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惠哲
摘 要 本文以國際EPC項目工程資源及人員管理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其中管理的難點,并結合實踐提出了提升國際EPC項目工程資源及人員管理效率的若干建議,以期為我國企業國際項目工程管理整體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國際項目工程 EPC項目 管理 建議
一、國際EPC項目工程資源及人員管理難點
“EPC項目”,簡單地說就是集Engineering(設計)、Procurement(采購)和Construction(施工)于一體的一種工程項目。而“國際EPC項目”,則是指由我國企業承擔總承包責任的國際工程項目,通常被稱為交鑰匙工程項目。從整體上看,國際EPC項目相比于國內的EPC項目,有更大的管理難度,通常施工周期較長,且期間還穿插各類不可預期、不可控制的風險。因此,可以說國際EPC項目在施工和管理方面都有不同于且高于國內企業項目施工的難度。
(一)人員派遣手續復雜且難度大
國際EPC項目的施工周期通常較長,而我國企業多數未能完成“本地化資源配置”,故而不可避免地需要從國內調派人員支持施工和進行管理,其中不僅是施工人員,還包括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各崗位人員。而國際EPC項目存在跨越國境等問題,調派人員必須辦理一系列復雜的手續。前期,需要從國內招募符合工程項目要求的工作人員,并對應聘人員資料、證件審核,篩選出符合條件的人員進行面試,從中確定合格的人選。然后,再向國際EPC項目所在國申請工作邀請函,在收到工作邀請函后進行簽證辦理,同時組織確定的人員進行體檢,并根據國際EPC項目所在國的法規政策,對調派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以及派發相關勞動保護用具用品。最后,再根據預定的日期,將確定的人員派往項目現場。由此可見,國際EPC項目調派人員的程序復雜、耗時,且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導致人員調派無法如期完成,最終影響工程施工進度。
(二)施工管理中不可控因素較多
國際EPC項目在實際施工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多源于不可控因素。其中,社會安全風險是國際EPC項目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因國際EPC項目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設備,還需要提供充裕的人力資源,總成本金額相當高昂,且工程周期較長,使得資金回收的時間跨度也隨之拉長。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所在國一旦出現社會安全問題,如武裝沖突、內部動亂、經濟政策調控引發的通貨膨脹,以及因法律法規引發的利率、匯率問題等,都將導致國際EPC項目工程的整體管理陷入被動局面,不僅影響工程進度,還將影響整個項目工程的最終效益。加上部分國內企業對于國際EPC項目的管理經驗積累不足,如對項目中“FIDIC合同條款”認識不到位,無法及時、準確地識別項目工程中的風險,預防和應對能力不足,從而導致整體項目工程陷入巨大的風險之中。
二、提升國際EPC項目工程資源及人員管理效率的可行建議
(一)結合項目工程特點,構建科學管理架構
就國內企業接洽國際EPC項目工程而言,最終目的都是盡可能實現項目效益的最大化,因而多數會將項目的設計和采購等前期工作放到國內完成,只有現場施工環節在國外完成。而這一操作,就會使得整個項目工程必須一分為二,由此需要同時處理國內和國外兩個項目部之間的協調問題。而為了確保項目工程的有序進行和如期竣工,在設置管理架構時,不僅要結合實際,還要具備全局觀,根據實際項目的特點來進行管理架構的編設,保障國內、國外兩個項目部之間能夠高效地協調和溝通,且要確保兩個項目部的職責、分工清晰、明確,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其次,要切實做到與國際接軌,建立一套適應國際工程的文件管理體系。在設計中,不僅要關注技術層面,還要重視其中相關的商務問題,保持與項目商務團隊的緊密協作。同時,要加大文控管理的強度,建立健全EPC總承包項目管理的組織體系和管理體系,培育蘊含“EPC”的企業文化。此外,還要根據發展戰略,有目的地引入EPC項目管理應用型人才,為企業國際EPC項目工程的順利開展提供強大的人力支撐。
(二)重視資源配置規劃,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前文已述,國際EPC項目需要企業向項目所在國調派大量工作人員,且需要為每一位工作人員辦理各種復雜的手續。再加上需要支付調派在國外項目上的工作人員較高的工資和較好的福利待遇,由此使得國際EPC項目成本比國內完成的EPC項目高出很多。而合理配置資源,科學規劃人力成本,是保障和提高國際EPC項目工程收益的關鍵。所以,企業要在上述合理管理架構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控制調派人員的數量,前期做好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具體來說,由于國際EPC項目工程在不同階段的用人需求不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必須對工程每一階段需要調派多少人員,調派什么崗位的人員,以及人員的相關培訓等問題作出細致的規劃和安排,準確把握調派人員的層次、時機等。但要注意的是,不論如何規劃人員的調派,都應當以滿足EPC項目工程的正常用人需求為前提,科學、合理地進行人員分布調整,最大限度地將人力資源成本控制在正常范圍值內。
(三)加強人員教育管理,提高跨國工作效率
由于多數國內企業對國際標準規范、工程所在國的政策法規、自然氣候、設計施工習慣、市場條件等并不是很熟悉,極易出現設計不符合合同要求、施工不符合地方規格等問題,導致無法取得所在國或業主的工程施工許可批準。與此同時,設計理念和語言障礙,國外標準和規范的不統一,以及設計監管能力和協調能力的不足,也使得國內企業在國際EPC項目工程中需要承擔各種不可控風險。對此,加強人員培訓教育及管理,成為保障國際EPC項目工程的關鍵手段。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強化對調派人員的專業培訓,培訓內容應當涵蓋EPC項目工程技術及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等相關知識,尤其要注重技能培訓,篩選能夠兼任多個崗位的人才,以便在人手不足時,所調派的人員具備解決多方面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系統地學習EPC項目所在國的民俗傳統、基本國際禮儀及日常交流語言等,以縮短調派人員對國外環境的適應時間。
三、結語
從現狀來看,國內企業加入國際市場競爭行列,不僅是國內各企業加快自身發展、實現轉型升級的客觀需要,也是提高國內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之舉。但跨境施工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因此國內企業在承接國際EPC項目時,應時刻重視風險管控,準確識別風險、管控風險,綜合考慮、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結合實踐經驗不斷完善管理機制,以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作者單位為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鄭學鋒,俞新,寧建平.國際EPC總承包項目的風險管理探討[J].建設項目管理與工程總承包,2016 (2):32-37.
[2] 張德高,王云海,王鋒軍,等.大型國際EPC總承包工程項目成本管理[J].云南水力發電,2015,31(6):26-28.
[3] 劉志廣,張偉. EPC項目詳細設計管理策略[J].國際工程與勞務,2016(5):56-57.
[4] 何夢媛.國際EPC總承包項目風險管理[J].水利水電工程造價,2015(2):12-14.
[5] 楊威.國際EPC總承包工程項目——人力資源風險應對與控制紀實[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00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