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甜妹
摘 要:隨著高考中閱讀七選五難度的增加,對于只依靠關鍵詞來解答這類題型的策略已不合時宜,只有回歸句子本質,尋找新的解題策略:通過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來判斷句子類型,辨明各類句子的特點,分析句子功能,再結合語義來解答這類新題型。
關鍵詞:七選五;解題策略;本質
近年來,高考英語閱讀七選五作為一個新的題型,打破了以問答為主要方式對篇章理解的考查。試題模式為: 給出一篇缺少5個句子的文章,對應有七個選項,要求同學們根據文章結構、內容,選出正確的句子,填入相應的空白處。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選句填空。高考英語考試說明中明確指出:閱讀七選五主要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整體內容和結構以及上下文邏輯意義的理解和掌握。這就說明此類題型的難度要大于以往的題型,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況且,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七選五的難度也有所增加。然而我們的學生在解決這類題型時,卻表現出解題方法單一,仍只會依靠關鍵詞來解題。對比分析近兩年的高考題及省市統測題,不難發現,如果只憑關鍵詞來解題,學生要么錯選了選項,要么就根本找不到關鍵詞。這就大大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學生不認真閱讀而亂選選項的現象頻出,最終造成了這部分的丟分。那么,針對現在的問題,我們要如何應對呢?
首先,通過分析13-18年的高考真題我們可以明確七選五文章的體裁都為說明文。說明文是一種客觀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文體。內容具有高度科學性;結構具有清晰的條理性;語言具有嚴密準確性。所以,這種類型的篇章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句子之間聯系緊密。那么,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找到以下的解題策略,而這兩條策略也是我們的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經常使用的。
1、找關鍵詞(詞匯復現)
采用復現法是最快捷的解題線索。因為文章的體裁多為說明文,通常都是圍繞一個事物進行說明,因此,選項中可能出現與該事物類似的原詞或同義,近義、反義詞。既用選項中的關鍵詞與文章上下文進行比較,找出與關鍵詞重復,或同義、近義、反義的詞,從而最終確定選項。如:
The heat of the sun is also helpful in breaking up the rock. When the sun shines, the rock becomes very hot.______A______.
Ice also plays a part in making soil._____B_____ As this happens, the cracks become wider, and finally the rock breaks up into smaller pieces.
A.If the rock is suddenly cooled, it may crack. (反義復現)
B.Water in the cracks can turn into ice in cold weather. (原詞復現)
在第一個句子中,hot 與cool相對,是一對反義詞。根據上文所說,當陽光照耀在巖石上,巖石變得很熱。突然變冷時,巖石就可能會裂開。第二個句子的中心詞ice與選項中的ice是原詞復現。因此,我們就能很快找準答案。使用找關鍵詞的方法能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鎖定答案,為他們節省了許多時間。但使用這種方法的必要條件就是,選項中必須有詞與原文重復。
2.巧用代詞
英語中,常常用代詞來指代前面提及的名詞,因為文章是說明文,說明的對象也常用代詞來代替。所以,巧妙利用這樣的指代關系和根據代詞的單復數差異可以準確而快速地解題。常見的有:it, they 等。如:
(2014遼寧卷)
No matter what the season is, it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wear sunglasses. They can properly protect your eyes. They指代了上文的sunglasses,且是復數形式。
然而,通過分析近年來全國各地高考七選五的命題趨勢,我們不難發現能直接用上這兩條策略的機會越來越少。就關鍵詞而言,三年來只出現了兩次,代詞出現了三次。因此就造成我們的考生在選項中往往找不到關鍵詞,或者找到了上文所出現過的原詞,同義詞,卻誤選了該項。那么,我們究竟要如何來應對呢?
