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帶動法”
2016年7月22日 多云
俗語講:人心齊,泰山移。駐村的經(jīng)歷讓我深刻認識到凝聚人心在基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也將時刻提醒我在未來工作中抓重點、勤思考,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
一個來,軟基弱層渙黨散建村工組作織如該何怎煥么發(fā)凝應聚有起活力?這是我來到海孔村近一年的時間里一直思考并摸索解決的問題。
海孔村人口多且居住分散,光自然村就有9個。駐村第一天,我便深刻體會到村“兩委”的軟弱渙散——那天剛好碰到一戶村民對自家門口的路面硬化不滿,而前往現(xiàn)場調節(jié)的村“兩委”干部卻僅有兩人,結果問題沒能順利解決,矛盾卻越結越深。駐村之初,村里各項工作不是倒數(shù)就是拖后,比如召集兩委干部開會,只有村書記和副主任兩個人按時到會,其他干部不是遲到便是手機關機干脆聯(lián)絡不上;開會時,村書記講話的聲音甚至蓋不過底下拉家常的;衛(wèi)生狀況更是讓人頭疼,一旦抽查到海孔村,鎮(zhèn)領導都會無奈地嘆氣,“哎,這個月我們是要倒數(shù)嘍”……如此種種,讓我倍感難度之大、責任之重。
在屢次同村里的老黨員們溝通談心后,我了解到,村“兩委”一團散沙根源在于沒有找到正確、有效的凝心聚力的方法。為此,我馬上同結對機關儋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以及鎮(zhèn)委溝通,最終研究確定了一套基層黨建“帶動法”——把結對機關的先進黨建經(jīng)驗帶到海孔村來,同時加以改良,適應實際。
針對海孔村“兩委”干部日常上班紀律渙散,大家商定了村值班制度、會議考勤制度、學習制度等,從制度上約束,日常執(zhí)行情況與村干部星級評比和各項獎勵掛鉤,對長期不遵守上班紀律的干部進行批評教育。結對單位還定期派人參加村黨員“三會一課”,帶領村黨支部黨員按完整的流程學,哪里不會教哪里,一遍學不會教兩遍,解決了村級黨組織生活開展不開和不會開展的問題。
搞好基層黨建,村黨支部和黨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村支書和第一書記帶頭親力親為,副書記自然效仿,黨員干部帶動一般黨員,一般黨員發(fā)動群眾,工作難度也就降低了。正是在這種一級帶一級的作用下,海孔村做通了村民思想工作,先后按規(guī)劃硬化了9條環(huán)村公路;鄰里發(fā)生糾紛,村“兩委”干部全部出馬,在耐心勸慰、誠意解決下,矛盾雙方基本都能握手言和,上訪事件為零起;與此同時,村“兩委”干部彼此接觸多了,感情也越來越好,坐不到一桌的“對頭”也漸漸彼此經(jīng)常走動,喝茶聊天了。
為了讓村“兩委”干部實實在在地相信、認可結對機關黨支部的黨建經(jīng)驗,我同結對單位協(xié)調,幫村委會配備了復印機,方便了村民和村“兩委”干部日常復印;提供資金修筑村委會衛(wèi)生間、打井、重新修繕村委會大門,從硬件上保障村務工作效率的提升;此外,結對機關還籌措資金為海孔村修繕排水溝,改善了人居環(huán)境,惠及群眾200余戶……種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為我贏得了海孔村干部群眾的信任和認可,也對村“兩委”起到帶動和指導作用。為了緊密聯(lián)系,海孔村還形成了村“兩委”、鎮(zhèn)黨委和結對機關黨支部三級聯(lián)動機制,村“兩委”有困難直接向鎮(zhèn)委和結對機關反饋,尋求幫助解決,同時,結對機關與鎮(zhèn)黨委緊密協(xié)調,主動組織村黨支部黨員和機關黨支部黨員進行集體活動,三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進基層黨建工作和業(yè)務工作開展。
經(jīng)過近一年來的努力實踐,如今海孔村班子團結協(xié)作,村里大事小情村干部都能親力親為,我們用實踐證明了基層黨建“帶動法”的可行性和實效性。新一屆村級組織換屆選舉,村黨支部成員全部原班人馬當選,人還是原來的人,工作卻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軟弱渙散的帽子也如期摘掉了,海孔村搖身一變,變得更美、更好。
俗語講:人心齊,泰山移。駐村的經(jīng)歷讓我深刻認識到凝聚人心在基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也將時刻提醒我在未來工作中抓重點、勤思考,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
(作者系儋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派駐蘭洋鎮(zhèn)海孔村第一書記劉一博)
本文責編/蔡萌 郵箱/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