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瓊
互聯網金融風險及監管研究
◎趙瓊1,2
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廣大消費者的金融消費意識的日益提高,金融行業已突破傳統的經營模式,產生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在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率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帶來眾多益處的同時,也隨之產生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風險的存在是互聯網金融不可回避的問題。控制風險是互聯網金融消費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居民的儲蓄存款規模擴大,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尋求更多的投資渠道,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然而,傳統金融的貸款門檻較高,一些小企業在需要資金時,無法達到要求而無法獲得貸款,但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快速的獲得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應用,催生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目前,互聯網金融已遍及多個消費人群,各種互聯網金融平臺應運而生,為需求資金,尋找投資的消費者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平臺。互聯網金融在營運過程中,可以節省人力等方面的成本,可以顯著降低企業的營業成本。商業銀行也在積極參與互聯網金融的開發當中,很多傳統商業銀行推出了互聯網金融業務,傳統的金融行業也在不斷的創新,推出了網上銀行,手機APP等各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然而,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作為新生事物,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網絡漏洞的存在也會導致風險。互聯網金融的無紙化操作,導致很多借助互聯網的交易存在潛在的安全問題。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原因,消費者對一些金融平臺的產品沒有足夠的了解,如何分散,降低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成為發展互聯網金融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互聯網金融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風險,不法分子利用木馬程序等手段盜取用戶信息進行非法集資等活動時有發生,因此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也越來越被消費者重視。首先,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互聯網技術的安全和完善也變的異常重要,互聯網的漏洞,會導致資金不安全,客戶個人隱私信息泄漏。其次,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法律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一些制度還在不斷的摸索之中,制度的不健全,就會有機會讓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使相關利益者利益受到損失,企業的準入制度與傳統的金融行業相比,更為寬松。最后,互聯網金融屬于新興事物,消費者的互聯網金融知識還不普及,大眾對互聯網金融的了解不夠,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消費者的利益得不到可靠保障,一些互聯網金融通過提高利率的辦法,吸引消費者的投資,通過融資的資金進行再投資,而投資就存在風險,可能導致最終損失的是普通的消費者。
存在風險,必定要控制風險,把互聯網金融風險降到最低,是互聯網金融給廣大消費者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消費者利益也得到保障,對金融監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設置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對進入互聯網金融業的企業的資質、信用、實力進行全面核實,可以采用類似存款準備金率的形式,對進入的企業有一定的約束力。一旦出現支付危機,使消費者的利益得到保護。
其次,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不法行為進行嚴厲懲罰。
再次,提高互聯網金融信息安全,打造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互聯網金融信息平臺軟、硬件系統,提高不法分子獲取互聯網金融信息的難度。
最后,向廣大消費者普及互聯網金融知識。雖然大部分消費者沒有專業的金融知識,但消費者的生活都離不開互聯網,很多支付、轉賬、理財都是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來操作,但是一些理財產品存在一定的風險,消費者在購買理財產品的同時,要深入了解,以做到分散投資,減少風險。因此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網絡、新聞媒體等渠道積極宣傳,向廣大普及必要的金融知識。
健康,綠色的互聯網金融為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促進了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品質的提高。為了保持經濟又快又好發展,金融監管部門應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督,針對互聯網金融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從健全法律法規制度以及向消費者普及互聯網金融知識等方面使互聯網金融更好的為大眾服務。
(作者單位:1.安徽大學 經濟學院;2.安徽建筑大學財務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