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穎
全力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
文|孫穎
剛剛結束的省第七次代表大會為我省當前和今后五年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全省旅游系統將按照省黨代會提出的“努力實現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的戰略定位,未來五年“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的主要目標以及“高水平發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的任務要求,堅定不移地“全方位提升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的國際化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旅游目的地”。
2016年,海南被確定為全國首個“全域旅游創建示范省”,為全國探索經驗、做出示范,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國際旅游島建設長期以來經驗積累的必然結果,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意義。今年1月,現任省委書記、時任省長劉賜貴在省政府專題會議上要求,“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倍加珍愛、精心呵護’海南優良環境和‘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要求,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建設好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千個美麗鄉村,在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做好全域旅游文章,加快推進海南建設步伐”。在省第七次黨代會上,劉賜貴同志又再次強調要“加快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
落實好劉賜貴同志的指示要求,探索出海南全域旅游創建經驗,就必須將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創建與“百千工程”、旅游扶貧和生態保護等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推進全域旅游“點、線、面”建設,全面推進保障政策的落實。
一是全力推進全域旅游創建規劃、工作導則和認定標準的落實。出臺《全域旅游創建三年行動方案》和首批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市縣驗收方案,對???、三亞、儋州、瓊海、文昌、萬寧、澄邁、定安、陵水、保亭、昌江、瓊中等首批12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市縣各項評價指標進行考核驗收。
二是全面推進“點、線、面”建設。加強“點”的建設,高水平規劃旅游精品城市、六大旅游園區、旅游綜合體、旅游度假區、旅游景區景點、特色風情小鎮、鄉村旅游點和特色街區等八類“點”的建設。加強“線”的建設,打通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建設通達景點景區、鄉村旅游點、旅游集散地、旅游服務區的交通網絡。加強“面”的建設,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立旅游廁所服務評價管理平臺,保質保量完成全年265座旅游廁所建設任務,確保“廁所革命”取得階段性成果。出臺《海南省旅游標識標牌規劃綱要》和制定《海南省旅游標識標牌建設實施方案》,在機場、車站、碼頭和高速公路、國道、城鎮要道,設置統一、規范、多語種、國際化的旅游標識標牌。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提升旅游服務品質方面,大力發展旅游職業教育,出臺《海南省旅游產業人才培養三年行動方案》,為海南培養特色旅游人才,加快組建海南旅游專家委員會,招才引智,強化海南旅游發展基礎理論、政策法規和規劃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完善旅游人才引進機制,創新旅游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引進高層次旅游經營管理人才;加大與國際高校聯合辦學和培訓旅游及全社會從業人員的力度。
三是加強體制機制保障。健全旅游現代治理機制。推動第一批全域旅游創建的12個市縣健全“1+ 3”旅游綜合管理和旅游綜合執法模式,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旅游質監所、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和旅游法庭,提升旅游綜合管理、綜合執法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旅游標準化的頂層設計工作,出臺《海南省全面推進旅游標準工作實施方案》,建立旅游標準化工作績效評估和獎勵體系;加快規范旅游市場長效機制,推進旅游誠信體系平臺建設;抓好導游管理體制改革,清理一批“三無”旅行社和不合格導游;升級12301旅游投訴受理、電子行程監控中心平臺;加大對景區景點、旅行社、導游等旅游經營主體的規范動態管理;繼續開展旅游市場綜合整治行動,對欺客宰客行為零容忍。加快旅游信息與數據中心建設,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快建成省級旅游大數據平臺,整合“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收集通信運營商和進出島的人車數據,建立統一的旅游資源數據庫,提升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水平和分析能力。推動海南旅游衛星賬戶編制常態化,建立一套適應全域旅游新發展的旅游產業統計調查制度。
劉賜貴同志在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中強調,“落實‘國際旅游島+’行動計劃”。對于旅游業而言,要培育旅游大產業,關鍵是要做好做足“旅游+”這篇大文章,才能有效地拓展旅游發展空間,推進旅游轉型升級。
一是推進“旅游+海洋”。繼續推動海棠灣、亞龍灣、清水灣、石梅灣、神州半島等18個精品海灣和亞特蘭蒂斯、?;◢u、海洋主題公園3個濱海旅游綜合體項目建設。出臺《海南省人民政府加快發展郵輪產業的若干意見》,大力發展郵輪旅游。穩妥推進三沙旅游,爭取早日開通三沙旅游新航線。大力推進游艇、帆船、帆板、潛水、海釣等近海旅游項目。
二是推進“旅游+康養醫療業”。加大對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宣傳,加快全省41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基地、項目)的建設,打造一批以精品中醫養生為主題的示范區,結合海南一流生態環境,打造海南長壽健康養生勝地的品牌,吸引更多高消費游客。
三是推進“旅游+文化體育業”。辦好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及全省歡樂月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歡樂節活動,融入更多國際元素和藝術。同時,繼續發揚海南黎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東坡文化節,冼夫人文化節,換花節,七仙嶺溫泉嬉水節,潭門趕海節和萬寧、陵水中華龍舟大賽等特色節慶品牌效應。辦好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萬寧國際沖浪節、??诩百僦輫H馬拉松賽、觀瀾湖世界女子高爾夫錦標賽等國際賽事,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參與。
