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煙火藝術的情感寄托和獨特表現
——以《天梯:蔡國強的藝術》享譽全球的爆破藝術家為例
◎劉洋
“我的藝術,失敗與成功并不重要”。《天梯:蔡國強的藝術》是當今世界重要藝術家之一蔡國強的首部電影紀錄片。若在當代藝術中將寄托本民族的情感元素轉變為意象物化,不失為一種新穎的藝術表達方式。火藥——作為具有中華民族文明特征的象征符,將其用于藝術實驗,并在現代國際舞臺上作了全新的演繹,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驚嘆。別樣的藝術形式連接了我們人類的現實情感,同時也正是情感積淀的升華。在他的藝術創作中談論,“看不見的力量”。獨特的藝術表現展示國際化視角:純粹的中國元素寄托人類情感走向世界的視覺藝術。
在當今時代的藝術潮流發展之下,更多藝術作品以獨特創新的表現手法展現社會人文情懷,寄托藝術家主體內心的情思。一方面藝術遵循以自身內部發展規律,另一方面在結合時代當下總與情感表達聯結,從而使藝術更好地介入生活,展示藝術帶給我們的魅力與價值。在全球消費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藝術有了別樣的創作表現,用獨特的手法最大化的呈現藝術的展示價值,是一種趨勢也是傳承藝術精神的體現。讓中國藝術走向了世界,讓全球為之震撼。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與其說藝術激發了我們的情感,還不如說他激發了我們平常日子所蟄伏起來的生命對運動的渴望。炫目的是焰火,動人的永遠是真情。蔡國強在百歲老人奶奶的面前從未真正現場表演過藝術,可能是他最大的遺憾。其實,有時候藝術作品的魅力與價值不在于獲得過華麗的掌聲,而是簡單與純潔。這時藝術最大的價值為連通感情的紐帶,傳播情感的“生命橋梁”。
蔡國強把爆破選址定在奶奶的漁村,這個地方是他想做天梯的地方。其中飽含著眾多美好的回憶,抹不掉的情愫;而且也深深的凝結著他的故鄉情。正因為有這樣的生活經歷、兒時情節才是觸動他藝術創作的源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迎接他的挑戰不只是常人能夠克服的,如遇到天氣惡劣、當地限制等等,都需要協調處理,為的是實現最后的成功。在片中結尾部分,煙花直沖云霄實現了與宇宙對話,熊熊的燃燒火光證明了一切都是值得得,其中有個細節:蔡國強的妻子吳紅虹背對著熒幕流下了眼淚,而蔡國強在旁邊一言不發,只有堅毅的表情。眼淚——傳達人類情感的真實。真正體現了“生命中隱藏的真實”,這種真實不僅包含了藝術本質的真實,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對21年來未完成兒時夢想的真實,對奶奶對親人飽含著作為中華兒女血液中內涵情感的真實。
藝術家的情感不僅體現在對于“小家”愛的關懷,而且作為一名中國人時刻不忘自己祖國的國之情懷。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大腳印”,再到2014年“APEC會議”煙花,到在黃浦江畔升期待“九級浪”無不體現著他的成功。拿奧運會來說,舉辦奧運會歌家的藝術家們都為其做藝術效果,展現本國文化藝術特色。當問到蔡國強時回答說:“自己出生的國家,做這個,有問題?”強有力的回應了作為中華兒女血液里流淌的是家國情、民族感。也從側面反映了常年旅居國外游子對祖國有強烈的情感回歸與驕傲之感。
“天梯不知道什么時候真的能升到天空,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必要升到天空,還是,在心里面,梯子已經升到天空去了。” 其實在藝術領域中,藝術的進步與發展無不是在對表達技巧、創作手法、思想傳遞等獨創及挑戰。尤其是后現代藝術中,消解了生活品與藝術品之間的界限,重在暴露藝術創作中過程性和方案性,讓更多的大眾參與其中。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火藥這樣一種極具破壞力強的象征符號,在他人眼中看起來更像是玩味、搞笑,但在蔡國強的手中依然將藝術變成突破性進展的“思想性”藝術。
從蔡國強的出生地泉州就是在中國歷史上有古老傳統文化藝術氣息的地方,每逢傳統節日都會祭祀祖先以表緬懷寄托之情,在此會選用煙花燃爆的方式進行紀念,爆破的瞬間震撼人心、煙霧朦朧,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樣獨特的方式正是他日后運用煙花進行藝術創作的動機。此外,由于父親也是一位藝術大師,他的書法繪畫行云流暢、舒坦自然,使人賞心悅目。在父親言傳身教的影響下,耳濡目染吸收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之精髓,同時下定決心要展現出具有中國特色藝術的獨特魅力。隨后到各國交流學習,不斷更新提升藝術創作水平,轉變自己藝術風格。從此煙花爆破是蔡國強表達藝術的方式。首先藝術媒介創新,使用煙花作為藝術材料是史無前例的,而且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象征,做到了獨特:為中國人自己代言;其次藝術過程,有別于傳統藝術形式,加入更多的非藝術團體。

將消費者轉化為藝術生產的合作者的思想,指出讀者觀眾絕不是藝術產品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藝術生產的主動參與者。 站在這樣一種角度主要強調藝術與生活的融合的趨向,同時也展示了“波普藝術融合了娛樂與藝術是當今潮流和趨勢”。當代藝術給我們的是一種共時感、現時性的消費文化觀。這也是藝術走進大眾視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貢布里希在他的《藝術的故事》中提到:“整個藝術發展史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而是還念和要求的變化史”。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發展的變化歷程是根據當時特定的環境、社會、思想的變化而產生相應的改變,所以藝術沒有高低、好壞之分。蔡國強團隊經歷3次多種原因的失敗后仍然不忘初心的精心制作、潛心實驗,終于實現21年來的夢想。展示的是人類最本真最自然的情感表達通過藝術的獨特表現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隨著時代的進步,需要轉變我們接受藝術的觀念與方式。為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并秉持一種文化自信的態度把中國特色的藝術內涵傳播久遠、傳承精髓,邁向世界、走向全球。
(作者單位:樂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