選句填空這類題型是不能把句子獨立于文章之外的,高考大綱已經明確要求要考查考生對文章的整體內容和結構以及上下文邏輯意義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考生要把句子置于篇章中,分析句子與段落,與篇章,與主題之間的聯系。這就要求考生返璞歸真,既:注重句子本質,從句子在段落中所處的位置來判斷句子類型,分析句子功能,結合上下文語義聯系,從而選出正確選項。而之前所提到的兩條策略也只能作為輔助手段,用于更加明確答案。因此,第三條策略就尤其重要。
3.返璞歸真——析句子功能。
在找不到關鍵詞時,我們只有另辟蹊徑:回歸到句子本質,重點分析句子類型,句子功能,再通過上下文語義來最終確定答案。
七選五選項的句子主要是三種:主旨概括句,過渡句,注釋性句子。分析他們各自的功能與位置就是解題關鍵所在。
⑴主旨概括句, 主要作用就是概括文章或段落大意。其形式通常為:①標題型,特點是短小精干,多表現為祈使句或名詞性短語。②首句型:概括文章主題或概括本段大意。③尾句型:總結概括段落大意或再次點明文章主題,首尾呼應。
如:2017全國Ⅲ卷中對于17題的考察就是一個標題型概括句。(Find the right motivation.)
⑵過渡句:承上啟下,起連接作用。可以位于段首或段尾或段中。因此,這類句子前后常會出現一些表示并列、轉折、因果等關系的連詞。如:and, then, but, however, yet,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unfortunately, despite, in spite of, because, therefore, so, as a result等等。
如: 17年浙江卷的31題。
31:For new reporters, this can seem like a challenging task. But with these tips, your first man-on-the-street interview experience can be easy.
這句就是一個位于句中的過渡句,與下文中“But”后的句子連接,起到引入本文話題的作用。
⑶注釋性句子:注重上下文邏輯意義。可利用代詞或關鍵詞來分析這類句子。代詞指代上文的名詞,根據代詞單復數來判定它是否符合行文邏輯。用同義、反義或近義的關鍵詞來注解句子的含義,從而使得語義連貫,邏輯嚴密。
如: (2017全國Ⅲ卷)
16:A bettter plan for sleep can help. Heres how to make one. 代詞one指代了上一句中的單數名詞a better plan.
在日常的訓練當中,如果老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樣分析句子的習慣。訓練幾次下來,學生能很快掌握的就是主旨概括句,因為它總是處于段首的位置,通常又是小標題。做這樣的題,學生最容易得分。這樣,就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對于七選五再也不那么敷衍。做題習慣一經養成,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把這五個句子在段中所處的位置,功能都逐一分析,從而各個突破,大大地提高了做題效率,同時也避免了胡亂猜答案的現象。
那么,這三條策略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我們是否只需單獨使用其中的某條策略就足夠了?
回答當然是不。雖然學生們都想要找到解題的捷徑,也正是這種僥幸心理讓他們寧愿選用第一、二條策略來解題。因為第一、二條策略最便捷,也最直觀。但他們不可能每一次都那么幸運,只用幾個關鍵詞就能選出正確選項。如今高考七選五難度的增加更讓他們明白投機注定失敗。學生往往忽略的是最本質的。因為不論是什么樣的文章,什么樣的句子,都離不開這最本質的功能。句子不能脫離語境、語篇而獨立存活,即便可以這樣,這樣的存在也是毫無意義的,也是違背了七選五的考查原則。選項中句子要在文中某個位置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它就不能獨立于語篇之上。所以在做七選五閱讀時,析句子功能是關鍵策略。
注重句子本質,通過位置來判斷句子類型,結合語義來選出選項。分析句子功能是主要手段,而找關鍵詞和巧用代詞是輔助手段。因此,在平常練習中,學生需牢記句子功能,做到靈活運用,養成分析句子類型與功能的習慣,再結合語義來做題。要想攻破七選五這道難關,除了在解題過程中要運用這些策略外,還應記住一條原則:閱讀理解靠詞匯,單詞領先得高分。只有把解題策略與這條原則相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征服這種題型。
參考文獻:
[1]劉道義,王英,馬曉蕾等,新高中英語教與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