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守泉
摘 要:柔道比賽對抗性強,競爭激烈,運動員比賽獲勝應具備良好心理條件,包括適宜競賽動機、高度發展專門化知覺、良好注意品質和思維能力、積極且穩定情緒及勇敢頑強意志品質等。為了幫助柔道運動員形成良好心理準備,克服比賽、訓練及生活中各種心理障礙,可以采用運動心理咨詢這種最直接、最及時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柔道;比賽;心理條件;心理狀態表現;心理咨詢;心理訓練
柔道是兩人面對面的格斗,具強烈競爭性,運動員必須具備頑強意志、高漲情緒和爭強好勝、積極進取心理品質。缺乏斗志和進取心、情緒低落的運動員不能適應強烈競爭,無法充分發揮水平。柔道比賽具有公開表演的應激特點,運動員必須具有充足心理能量,大膽勇敢,當機立斷,同時又能自我控制、不魯莽草率。畏首畏尾、膽小羞怯、過分自我關注是不能充分發揮水平的。柔道還需要運動員全面保持協調,達到高度和諧,具有合理思維和正確態度,保持心理穩定,提高適應能力。柔道訓練不僅是身體潛能而且也是心理潛能開發過程,運動員要打破心理極限效應,充滿自信,不斷發展各種心理品質。
一、柔道比賽須具備的良好心理條件要求
柔道比賽不僅是運動員拼體力、比技術的單純身體活動,而且也是運動員心理素質較量,正所謂“兩強相遇,勇者勝”。比賽的優良心理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適宜比賽動機:有助于運動員心理激活、正?;虺0l揮技戰術水平。動機過低達不到一定心理激活水平,難以充分發揮技戰術能力,而動機過高也會影響技戰術水平發揮。(2)高度發展專門化運動知覺:是適應項目特點要求的運動知覺高度發展形式,如跤感。如果沒有形成專門化運動知覺,就無法快速、準確獲得內外信息,做出快速有效反應。(3)良好注意品質:柔道技戰術運用多樣化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注意廣度、注意分配和注意轉移等注意品質。(4)良好思維能力:運動員必須具有較好思維能力特別是快速決策能力,才能把握戰機,反應迅速而有效。(5)積極情緒體驗和穩定情緒狀態:這是運動員正常或超常發揮技戰術水平重要保證,而憤怒、恐懼等消極情緒體驗和情緒波動不利于技戰術水平正常發揮。(6)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才能適應日益激烈競爭要求,在各種高強度和惡劣形勢下正?;虺0l揮技戰術水平。
二、柔道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表現
運動員對即將來臨比賽由于認識、態度、身體、技術、戰術訓練水平及個人經驗差異,產生不同心理狀態及對比賽的不同影響:(1)過分激動狀態:由于缺乏比賽經驗或參賽動機過強,容易產生賽前過分激動狀態,表現為情緒高度緊張且波動性大,知覺和表象不清晰,注意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自控能力減弱。(2)淡漠消沉狀態:由于賽前過度疲勞或過分關注比賽不利因素而又感到無能為力,易產生賽前淡漠狀態,表現為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各種心理活動強度明顯減弱,甚至設法逃避比賽。(3)盲目自信狀態:表現為過于自信,盲目樂觀,情緒不穩定,注意易分散,在整個心理活動結構中消極心理成分較多。(4)興奮清醒狀態:這是積極賽前心理狀態,運動員心理處于最佳狀態,各種心理活動水平較高、強度適宜,在整個心理結構中積極心理成分占優勢。(5)緊張:在緊張狀態下會產生多種生理、心理反應,主要表現為全身肌肉僵硬、無關活動增多、心神不定、失眠、食欲減退、尿頻等。導致運動員緊張的原因多方面,如競賽規模、對方實力、社會評價、比分落后、動作失誤等客觀原因和運動員對比賽期望值過高、缺乏信心、消極思維等主觀原因都可能導致緊張。
三、柔道運動員賽前心理咨詢
教練員團隊應高度重視對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表現的掌握,通過卓有成效的賽前心理咨詢和對癥處方方案,提高運動員對比賽心理適應性,形成最佳賽前心理狀態。柔道運動員賽前心理咨詢主要在以下幾個典型方面進行。
比賽任務重,壓力大:運動員對完成比賽任務缺乏信心,但對比賽成功的期望值過高,過多考慮比賽結果與個人利益相關的各種后果,有的氣質性格特點優柔寡斷,訓練型運動員經受不了比賽超強度刺激,還有來自社會、家庭、隊內外的影響與壓力。分析查找產生心理壓力和包袱的主要原因,進行針對性賽前心理控制和減壓訓練,編訂參加賽前心理訓練的程序和要求,把想像、思考參加比賽的過程作為心理訓練重點,超脫對比賽勝負影響的過多考慮。
害怕比賽失?。哼@是比賽固有的爭名次、分輸贏的特點對運動員心理上施加刺激后而產生的不良心理反應。進行認知心理訓練,使運動員樹立正確勝負觀,把全部精力集中于比賽過程,調整或減弱集中于比賽結果的動機,從實際出發確定比賽勝負的指標及獎懲考核的具體標準與方法,進行注意與情境轉移訓練。
害怕同強手交鋒:從與對手多次交鋒的失利中形成了恐懼與害怕心理,有時的“從眾心理”,如認為某隊是強隊或某隊員是高手,產生了隨大流、隨風跑的“從眾”社會心理,對“強手”缺乏客觀分析,認識上產生不敢碰硬的障礙。在加強身體、技術和戰術訓練同時進行不畏強手的強化心理訓練,搜集強手訓練、比賽、隊風以及個人心理特點的情報信息,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對策,進行針對性模擬訓練,克服“從眾”心理,增強取勝信心,加強信心訓練,鼓勵隊員士氣,針對運動員氣質性格特征的消極表現進行心理訓練。
不適應比賽環境:賽前訓練缺乏針對性,運動員適應能力差。進行賽前適應性訓練(又稱為賽前模擬訓練),即在比賽前有目的、有針對性模擬比賽條件,使運動員對此進行預感知,逐步達到或盡可能對新的比賽環境產生習慣化的反應,從而提高對比賽條件的適應水平,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心理穩定性。
結語
加強認知訓練,提高對裁判工作認識,裁判員錯漏很難避免,關鍵在于自己實力;培養正確歸因觀點,不要過分計較裁判員不公,把注意力集中在個人實力提高與比賽發揮上;培養遵守紀律、尊重裁判品德;平時訓練和在一般比賽中注意運動員與裁判員協調關系,可以有意識地錯判、漏判,讓運動員在“裁判不公”逆境中能以此為動力賽出風格、發揮水平;注意平時情緒和意志訓練。
參考文獻:
[1]王劍飛.青少年跆拳道運動員心理訓練的必要性及方法[J].智庫時代,2017(06):258-259.
[2]張莉芳.我國女子柔道運動員心理技能與競賽焦慮的相關研究[J].才智,2016(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