
因此,高中美術活動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學習與延續,也是為學生從多方面提供了良好人格塑造的內外部驅動,更是美術人文教育情懷對個體尊嚴、價值、命運的關切和維護。
三、高中美術教育的人文價值指向
毋庸置疑,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在發展學生的視知覺,獲得以視覺為主的審美體驗,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具有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無論在教育的目的、方法方面,還是在具體教學內容上,美術活動中的發現、表現、創造和批評都指向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和健康心靈的塑造。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課程改革后的高中美術是一門關注人性,注重學生個性滋養,人格塑造,閃耀人文精神的重要學科教育體系。
在這個注重民主、多元、感性和世俗化的年代里,傳統的美術教學理念、內容和形式逐漸被堅守在高考教育體制夾縫里的現代高中美術教育所顛覆。新課改下的高中美術教育其內在價值終指向人文、人性,它不僅使受教育者在審美情感上得到享受和滿足,還要使其人文素養和健全人格得到全面提升,其核心是通過藝術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生命之韻律美及人文關懷之和諧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