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徐翔
貨車幫:深耕AI志不休
——專訪貨車幫CEO羅鵬
文/本刊記者 徐翔
一家位于中國西南省份的貨運平臺公司,在近年來受到了整個物流行業的強烈關注。這家名為貨車幫的公司,成立于2014年,短短的三年里,不僅成為了深耕AI領域的典型物流企業,被中歐商學院、長江商學院當做教學中的典型案例,頻頻亮相新聞聯播。外媒甚至稱其為中國第一大幫。
2017年8月17日,貨車幫宣布完成B3輪5600萬美元的融資。至此,貨車幫B輪三次融資額總計已達4.27億美元。同行業難有敵手。對于貨車幫來講,在這個市場中,他并不是唯一的玩家。想要在眾多玩家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有獨到的市場核心競爭力。貨車幫CEO羅鵬向《中國儲運》表示,大規模的網絡+大量數據支持不斷優化的算法正是貨車幫極力鍛造的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貨車幫建立起來的信息網已經覆蓋了國內360多個城市,為平臺上的數百萬貨車司機和80多萬貨主提供了有效的綜合信息服務。而這也是貨車幫所對外宣稱的打造中國公路物流的基礎設施。貨車幫CEO羅鵬表示,由于車貨匹配行業是一個效率網絡,規模越大,平臺上的精準數據就越多,由此一來車貨匹配的算法就會更加精準,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目前貨車幫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里都已經做到了很大的規模,目前這個規模本身就是一個較大的壁壘。同時貨車幫擁有400名軟件工程師,在算法優化上也在繼續投入,貨車幫的后續融資也依然主要投入在擴大規模和優化算法上,因為這是貨車幫的價值所在。
除此以外,貨車幫也加大了車后服務市場的投入,連接貨車司機和車后市場合作伙伴,提供了包括ETC服務、新車、保險、加油及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以ETC應用場景為例,貨車幫與貴州高速、陜西高速、廣西高速及江蘇高速等多家高速公路公司合作,貨車ETC累計發卡突破120萬張,日充值額已經成功破1億元,貨車幫已成為中國貨運ETC最大發卡方,日充值金額超1億元,年流水超過200億元,并建立了基于大數據場景的金融風控體系,白條貸款額突破20億元。這樣的規模,已經讓貨車幫成為中國最大的貨車ETC發卡和充值渠道。
在油品運營上,油站選址智能推薦、加油站智能推薦、最優加油路線規劃等大數據應用十分突出。新車業務上,貨車幫基于大數據描繪用戶畫像,尋找新車銷售線索,創造了15天2億元的銷售佳績。除此以外,貨車幫已經與神華集團、中集集團、中化集團、一汽、中國重汽等多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基本構建起車后服務市場服務體系。對于中國的物流市場來說,這樣的舉措也是其對國內公路物流生態的一次重構。
作為中國民企科技企業的代表,百度、阿里和騰訊三大巨頭一直備受關注,而這三大巨頭卻也不約而同地關注了貨車幫。早在2015年3月馬云就將貨車幫帶到了德國漢諾威CeBit大會上,向德國總理默克爾介紹了貨車幫——TruckAlliance。而百度和騰訊也參與了多起貨車幫的融資。尤其是騰訊,在貨車幫前4輪的融資中均有參與。貨車幫甚至吸引到了BAT的高管加入了貨車幫。貨車幫努力在自身基因里融入BAT的優秀基因,使自己快速發展。
對于百度來說,其全力打造的新一代阿波羅開放無人駕駛汽車平臺,正急需國內交通物流數據這樣的戰略資源;而騰訊在兩年前提出用“互聯網+”的方式去“連接一切”后,馬化騰更是多次強調,未來騰訊AI著重打造的就是應用場景,“有了場景自然就會有市場、數據、技術和人才”。而他們想要的,貨車幫這里都有,達成這樣的戰略合作,自然是雙贏。
對于還拿現在的物流和過去的鏢局相提并論的企業來說,貨車幫拋棄了陳舊的價值觀念,正在極力重塑物流新的行業生態網絡,這對于傳統基因過于深厚的物流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劑提神醒腦的猛藥,極大地拓展了傳統物流人的思路。智慧不僅能夠讓物流更高效,也讓物流人的頭腦開始變得靈活起來。

《中國儲運》:最近有多位前BAT的高管加入了貨車幫,請問這些精英領導的加入會對貨車幫在智慧物流創建方面會起到怎樣的意義?
羅鵬:智慧物流創建最重要的是人才,既懂物流又懂互聯網的跨界人才是關鍵。
前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亞洲區工業部主管,貨車幫CFO張遠聲、前騰訊T4級技術專家,貨車幫CTO馮亮、前北京通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敏、前阿里中供鐵軍全國直銷總經理俞朝翎、前百度全國直銷總經理陳永勝、前埃森哲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朱杰林……構成了貨車幫全面的人才體系,為貨車幫繼續在智慧物流上發力做出各自專業領域的貢獻。
《中國儲運》:貨車幫在科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羅鵬:在科技研發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15日,貨車幫與西南交通大學簽約,合作建設“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智慧物流服務技術貴陽研發中心”。貨車幫總部在功能設置上增加“貴陽研發中心”板塊,第一年將投入2000萬元,搭建實驗環境,購置必要設備,開展相應的研究。
當前,多數車貨匹配平臺還處于以中長途貨車“車貨匹配”服務為主要功能的初級階段,“貴陽研發中心”將通過貨運大數據對市場需求做精準把握,運用數學模型實現最優資源配置和供需平衡功能,逐步實現智能車貨匹配、智能實時調度、智能標準報價,以及對物流信息全程追蹤和可視化,顯著提升公路干線物流貨源、車輛、路線、價格的匹配速度、精準度和運輸組織效能。同時實現降低公路物流成本、運輸能耗和減少大氣污染,提升公路物流的運轉效率的目的,在推動供給側改革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在人員配置上,美國交通研究領域top10科學家、西北大學終身教授聶宇博士擔任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負責項目總體策劃,并主持整體研究。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劉曉波院長負責項目調研,數據分析,并協助設計公路貨運資源優化配置的策略。兩人將作為核心研發成員,帶頭組建研究團隊。
《中國儲運》:從往期的表現來看,雖然貨車幫剛成立三年,但卻表現出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像前不久的九寨溝地震,貨車幫就第一時間出現在了受災現場。能談談貨車幫在環保救災方面作出的努力嗎?
羅鵬:在救災事故中的應用方面。我們協助進行國防交通民用運力(貨車)動員系統開發工作,該系統在戰時能夠增強軍事后勤運輸保障,急時能夠執行救災搶險任務。今年發生在8月的九寨溝地震,我們就第一次試用了這個系統。震后三天內置頂了586條救災物資信息,招募1983個貨車司機自愿者。針對節約燃油,我們在成都物流基地2萬臺貨車經過一個市場調研,根據這個調研數據我們進行過綜合分析,2016年全年,貨車幫總計節省燃油615億元、減少碳排放3300萬噸。今年這個數字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