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深改取得突破
——省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深化改革工作掃描
文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李唯睿
“辦事程序簡化,給我們老百姓省去了很多麻煩。”家住觀山湖區金陽北路的袁朗說,現在去政務服務大廳,一站就能辦理好業務。
政務一站式服務,縮減的不僅是流程,還有政府與群眾的距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老百姓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3月28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32次會議,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深改領導小組組長陳敏爾強調,要親力親為、敢于擔當、落地見效、統籌安排謀劃推進改革,確保各項改革部署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截至目前,貴州堅持以每月開一次省委深改會的頻率,共召開32次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貴州成為全國省級層面召開深改會議次數最多的省份。
深改三年多來,貴州敢于擔當、深耕細作、先行先試,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推出了一批標志性、關鍵性改革舉措,一些重點領域改革走在全國前列,體現了貴州特色,做出了貴州亮點,奏響了貴州改革的好聲音。
貴州始終嚴格對標中央,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堅持“一把手抓改革,改革抓一把手”,從制度層面層層傳遞責任,創新推行“1+X”議題審議機制。
堅持抓重點、促全面。在全面落實省委深改領導小組、省委依法治省領導小組年度工作要點的基礎上,主要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塊長板三塊短板”、三個國家級試驗區、民主法制、司法改革、黨建紀檢等方面重大改革的出臺和落實,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堅持抓試點、求突破。嚴格把習近平總書記“試點既是改革的重要任務,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的要求落到實處,堅持“底線思維”,發揮試點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促進改革由點及面、串點成線、積厚成勢。
堅持抓基層、重首創。推動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良性互動,更加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鼓勵全省各地從實際出發進行探索,激發基層創新創造的積極性。
堅持抓督察、促落實。貴州及時研究出臺《中共貴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三督三察”推進改革落實的意見》。從省級領導、省政府參事、省直部門在職和退休干部,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中挑選27名同志作為省委改革督察員,抓好重點改革專項督察。
貴州在大數據、大生態發展中搶先機、走前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成果。
2016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批復,同意貴州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這是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率先成立省級層面大數據管理局、頒布大數據發展應用條例,出臺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等“1+8系列文件”,發布實施全國首個大數據產業發展引導目錄和大數據工程包。近年來,引進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項目近400個,大數據產業產值達到3527.04億元。
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2016年8月,貴州省、福建省和江西省被選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省委高度重視試驗區建設,召開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全面部署,在發展綠色經濟、打造綠色家園、構建綠色制度、筑牢綠色屏障、培育綠色文化上先行先試。率先在全國聯合實施環境違法案件省級掛牌督辦工作;率先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試點,啟動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試評價,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已獲國家批復;率先在全國成立省級層面公檢法配套的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司法專門機構,建立環保執法相關聯動機制;率先在赤水河流域推動生態文明制度12項改革。全面實行“河長制”并延伸至鄉鎮。
積極推進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創新完善開放體制機制,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等經驗,抓好“1+7”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5個100工程”綜合平臺和重大開放活動平臺建設,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與四川、云南和重慶等長江上游三省市建立省際協商合作機制,獲批內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
近三年多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堅決服從服務于全國改革“一盤棋”大局,體現了“全”的格局,“深”的方法,“改”的味道,突出了貴州特色、做出了貴州亮點。
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成效顯著,“五全”政務服務新模式得到李克強總理的肯定。國企改革扎實推進,在全國率先推進礦產資源配置體制改革和地方金融體系建設“五個全覆蓋”,PPP模式走在全國前列。“1+7”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湄潭“三塊地”國家試點敲響了全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的“第一槌”。
扶貧體制機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出臺以《“33668”扶貧攻堅行動計劃》和《關于打贏扶貧攻堅戰確保實現同步小康的決定》為主要內容的一攬子政策文件。出臺全省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辦法和指標體系,在全國率先實行“減貧摘帽”政策,取消1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GDP考核。設立總規模3000億元的全國首支省級脫貧攻堅投資基金,啟動建設全國首個“保險助推脫貧攻堅”示范區和農發行省級政策性金融扶貧試驗示范區。
以“三變”為統攬的農村改革重點推進。發端于六盤水市的農村“三變”改革極大激活了農村資源要素,有力推動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發展,加快了脫貧攻堅和增收致富的進程,成為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制度創新成果,得到中央充分肯定。突出以“三變”改革為統攬,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目前已在9個市(州)、貴安新區和21個縣開展試點。
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有序推進。貴州省出臺《貴州省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條例》,實現縣級以上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全覆蓋,創造了“以案定員”“以案定補”等一批突破性的好經驗、好做法。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扎實推進。出臺工作目標、崗位責任、正向激勵、負向約束“四位一體”從嚴管理干部機制的意見,嚴格實行公務員考錄遴選“兩個80%”政策。率先在全國從省級層面制定貴州省發展黨員工作規程。
在改革的引領下,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群眾幸福指數穩步提升。
(責任編輯/顧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