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靜+房玲+梁薈敏
摘 要 近年來,計算機、智能手機的快速興起為電子制造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電子制造業與信息產業的聯系愈發緊密。同時,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關于電子制造業的扶持政策,進一步促進了市場發展。當然,電子制造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電子制造企業要想進一步增強市場盈利能力,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就必須做好成本管理工作?;诖?,本文對電子制造業目標成本管理進行了綜合性闡述,并提出了一系列觀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 電子制造業 目標成本 體系
一、電子制造業成本管理現狀概述
電子產品研發成本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電子制造業成本管理除了要關注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制造成本外,還要密切關注科技成本,使得科技成本管理也成為電子制造業成本管理當中的一大難點。[1]在電子制造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對技術不斷創新,即不斷增加科技成本,這會讓企業成本持續增加,也會讓企業成本管理難度逐步加大。相對于其他行業而言,產品研發在電子制造業當中占據了較大比重。因此,在成本管理過程中,還要注重風險管控,讓企業保持健康的運營狀態。
二、電子制造業成本管理存在的通病
電子制造業成本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整個過程較為復雜,且要求較高,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以下問題[2]:第一,成本管理不夠全面。很多電子制造企業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偏向于生產成本及產品研發成本控制,但在其他成本管控方面卻有所忽視,缺乏細致的規劃。費用方面,財務費用計算較為準確,但管理費用計算卻存在疏忽,且對產品未來研發及銷售費用缺乏預見性估算,對整體運營成本管控精細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第二,成本信息失真情況較為普遍。一方面,電子制造企業成本管理方法滯后。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在產品生產過程中設備投入成本占比越來越大,人工成本占比有所下降。但成本計算卻未能體現這一點,使得成本計算結果的精確度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部分企業或個人為了自身利益,刻意對成本數據進行造假,導致財務信息失真,會帶來較大的成本風險。第三,成本管理未能融入人性化理念。很多電子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實施過程中,缺乏人性化要素,未充分關注職工思想及狀態。也就是說,電子制造企業的成本管理過于偏向物質資源管理,但對人的管理有所忽視,缺乏有效激勵,導致職工工作積極性不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隱性成本。
三、目標成本管理融入電子制造業的必要性
目標成本管理就是在企業預算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在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測定目標成本的基礎上,進行目標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評價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3]將目標成本管理充分融入電子制造業成本管理當中,能夠獲得更好的成本控制效果。首先,目標成本管理可以彌補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性。傳統成本管理體系屬于典型的閉環系統,成本管理體系對外部發展較為關注。對于已經發生的成本會結合已有的信息采取補救措施,從而將成本控制在預期標準或范圍內。目標成本管理實施過程中,能夠與外部環境互動,對市場競爭需求及客戶需求及時作出反應,在成本發生前便可合理規劃成本。同時,目標成本管理能夠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顧客及生產者成本不斷改進,實現成本管理動態化。其次,將目標成本管理融入成本管理當中有利于提升電子制造企業整體管理效率。目標成本管理具有明確的成本管理目標,能夠滲透到電子制造企業產品、銷售、研發等各個環節當中,有利于健全電子制造企業管理體系。
四、電子制造業目標成本管理體系構建
(一)確認目標成本
對于電子制造業而言,目標成本主要是通過目標利潤及售價來確定。也就是說,目標成本與目標售價及目標利潤之間存在密切關聯。目標售價需要充分考慮新產品及服務的特性。同時,定價要結合市場狀態、企業自身發展狀況、產品技術優勢,這樣才能將產品及服務的價格優勢發揮出來,有利于增強企業在市場當中的競爭力。目標利潤主要體現了企業對產品的發展預測,包括產品能夠獲得市場容量、銷售量等。[4]在目標利潤設定過程中,需要結合市場的環境變化及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作出動態調整,讓目標利潤與當前形勢相契合。在目標售價及目標利潤均被確認的情況下,目標成本設定并不困難,但需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與靈活性,讓其更加滿足企業所處市場環境的客觀要求。
(二)目標成本分解
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目標成本分解,能讓電子制造企業對目標成本有更全面的把握。例如,目標成本分解可按照企業管理結構分解。根據企業不同層級進行目標分解,從管理層到部門,再到具體崗位,進行多層次的目標分配,讓企業當中每一位成員均能夠清楚地了解自身目標責任。以目標責任為方向,對自身工作不斷完善,從而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效率。又如,目標成本也可按照產品形成過程進行分解。從產品設計、材料購置,到生產制造,再到產品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其中的每個環節均賦予一定的目標成本,包括采購成本目標、材料差率目標、銷售費用目標等。事實上,目標成本分解方法多種多樣。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市場競爭地位,合理篩選目標成本分解方法,才能充分掌控目標成本,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逐步提升資源利用率,在降低目標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益。
(三)目標成本實現
目標成本實現應該從產品設計著手。具體設計過程中,借助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完善產品功能,在滿足用戶需求體驗的前提下降低目標成本。在不影響產品功能及用戶需求的情況下,可選擇部分替代性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在設計階段對成本進行控制,意味著能夠對產品結構、工藝等進行事先控制。在后期生產當中,也就能讓實際成本處于目標成本范圍內。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材料使用程度、職工工作效率、產品質量等要素均會對成本產生影響。為了達到目標成本要求,可采取一定措施提升材料利用率,在相同數量材料條件下,可獲得更多的產品,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進而增加產品利潤。同時,要采取一定的激勵手段來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以此提升人力資源工作效率。
五、結語
在電子制造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實施目標成本管理,能讓成本管理工作更為細致地實施。目標成本管理以管理為核心,效益為目的,核算為手段,對成本進行事先評估,并進行日??刂萍笆潞罂己?,將傳統成本管理由核算型轉變為核算管理型,能對成本目標進行有效分解,并分配到各個部門,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全面的成本管理體系,為企業項目盈利奠定良好的基礎。
(黃曉靜單位為北京??酥莿涌萍奸_發有限公司;房玲單位為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會計核算中心;梁薈敏單位為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
參考文獻
[1] 劉志文.關于電子產品制造企業成本管控的幾點思考[J].財會學習,2016(14):1-3.
[2] 邱小明.電子制造業目標成本管理的相關研究[J].當代會計,2016 (09):5-6.
[3] 付洪壘,徐瑩.電子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24):110-111.
[4] 陳月.電子制造業目標成本管理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08):196-1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