四是推進“旅游+商務會展業”。辦好海南國際休閑旅游博覽會、海南旅游貿易博覽會、海南國際海洋旅游博覽會、海南國際美食博覽會、房車露營博覽會、海天盛筵游艇及奢侈品展會。做大會議會獎業態,精心策劃一批對旅游產業拉動力強、宣傳效果好的會獎活動項目并納入歡樂節的整體宣傳。
五是推進“旅游+購物”。積極宣傳火車離島免稅購物新政策,爭取進一步優化免稅店布局。繼續打造好“海南禮物”旅游商品平臺,不斷擴大旅游商品品牌和種類。參加國內大型旅游商品博覽會,舉辦特色旅游商品評選活動,為旅游商品企業提供宣傳、交流和展示的平臺。
六是推進“旅游+工業”。積極推進文昌航天科技旅游、昌江棋子灣核電科普游、大廣壩電站游。大力發展旅游用品、戶外休閑用品、特色旅游商品制造業,創建一批旅游裝備制造業基地。
七是推進“旅游+農業”。落實《國家旅游局農業部關于組織開展國家現代農業莊園創建工作的通知》,打造現代農業莊園和農產品。推動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和椰級鄉村旅游點評定工作相結合,評定一批椰級鄉村旅游點;繼續開展國家鄉村旅游“千千萬萬”品牌創建工作;做大做強“奔格內”等鄉村旅游品牌。繼續推進桂林洋熱帶農業公園建設。
八是推進“旅游+城鎮化”。結合全省百個產業小鎮建設工程,充分挖掘城鎮生態、休閑農業、旅游觀光、民族文化價值,打造56個集觀光、休閑、度假、養生、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旅游小鎮。
九是推進“旅游+金融”。依托旅游產業投資母基金,設立各類子資金運營投資旅游項目,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的旅游產業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對優質旅游項目通過資本注入的方式,扶持項目做優做強。落實與中國銀行等9家銀行的合作,鼓勵金融機構推出具有旅游特色的金融服務和產品,著力解決小微旅游企業融資慢、融資難的問題。支持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上市融資,每年爭取扶持1-2家優質旅游企業上市或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十是推進“旅游+林業”。抓好銅鼓嶺國際生態旅游區、八門灣紅樹林濕地公園、霸王嶺旅游區等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推進五指山、尖峰嶺、七仙嶺國家森林公園的建設。
旅游產品的打造是深化旅游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的未來五年主要任務之一。我們將通過加大“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大三亞”旅游經濟圈以及中西部的旅游產品供給,構建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滿足旅游市場和游客的需求。
一是從規劃開始著力供給高品質旅游產品。繼續貫徹落實好國家《“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海南省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推動出臺《海南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6-2030)》《海南省海洋旅游發展規劃》。
二是打造海洋旅游、康養旅游、文體旅游、會展旅游、森林旅游、特色城鎮旅游、鄉村旅游、購物旅游等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加快發展郵輪游艇、海上休閑運動、西沙海島、自駕車、婚慶、航天、低空飛行等旅游新業態。
三是加大旅游招商和項目建設力度。對全省旅游招商項目進行認真梳理,指導提升市縣對百鎮千村等旅游項目的包裝能力,精心策劃包裝旅游招商項目參加港澳、廈門“投洽會”、北京等招商活動,進一步吸引境內外、省內外戰略投資商和大型旅游集團投資我省旅游項目,重點推動長隆旅游度假區、航天主題公園項目落地,并爭取我省更多旅游項目列入全國第三批優選旅游項目名錄。重點推動儋州?;◢u旅游綜合體、海口觀瀾湖度假區、三亞亞特蘭蒂斯、陵水海洋歡樂世界、海口萬達城等68個旅游重點項目建設。
“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是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的“六個堅定不移”之一,強調建設國際旅游島要十分注重提升國際化水平,要全方位提升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的國際化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旅游目的地。這需要我們深入貫徹落實《海南省提高旅游國際化水平和促進入境旅游發展實施方案》,圍繞“免簽、航線、促銷、服務”四個方面精準發力。
一是放大免簽政策效益,提升海南國際競爭力。
二是修訂出臺新的《海南省整合和調整有關民航客運財政補貼政策條款實施辦法》,優化航班補貼方式,鞏固現有航線、加密航線,積極開辟海南至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等多條境外新航線航班。
三是修訂出臺新的《海南省入境旅游市場開拓扶持辦法》;加大對港澳臺、東南亞、歐美、澳新和國內重點客源市場的促銷力度;精準有效投放海南旅游廣告,打造海南旅游官方網站上線,提升海南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是出臺旅游飯店、旅游景區、旅游交通等一系列國際化服務規范標準,對重點地區進行國際化元素改造,提升旅游服務水平。
要建設美好新海南,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公平合理、普惠性強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增進人民福祉,而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是其中重要環節。省旅游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落實《海南省旅游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把精準脫貧要求貫穿于脫貧攻堅各環節、全過程,切實抓好旅游精準扶貧工作。
一是對重點攻堅的45個旅游扶貧重點村和全省其他具備旅游開發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村,分期分批實施旅游扶貧開發,因地制宜發展“一鄉一策”“一村一品”“一家一藝”。
二是深入推進旅游企業和151個貧困村“結對幫扶”活動,通過幫助宣傳推介、客源組織、招商引資、勞務用工、農副土特產供應等多種方式,帶動貧困村民參與旅游發展,實現脫貧。
三是開展鄉村旅游“千千萬萬”品牌、椰級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戶、中國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等系列品牌創建活動,提高旅游扶貧水平。
四是大力宣傳推廣以瓊海為代表的全域發展型、以定安百里百村、保亭大區小鎮為代表的區域發展型、以瓊中什寒村為代表的整村推進型、以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為代表的景區帶動型、以農旅結合五指山雨林茶鄉為代表的品牌打造型等五大旅游扶貧模式。
五是建立海南省旅游扶貧動態跟蹤機制和旅游扶貧督查通報制度。
(作者系省旅游委黨組書記、主任)
本文責編/鐘瑜 郵箱/zy2009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