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政
摘 要:繼電保護系統作為智能變電站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其自身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對變電站乃至整個電力系統存在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加強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
一、智能變電站與繼電保護的相關概述
1.1智能變電站通過網絡技術,智能變電站就能夠做到電力信息合理的采集與處理,將原本變電站一體化的運行模式改變,利用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的協調運行,就能夠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降低電力系統運行成本。在運用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的時候,還需要對繼電保護的可靠性與實時性加以分析,這樣才能確保電能質量的提高,保證變電站運行的穩定性。
智能變電站(Smart Substation)是國家在大力發展能源戰略,基于基于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智能技術等科學技術在工業、機械制造業、電力行業廣泛應用的背景下得以形成的,用于電能分配、電能傳輸與管控的電網組成結構。相對于傳統常規變電站而言,智能變電站在設備組合應用的基礎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它通過采用電子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實現了變電站系統的二次網絡連接,并在信息采集與管理上得到強化,從而形成數字化、自動化以及智能化電網電能管控與監測。
1.2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
繼電保護是智能變電站安全運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基于智能變電站通信網絡化、信息傳輸數字化、管理自動化、監測智能化等特帶,其繼電保護系統相對傳統常規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而言,其體系組成結構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主要以智能終端(IT)、交換機(SW)、斷路器(BR)、合并單元(MU)、保護單元(PR)、電子互感器(MI)、網絡接口(NI)、同步時鐘源(TS)等元件構成,通過分層配置各繼電保護裝置,實現對智能變電站中各電氣設備與電路線路的保護。通過電子式互感器數據采集與分析,使用光纖通道傳輸數據,對系統運行情況進行智能監控,一旦發現故障則啟動啟動保護裝置預設程序,實現故障排查與保護。
二、提高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可靠性的措施
2.1在變壓器繼電保護配置方面的措施
在電力系統中,配電線路的電壓是額定的,即便是電壓過高和電壓過低,均會給配電系統的運行帶來影響。而智能變電站調控電壓的狀柱主要是變壓器,所以是促進配電保護的主要裝置。因而在通過變壓器開展配電保護時,應采取分步的方式進行配置,從而確保變壓器能有效的實現差動繼電保護,而在變壓器后備保護過程中,主要是采取集中的方式進行配置,同時還能利用獨立安裝技術對非電量實施繼電保護,也就是在電纜與斷路器接通之后達到繼電保護的目的,從而促進其可靠性的提升。
2.2利用電壓限定延時對電流量進行測量
當智能變電站的電力系統處于高效的運行狀態時,在電流因素的影響下,經常會發生外部短路故障,進而導致過負荷電流的問題出現,從而形成過負荷電流,即便是電流量處于正常情況,其電流量也不會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會在變電站的系統發生外部故障而出現跳閘的情況,最終影響繼電保護的可靠性。為了確保其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對變電站所有線路中的電流量,采取電壓限定延時的方式進行,這樣即便是在出現過負荷電流的情況下,能及時的發出警報,下達執行保護的命令,最大化的確保繼電保護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2.3切實加強線路保護工作的開展
在智能變電站的系統中,為了更好地促進繼電保護的可靠性,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礎上,還應切實強化線路的保護。在線路保護過程中,應采取縱聯差動的方式有效保護。常見的線路保護方式主要有集中式及后備式,通過強化對其的保護,不僅能對系統中的電氣元件進行保護,還能對其整個線路的運行進行測量和監視,掌握其實際運行情況,從而更好地為整個系統的配電線路安全穩定的運行奠定堅實的基礎,而繼電保護又主要是確保線路安全高效的運行,從而更好地促進繼電保護的可靠性提升。
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的配置
3.1變壓器保護配置方法
就智能變電站而言,其本身規定了電壓的額度,過高過低的電壓,都會直接影響配電的質量。在電力系統中,變壓器可以實現對電壓調節的有效配置,這也是繼電保護的核心裝置。所以,在繼電保護裝置的配置之中,需要對變壓器保護配置的方式進行合理的考慮,有效的發揮變壓器的差動功能。同時,通過集中式的方式,也可以做好變壓器后背保護裝置的合理配置,通過電纜,與斷路器直接的連接,這樣就可以滿足非電量的繼電保護。
3.2利用保護電壓限定過流電
在運行智能變電站系統的時候,由于外部電流的影響,會導致斷路現象發生,所以,很容易出現局部電流負荷過大的問題,進而導致較大的過流電出現,在不改變總體電量的模式下,是很難及時發現問題的。但是,一旦遇到外部的故障,就會有跳閘現象的出現,對繼電系統保護的可靠性造成影響。針對這一問題,就可以在智能變電站之中利用保護電壓的方式,必要的測量各個線路的總電量以及過電流,這樣就會在較大過電流形成的時候,將相應的保護裝置啟動,并且及時發出警報,這樣也能夠滿足繼電保護可靠性的要求。
3.3線路保護配置
智能變電站的線路保護,可以利用縱聯保護差動來實現,一般包含了集中式和后備式兩種方式,這樣可以對系統運行問題做好及時的處理,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通過線路有效的保護措施,就可以控制并保護電力系統各級電壓的間隔單元,同時,也可以實現電力系統運行監控,發現系統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確保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3]。
結語:
為建設好智能電網,首先需要建設的就是智能變電站,智能變電站的建設是構建智能電網的基礎,是智能電網“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匯集點,與此同時,繼電保護系統又是使得智能變電站高效運行的保障,也就意味著只有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的可靠性得到了保障,智能電網的目標才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1]蘇迪華?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要點探析[J].通訊世界,2017,(18):204-205.
[2]王冠軍?關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6,(12):159.
[3]王同文,謝民,孫月琴,沈鵬?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系統可靠性分析[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5,43(06):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