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燮
1.引言
城市濕地對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積極作用,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西昌市邛海濕地公園環繞位于四川省西昌市城區東南約三公里處的邛海,是目前最大的城市濕地公園。濕地內共有各類植物1080余種,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海內外游客。本文從游客在濕地中的心理需求出發分析植物構成的生境對游客心理的影響,探討邛海濕地公園景觀設計中的植物語言。
2環境心理與植物景觀表達
2.1環境心理與景觀
環境心理學是一門從究環境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人文科學,其目標主要在于通過研究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最終改善人居環境水平[1]。人獲取外部空間環境中的信息結合自身的體驗形成空間認知。并且直接影響對環境的情感體驗。隨著時代的發展,園林景觀設計越來越提倡人性化和盡可能地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此,景觀設計必須要與環境心理學緊密結合在一起。
2.2植物語言藝術表達
語言是交流思想和表達情感的工具[2]。而植物作為景觀設計的一個關鍵因素,利用不同植物的“形態”“色”“質感”的搭配營造不同的情感化空間,表達不同的植物語言[3]。 植物形態語言是植物的不同形體和姿態給人的感覺。植物色彩語言是不同的植物以及植物的各個部分顯現出多樣的光色效果,不同的色彩搭配都展現出特有的色彩語言。植物芳香語言是人們通過嗅覺感賞植物的芳香,從而引發回味 [4]。植物質地語言是不同的質地給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即質地的“情感”。
3.邛海濕地內的植物語言
3.1研究地景觀節點選取
本研究節點的選取沿邛海濕地公園騎行道環線進行(左圖)。在選取景觀節點之前,沿濕地公園旅游路線進行多次調研與分析,根據通過對游客進行問卷調查得出沿線植物景觀傳達出的不同感受(右圖),選取18個以園林植物空間營造為主的點(以最北端為1號點,依次逆時針排列)進行分析。其中,蒼茫遼闊2例,浪漫清新4例,輕松愜意4例,散漫無序3例,野趣橫生4例,莊嚴肅穆1例。
3.2典型節點例分析
3.3.1 野趣橫生型
植物景觀注重層次、線條、質感的變化,在配置時,運用對比與調和的設計手法,以垂柳、刺桐常綠喬木為主,配以小葉女貞、連翹等各種低矮的花木、少量腎厥以及旱傘草等水生植物,利用它們不同的顏色、形態、數量等營造豐富的植物景觀。通過借助水體、地形、石塊的變化豐富了整體景觀效果,帶給人們大自然最真最純的心靈,并給人一種心胸開闊、自由自在、野外趣味的心理感受。置身于此,脫離了喧鬧的城市,與山花野鳥形成的自然、古樸融為一體。
3.3.2 浪漫清新型
植物景觀的營造以株形挺拔,樹冠濃蔭、四季常綠,頗顯熱帶風光,綠化效果好的棕桐科植物為基調,搭配少量常綠樹和金葉女貞、三角梅等低矮的花灌木,很好的彌補了喬木下層空隙大的不足,又避免大面積草坪的單調。打造出清新、明朗、大氣的景觀效果,營造一種浪漫清新、愉悅歡快的環境氛圍。
3.3.3 莊嚴肅穆型
騎行道(D)與兩側整齊挺拔的側柏(H)構成嚴謹的空間軸線(D/H<1),根據日本學者蘆原義信外部空間理論分析,D/H<1時,此空間讓人感覺壓抑沉悶。在進行植物配置時,主體植物選用挺拔向上的側柏,引導游者的視線直達天空,突出空間的垂直面,與厚重沉穩的橡皮樹,茂密的鵝掌柴、低矮的車軸草交互造景,對比強烈,表達出嚴肅、安靜、莊嚴的空間語言。
3.3.4 蒼茫遼闊型
景觀空間組織利用植物創造了前景、中景、背景,并且很好地處理了觀賞距離的變化與植物大小、質地之間的變化關系。前景為開敞的草坪景觀,零星點綴著石頭;中景為開闊的水景以旱柳、垂柳等姿態優美、樹冠開闊的喬木構成視覺焦點,菖蒲、旱傘草等低矮植物形成自然的水面邊界景觀,形成變化豐富、高低起伏的林冠線,與背景層層疊疊的山巒曲線相呼應,給人無限延展的蒼茫遼闊的感受。
3.邛海濕地公園植物語言分析
邛海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的營造以自然式布局為主。植物配置上,以水生和濕生植物為主,結合適生陸地植物,建造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景觀。空間構圖上以自然式布局為主。
而造景的不足之處在于。首先是植物造景中喬木配置重外地引種,輕鄉土樹種,文化內涵挖掘不足,除部分節點外未形成很有特色的景觀語言。植物配置往往顯得雜亂無序,語言混亂。品質還可優化。藤本植物運用較少,垂直綠化較弱。綠地后期養護管理力度不足。
4.結語
本論文的研究結果對于高原地區城市濕地公園的植物空間設計具有一定的實際參考價值。研究結果不僅反應了邛海濕地公園不同空間類型的植物景觀與人們情感的關系,同時還反應了部分景觀配置的不足。對于城市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的設計,應當充分考慮植物空間與人的行為的相互關系,打造一個語境豐富的城市濕地公園。
參考文獻:
[1]張靜,呂軍,項瑛,等.江蘇省四季變化的分析[J].氣象科學,2008,28(5):569-571.
[2]黃德昕.植物造景語言體系理論研究.
[3]譚焱文.禹雄峰.賈嘉.楊夕寬.彭重華.植物景觀空間情感化設計[A].北方園藝2015(23);93-96
[4]熊運海.園林植物造景[A].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1
邛海流域農戶生計活動與生態屏障構建之間的關系研究 四川省教育廳2013 課題編號15ZB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