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匠心創新 亮出中國制造新名片
硬質合金被稱為工業的“牙齒”,廣泛應用在汽車、航空航天等重工業領域。在株洲,一批成長性良好的中小微企業憑著國際領先的硬質合金技術,亮出了中國制造的新名片。
不久前,專門研發新型硬質合金的西迪公司剛剛入圍參與兩項航空領域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研發,這在民營小公司里還是很罕見的。
西迪公司成立之初,也曾把自己初期的產品帶給國外客戶試用,但由于材料和技術不過關,裝上設備一啟動,就當場報廢了。深受刺激的徐躍華當時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在創新研發上下血本,攻克硬質合金這道難關。成立十年來,西迪的所有股東從未分過紅,但每年都把銷售收入的10%用于培養高級工匠和創新研發。僅從去年到現在,西迪公司這方面的投入就超過了3000萬元。人才和創新的持續投入,令核心技術不斷升級。正是依靠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西迪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更是在不斷地創新研發中,培養出了100多位以80后為主的高級工匠,他們已經成為西迪的中堅力量。
株洲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硬質合金產業基地,一大批相關企業開始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株洲硬質合金集團年產硬質合金5000噸,產量居全球第一;金洲公司成為世界第二大微型鉆頭生產企業。100多家相關企業年產硬質合金近1萬噸,占全國產量的37%,約占全球產量的14.5%。年銷售收入近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