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孫海龍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它可以改變大腦傳統的思維習慣,使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構造和分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思維導圖;化學;學習效率
高中化學課程是化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化學學科本身具有“繁,難,亂”的特點,所以不少同學對學習高中化學感到困難。那么如何高效地學習高中化學,能否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和技巧,直接決定的學生在高考中的發揮以及以后上什么樣的大學。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地圖、腦力激蕩圖、思維導圖、靈感觸發圖、概念地圖、樹狀圖、樹枝圖或思維地圖,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來表達思維的工具,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巴贊于1970年提出。它是在分層和分類的基礎上,從中心主題通過特定的關聯展開分支,由關鍵詞和圖形標識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體的變化將放射性思維狀思維過程和結果可視化的工具。所以思維導圖是對思維過程的導向和記錄,是終極的組織性思維工具,是表示知識結構關系的圖示,思維導圖的創作結果是一個從中央出發、有多個分支的放射性圖形。
二、思維導圖在化學學習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之所以能夠在化學學習中得到很好的應用,得益于其將繁瑣、龐雜的知識以形象、直觀的方式進行二次整合,促進知識模塊的劃分和整合。
首先,思維導圖在化學新課預習中的應用。古人云:“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工人建房要備料,農民耕作要備耕,軍隊打仗要備戰,學化學也是如此。教師講課要備課,學生上課更要備學,這也就是預習。預習在學習知識的整個過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其主要任務是復習、鞏固有關的舊知識,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難點,為學習新知識掃清障 礙做好準備。一般情況下,學生的預習通常方法就是閱讀教材,或者閱讀教學輔導資料。甚至,不少老師和學生認為,預習就是學生在老師講課之前通讀教材上的相關內容。我個人認為,這種預習方式僅僅起到課前熟悉教學內容的作用,不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指導作用、并且對學生的自我評價毫無用途。
如果學生在預習時,運用思維導圖繪制規則,在草稿紙上勾畫出主題與主要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并且標識出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以及未掌握的知識,這樣學生在上課時可以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去聽課,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如果在預習前老師已經布置預習內容及問題,可以從回答預習問題入手,對于不懂的或一知半解的問題上課時集中精力去聽講。
其次,思維導圖在課堂中的應用。在課堂上,絕大部分學生要記筆記。記筆記是學生聽課過程中的一般學習行為。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又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都講得是在學習過程中及時正確的記筆記是很好地學習方法。然而,到底應該怎么做筆記?是照抄老師的板書,還是只記課本上或教材上沒有的知識點還是只記老師強調過的比較重要的知識內容。事實上,無論是照抄板書、只記重點是只記老師補充的知識點其目的都是讓學生便于學習后的復習、記憶、分析研究,以便于使得所學知識得到鞏固或產生新的理解。而思維導圖提供了一個有效學習,思維的可視化工具。
在課堂上,學生一方面要認真聽老師講解,另一方面還要及時注意老師所講知識是哪一方面的內容。一般情況下,老師上課時會告訴同學們這節課的主題以及學習目標,并且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通常會使用一些過渡語,比如說“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可以根據這些提示來確定講解的主題,這些小的主題將會是繪制思維導圖中的重要分支。但是,在繪制思維導圖時,不能可以去追求筆記的詳細,整潔,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我們要邊聽邊記,不能顧此失彼,所以在記的過程中要學會使用關鍵詞,會提煉出重要信息。并且在記筆記的過程中盡量使用多種顏色、有變化的線條來突出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要盡量在課堂即將結束的自由學習時間或課后及時整理補充以防遺漏。
最后,思維導圖在課后復習中的應用。復習是鞏固知識、提高運用知識能力的重要環節。每一章或者新課全部結束后,我們都要進行總結和復習。應該說,筆記是除教材以外最重要的復習材料。復習不僅僅是鞏固所學的知識點,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學生能對自己的學習做出合理的評價,為進一步學習指明方向。然而復習課應用思維導圖的功效非常突出,與傳統的復習課相比,其效率可以神奇來形容。用思維導圖建構起知識網絡圖非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和整合。
筆者認為:先讓學生通過自己對整章知識點進行總結,并依自己的理解畫出思維導圖;其次,教師批閱學生交上來的作品,把握學生在整個章節中的思維難點和知識重點,同時對其在思維導圖中體現的思維錯誤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第三,在復習課堂上對抽取的幾幅典型的作品,先讓其作者依圖介紹復習,然后大家討論該思維導圖的優劣。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并同時展示自己所作的思維導圖;第四,根據課堂復習情況,學生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修改或重新制作,并適當地在圖中插入一些事例,以幫助自己加強記憶,從而形成個人的復習資料。這樣,整章內容就揮然一體,濃縮為一張思維導圖,知識盲點、能力缺陷也就非常清楚了,從而逐步達到“把書讀薄”的目標,復習課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對相同主題的“思維導圖”而言,由于學生的知識的結構及理解程度不同,其制作的“思維導圖”也不同。但繪制“思維導圖”,使學生對知識注入更多的自我思考,并以圖像的形式呈現出來。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成功教育完全手冊《友善用腦》加速學習新方法 【新西蘭】克里斯蒂?沃德;簡·達利;王斌等譯
[3]教學中的思維可視化技術[J].工程圖學學報.毛昕.黃英.那履弘.2009,30(3):173-178
[4]思維導圖在高一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牟景雄.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