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獻坤
主動扛起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教育擔當
文|曹獻坤
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在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務中對“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出了高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教育系統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更扎實的作風,把省黨代會報告作出的教育工作部署逐一抓細抓實抓落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一、以“促公平、調結構、突特色、提質量”來統領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牢牢把握省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均衡提升義務教育質量”這條主線,推動教育公平,提高辦學水平。學前教育重點是擴大學位、規范管理,力爭到2020年,實現公辦園在園幼兒數達到在園幼兒總數的30%。義務教育重點是通過實施“全面改薄”工程,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到2020年,全部縣(市、區)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評估認定。普通高中教育重點是通過合作辦學等形式,推動每個市縣至少建一所省一級學校。省教育廳正按照省黨代會作出的加快“一市(縣)兩校一園”建設的工作部署,繼續實施“一縣兩校一園”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引進工程。這項工程實施一年多來,取得了明顯進展。截至目前,全省引進和洽談合作辦學項目47個、對口幫扶項目24個,覆蓋11個市縣,北京大學附中附小、清華大學附中、北師大附中、人大附中附小、華東師大二附中、華中師大一附中等知名學校相繼來瓊辦學,引進了一批高層次的優秀校長、教師和管理團隊,示范引領效應日益明顯,有力地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力度,面向國內外引進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發揮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放大優質教育資源效應,打響品牌、做出特色。
職業教育重點是圍繞十二大重點產業,優化、調整學校布局、專業設置和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市場真正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在國內有影響力的職業院校。目前,省教育廳正在抓緊編制《海南省現代職業教育三年質量提升計劃(2017-2019年)》,深入實施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繼續實施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及招生試點項目,積極穩妥地做好2017年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及招生試點項目轉段升學工作。
高等教育重點著眼于十二大重點產業發展需要,支持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加快向應用型轉變,大力加強特色學科建設,提升高校創新創業能力,促進高校辦出特色、辦出質量,不斷滿足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別是突出抓好海南大學爭創一流大學、海南大學國際旅游學院建設、熱帶海洋學院轉型發展、海南師范大學省部共建、海南醫學院申請為大學等,實現我省高校內涵和質量同步提升。同時,按照“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二、把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作為海南教育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省黨代會強調要引進各層次優質教育資源,抓實“好校長好教師”和鄉村教師等培養和引進工程。省教育廳將著力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抓引進。繼續實施中小學“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和培養工程。2015年,我省啟動了海南建省以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經費最多、待遇最優的教育人才引進工程,即用三年時間,投入資金1.5億元面向全國引進優秀校長和教師300名。實施兩年來,我省面向全國引進208名中小學優秀校長和學科骨干教師。這些引進的優秀校長和教師積極融入當地教育,運用豐富的辦學經驗和先進的教育理念,短時間內使所在學校的學風校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年的引進工作正在有序進行,計劃引進中小學優秀校長17名、學科骨干教師159名,進一步做大優質教師的“增量”。同時,省教育廳還將認真落實《海南省引進校長教師聘期管理暫行辦法》,保證這些優秀校長和教師“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二是抓培養。在實施“國培計劃”、卓越校長和教師培養、職業教育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的基礎上,落實好《海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創新思路和舉措,通過建立名師工作室、教師掛職交流等多種形式,盤活教師隊伍存量。特別是要注重發揮海南師范大學、瓊臺師范學院這兩所師范類高校培養教師的主陣地作用,從源頭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三是抓管理。完善并落實包括崗位設置、績效考核、交流輪崗等在內的一系列教師管理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運用國際化和信息化的“雙引擎”,助力海南教育更好更快發展。海南教育要實現彎道超車、跨越發展,必須走國際化、信息化的路子,不斷深化招生制度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才能不斷縮小與教育先進地區的差距。就國際化來講,省黨代會提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重點擴大旅游、教育、文化、醫療健康等領域開放,擴大區域合作交流。”去年,省政府與教育部簽署開展《“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國際合作備忘錄》,海南成為首批8個簽署備忘錄的省份之一。省教育廳將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機遇,自覺融入到“一帶一路”戰略中,堅持國內外一切優質教育資源為我所用,把開放的理念貫徹到教育發展的各個領域,出臺《海南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推進教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工作;推進中外合作辦學,爭取海南大學國際旅游學院今年9月份獲批招生;健全國際學生國家、省、校三級獎學金體系,繼續實施高等學校“海外名師”項目,以大開放促進海南教育大發展。就信息化來講,要以全國教育裝備綜合改革試驗區、全國教育信息化試點省建設為契機,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堅持“目標引領、問題導向、應用核心”,重點面向教學點和邊遠農村學校,動員教師全員參與,促進教學模式轉變,推動教育管理變革,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均衡、提高質量。今年力爭實現全省中小學校互聯網接入率達100%,其中10M以上寬帶接入率達到95%以上,校園網建設覆蓋率達到80%以上,普通教室多媒體教學設備配備率達到90%以上。
四、全力打贏教育精準脫貧攻堅戰。省黨代會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兌現脫貧攻堅的莊嚴承諾,打贏脫貧攻堅戰。去年,全省教育系統緊盯“全上學、全資助、上好學、促成長”目標,出臺了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階段資助政策、控輟保學、職教扶貧等政策文件,構建了相對完整的教育扶貧政策體系,開展了兩輪教育扶貧督導;動員全省近8000名教師包村入戶,核實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9.94萬名,發放資助3.29億元,實現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扶持,勸返了義務教育階段輟學貧困生263名,初步構建了貧困家庭學生成長關愛體系,開展教育扶貧“入村入校,入戶上墻”宣傳,為全省脫貧攻堅作出了積極貢獻。當前,省教育廳正在逐級壓實教育扶貧責任,加快推進全省教育扶貧重大舉措和重點項目,建立教育扶貧督導常態化機制。針對存在的教育資助漏發遲發問題,按照核定的貧困生名單,實現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特惠性扶持政策全覆蓋。針對少量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問題,落實以縣為主,縣、鄉鎮、村委會、學校聯控聯保的控輟保學責任機制,強化家長法律責任,確保除因身體殘疾等特殊原因無學習能力外,建檔立卡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孩全部上學。針對教育部門與扶貧部門學生就學信息“兩張皮”問題,與省扶貧部門協調建立市縣教育部門與扶貧部門及鄉鎮錄入信息的同步機制,教育扶貧信息系統與省扶貧開發信息平臺對接。省教育廳正在進一步完善教育資助政策,豐富教育精準扶貧內涵,綜合實施心理幫扶、勵志教育、志智雙扶,積極推廣扶貧勵志班,努力把教師學生“一對一”或“一對多”成長關愛體系落到貧困生培養各環節,讓每位貧困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作者系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
本文責編/鐘瑜 郵箱/zy2009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