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徐翔
智慧物流發展已成大勢所趨
文/本刊記者 徐翔
實際上,智慧物流受到政府高層人士的重視時間并不算長。2016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從國家層面部署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從各自職能領域出發部署了推進“互聯網+”高效物流相關工作,為推動智慧物流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這算是政府高層第一次對于如何推進物流市場的升級發展,進行了更為落地的部署。
不難發現,國家政策的落地往往落后于市場發展的真實情況,政府出臺的相關推進智慧物流市場的升級發展的政策文件只是對當前蓬勃發展的智慧物流市場新動態的肯定與支持而已。物流市場實際上已經在智慧的道路上走出了很大的一步。這個在幾十年前還和清朝的鏢局運作方式沒有太大不同的市場,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高科技技術的推動,轉型升級的速度令人驚訝。不論是傳統的倉儲管理還是貨物運輸,都和過去越來越不同。用眾多業內人士的話來說,就是越來越時髦,越來越后工業時代了。
倉儲方面以京東為例,作為中國電商市場的代表企業,京東在倉儲上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以充分發揮智慧物流的高效率。京東甚至因此將倉儲迅速換代到了無人倉階段。
今年“618”期間,京東在江蘇昆山投入使用了全球首個最大、最完整的從供包(將包裹放入自動分揀設備供包臺上)到裝車全流程無人分揀中心。其場內自動化設備覆蓋率達到100%,分揀環節進入了全場無人化、智能化階段。以目前業內常見的交叉帶自動分揀機為例,供包環節仍然需要人工操作,但在昆山無人分揀中心,已經實現自動供包并對包裹進行六面掃描,保證面單信息被快速識別,由分揀系統獲取使用,進而實現即時有效的分揀。值得一提的是,昆山無人分揀中心的主系統是由京東集運研發部自主研發的定制化、智能化的設備管控系統——DCS智能管控系統,其中包含自動分揀機調控、無人AGV搬運調度,RFID的信息處理等。全場投入25臺無人AGV,通過AGV調度系統,完成搬運、車輛安全、避讓、優先任務執行等工作,實現了全國首例分揀前后端無人AGV自動裝車、卸車作業的操作。目前昆山亞洲一號自動分揀系統分揀能力超過4萬件/小時,整個分揀中心日分揀能力超過100萬件,是人工分揀效率的10倍多,且準確率可達99.99%。
貨運方面則有更多的故事可講,市場上出現了大量依托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大數據技術而誕生的平臺公司,包括G7、貨車幫、易貨嘀、真好運等在內的一批開始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平臺公司。這些公司通過技術手段迅速整合大量的貨源信息,盡可能地消除信息不對稱,進行車貨匹配,降低空載率。對于當下真正發力降本增效的物流市場來說,這些貨運平臺對物流成本的節省,效率的提高顯而易見。

貨車幫是一家被廣泛關注的貨運平臺,成立于2014年,這家成立僅僅幾年的創業公司,卻已經至少融到了4.27億美元的資金,而截至2017年7月底,貨車幫誠信注冊會員車輛達450萬臺,平臺日發布貨源信息達500萬條,日促成貨運交易超14萬單,日成交貨運運費超過17億元,并在全國360個城市建立了1000家直營服務網點。2016年,貨車幫為中國節省燃油615億元,減少碳排放3300萬噸。這個數字顯然十分驚人。而這一切巨大的數字背后,有個更為巨大的數字——國內公路上運營的貨車總量約有2000多萬臺(中重型卡車約為700萬臺),駕駛員超過了3000萬人。在整體公路物流近8萬億元的市場規模中,任何能夠加強信息交互、提升運行效率的動作,都會孕育巨大的商機。貨車幫的商業模式正是聚焦于這一領域的市場痛點而持續發力。這樣的平臺公司正在利用技術的力量讓這個傳統的行業煥發著前衛的氣息,用一句更有人情味的話來說,就是要讓中國3000萬貨車司機活得更有尊嚴。這話一點也不假。
智慧物流的關鍵毋庸置疑聚焦在了科技上,聚焦在了物聯網、大數據、無人駕駛等蓬勃發展的技術上,沒有這些技術作為基礎支撐,智慧物流也無從談起。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物流市場能夠有今天的局面,馬云是一個無法繞開的關鍵人物,這個中國首富,對于物流市場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的。馬云創辦的淘寶電商實際上直接拉動了整個物流市場的信息化發展。據了解,目前,國內已經有超過400萬輛重載貨車安裝北斗定位裝置,還有大量托盤、集裝箱、倉庫、貨物接入互聯網。物流連接呈快速增長趨勢,以信息互聯、設施互聯帶動物流互聯,物流互聯網的形成正處于關鍵時期。“物流在線化”奠定了智慧物流的前提條件。而物流云、算法等技術也不斷地加深了物流市場的深度變革和迭代。
顯然,就物流談物流已經是一件無法談順暢的事情了,在這個傳統行業,需要更多來自科技的力量、科技的人員參與進來,進行跨界融合,將先進的科技手段充分應用到這個傳統的物流行業,才能讓物流的速度和效率趕得上時代的發展,和這個時代的節奏相匹配。
2017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云表示,物流行業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貨通天下,把貨從這個地點送到那個地點,物流行業必須參與到整個生產、經濟的轉型升級,必須要做到能夠消滅庫存。如果我們能夠把生產和制造業、銷售、消費的體驗結合在一起,就能最終消滅庫存。這樣去思考,那么物流行業對社會的貢獻遠遠超過了送了一點點貨。顯然,把愿景作為行業的未來,科技是無法缺席的力量。
機遇和挑戰永遠并存,馬云的愿景也是物流行業的愿景。現實的當下,我國的物流市場還有種種的不盡如人意。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那些充滿著后勁的蓬勃力量在將物流行業一點點帶向更光明的遠方,物流變得更加智慧和智能,貨源更加好找,價格更加公道,高速路上的司機車開得更加穩當和舒暢,這些物流故事每天都在實實在在發生在中國大地上,未來顯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