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木
除弊當以法治之
文/林木
共享單車委實給大家帶來了方便,不過騎車人也要遵守規則,否則將會受到懲治。深圳共享單車禁騎令7月1日生效后,有13615人因違規被禁騎。天津市也啟用了共享單車“限騎令”,日前364人被停用共享單車。
規矩就是紅線,觸犯必須得擔責受處罰。當然,這也要看有關部門能否堅守紅線,尤其與民生相關的事情更要走心,敢動真格的,對于觸犯者逮著一個懲處一個。譬如,山東毒大蔥事件作俑者。據媒體報道,山東壽光的養殖戶把從冷庫撿來的大蔥喂羊,100多只羊在食用大蔥后死亡。吃死羊的大蔥產自沈陽于洪區解放村,從這批5.2萬斤的大蔥里,抽檢出國家蔬菜禁用農藥甲拌磷。俺想,雖說人不能像羊一樣大量食用大蔥,但是即使少量食用也會有害身體健康。眼下,食品安全已是國人最為關注的事情,國家三令五申禁用高毒農藥,但總有人為利犯禁,再加之有關部門懶政,任由高毒農藥在市場暗中出售,于是才出現有高毒農藥的果蔬。
列位看官您瞧,毒大蔥事件曝光后,沈陽市相關部門先后在大蔥種植基地及超市、農貿市場等流通銷售環節抽取大蔥樣品進行檢測,但都沒有檢出甲拌磷、毒死蜱等農藥成分。呵呵,這一廂鬧出了百多只羊食用大蔥后死亡,那一廂卻根本沒有那些高毒農藥。那么,當地農民是否在蔬菜上使用甲拌磷?當地市場上還有沒有甲拌磷售賣?為此有記者在毒大蔥事件一個月后來到沈陽于洪區暗訪。
在于洪區老邊鄉三臺村,記者發現“鑫旺農化肥銷售處”仍在售賣“甲拌磷”。按照規定,高毒農藥實行定點經營,必須實名購買,記者以農民身份提出購買的要求,店主說已經賣完了,但回家取出一袋含有5%甲拌磷的(水溶型)顆粒劑。店主沒有提醒記者“甲拌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也沒有提出要求出示、登記身份證件和做售賣記錄。
我國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自今年6月1號起正式開始實施。條例規定,對于未取得農藥經營許可證經營農藥的行為,違法經營的農藥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對于違規銷售高毒農藥、限制農藥的處罰,條例并沒有詳細規定。于洪區農管委執法大隊人員說,這需要地方細則落地,目前主要以加強宣傳,批評教育為主。“因為相關的法律法規跟的不是特別緊,所以有些規定吧也不是特別好實施,因為新條例有些細則還沒有出來。咱們就是批評教育,這個力度比較大一些。發現了立刻下架返回廠家,從哪進的返回哪去,不讓再賣。”
由此看來這個條例的處罰手段只是以罰款為主,再加之沒有執行的細則,到了地方執法部門也就成了“力度比較大一些”的批評教育。對此有人痛斥:人可能不會把蔥當主食吃,不會像羊那么容易橫死,但是面對著體系性的監管漏洞,以及對漏洞瀆職的縱容,在漏洞下各種防不勝防的毒蔬菜,早晚大家也會被害死的。
故此俺想,多年來高毒農藥的果蔬屢禁不絕,原因一是有關法規不嚴厲、不健全才導致一些人敢踩紅線,敢違規犯禁。二是執法部門監管不到位,而且把精力都放在事后,出了事一窩蜂似地狠抓一陣兒卻沒解決根本問題。所以,“法不嚴則事不成,除弊當以法治之”,依法治國決不能掛在嘴頭上,必須敢動真格的,用嚴法的高壓態勢嚴打違規犯禁者。
其實,不只是食品安全問題讓人揪心,很多行業都存在踩紅線違規犯禁問題。譬如,幾年前上海鋼貿案攪得物流業昏天黑地,質押業務讓人們唯恐避之不及。不止這些,物流業還有諸多違規犯禁踩紅線現象亟需依法嚴打。前些日子看到國家20個部委聯合簽署了《關于對運輸物流行業嚴重違法失信市場主體及其有關人員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對失信主體列出五大類27項聯合懲戒的具體措施。看來,要對物流行業的違法失信行為動真格的了。
中國搞改革開放,其實就是搞市場化,而市場化的前提是法治與信用。這次國家發改委等多部委聯合出手懲戒物流業失信行為,對上了“黑名單”中的失信主體實施懲戒,這也是中國市場化的一個進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