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的行動指南,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這是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歷史貢獻。為全面準確貫徹落實這一科學理論體系,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概括為“十四個堅持”。其中“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和“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新時代加強民主法治建設的新要求,必須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
什么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據我國國家制度的理論基礎、制度構建和成功實踐,人民當家作主的核心要義是:第一,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體現在國家根本性質(即國體)上,就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體現在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即政體)上,就是人民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第二,國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體制機制,保證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第三,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經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努力為人民服務。第四,國家制定實施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必須體現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第五,國家各方面事業和各方面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一)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靶雍喜缓夏_,自己穿著才知道?!闭缌暯娇倳浰f,“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來抽象評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敝袊厣鐣髁x政治發展道路,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根本優勢決定的,是我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實踐充分證明,這是一條保證中國政治發展和社會進步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正確道路。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作用,必須長期堅持并在堅持中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們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就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二)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體現了我國的性質,符合我國國情。按照憲法規定,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產生代表,通過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行使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統一行使立法權、監督權、重大事項決定權和選舉任免權,就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掌握自身命運的直接體現。我國各級人大是在民主選舉基礎上產生的。260多萬各級人大代表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能夠從不同角度表達各個群體的訴求,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實踐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
(三)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國實行的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的政黨體制,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相結合的一大創造,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這一制度的顯著特征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治國理政時在人民內部各方面進行廣泛商量,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是人民民主的真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體現。
(四)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元一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優勢。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的制度保障,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維護國家統一、促進各民族平等,準確把握民族問題的基本規律和民族工作的階段性特征,發揮好民族區域自治作為基本政治制度的作用,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以強大的政治定力,堅定走好自己的道路不動搖。
(五)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堅持進一步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礎。廣大人民群眾通過選舉出來的人大代表組成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同時,通過建立健全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人民群眾在城鄉基層直接行使民主權利與代表制這一民主制度的有機結合,保障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層得到延伸。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正逐步成為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什么是依法治國?黨的十五大報告作了精辟概括: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法治建設。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治,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確立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著眼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局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并強調: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同時,還對“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提出了新理念、新舉措。
第一,成立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領導小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依法治國的重要機構。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大創新,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法治國家的制度創新。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全面依法治國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它將會對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保護等各方面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并且對立法、司法、行政和全民守法以及普及法律工作制定具體的行為規范,從而使中國依法治國方略變成造福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行動。
第二,推進合憲性審查。所謂合憲性審查,就是通過一定的制度機制對立法和重大政策是否符合憲法精神、原則和規定進行形式和內容上的審查,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完整和統一,貫徹憲法效力,維護憲法權威。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來監督憲法實施,這是符合我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的制度形式。推進合憲性審查,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有助于確保各級國家機關的文件和職務行為符合憲法精神,使憲法確立的國家制度和公民基本權利得到落實。
第三,提高立法質量,實現良法善治。十九大報告提出“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提高立法質量是打造良法的必由之路。要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改革和法治同步推進。新形勢下,要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使所立之法遵法理、合事理、通情理。
第四,依法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全國范圍內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探索實踐,完成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組建工作,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監察委員會的設立,必將有力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對于健全中國特色國家監察體制,強化黨和國家自我監督具有重大意義。
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這一重要論斷,不僅指明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路徑,而且揭示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三者有機統一的內在聯系,對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第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為新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斗的重要成果。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的領導,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一項重大政治原則,也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關鍵。因此,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核心在于堅持黨的領導。
第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國家制度體系之根,是國家制度體系之首。我國取得的輝煌發展成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發展包括人民代表大會根本政治制度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而取得的。中國人民從國家的快速發展變化中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個根本政治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歷史和實踐已經證明并將進一步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新形勢下,我們要毫不動搖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也要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第三,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充分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家權力機關作用。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大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人大工作的任務越來越繁重。我們要深刻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充分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加強和改進法律實施工作,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加強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使人大及其常委會成為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成為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