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媽
早在女兒沒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跟一起帶娃的閨蜜說:“我跟你打個賭,等孩子長大之后,如果她各方面都不錯,大家就會異口同聲地說‘你看看人家那孩子怎么那么聰明懂事!反之,所有人就會把矛頭指向媽媽—‘這孩子你怎么教育的?!”換句話說,就是教育孩子是件極不容易且甘苦自知的事兒。
十幾年過去了,我花費氣力最多的地方是培養女兒的自律能力?,F在說來似乎輕描淡寫,實際上真是要把親媽憋出內傷來。
比如,在孩子還沒學會走路的時候帶她出門,你是抱著還是推車呢?我的選擇是讓她盡量自己爬。沒錯,就讓她在戶外爬來爬去。當然在她爬之前我會做做很多準備工作:確認地面沒有可能割傷她的玻璃或釘子,彎下身確認與她頭部平行的位置沒有尖角與銳刺,檢查角落里有沒有安全隱患……然后就放心讓她自己探索了。有些媽媽可能會覺得多臟?。∥冶嘲镅b滿了濕紙巾、干凈衣物和消毒藥水。衣服臟了之后換上干凈的,繼續。有些家長可能會問:“要是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怎么辦?!”我的準備工作中已經包含這一項,首先會檢查孩子活動環境的衛生條件,孩子不傻,如果只是撿地上的樹枝泥沙放嘴里嘗嘗,不好吃就不會再次嘗試。這么做給了她最大限度的自由與考驗,她在探索新世界時,因為看到我放手,反而會變得小心翼翼,注意觀察。上了幼兒園,與小伙伴相處產生磕磕碰碰時,我盡會量讓她自己處理。她大大咧咧,端早飯走到一半包子已經不知去向,我叮囑老師讓她自己處理,結果有細心的小男生會幫她再去拿一個,她不僅找回了包子,還收獲了小伙伴的善意。小學開學第一周,她同桌的家長在校門口攔住我投訴,說她總是忘帶鉛筆,老向同桌借,覺得這樣不好。我聽了卻暗自高興—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她懂得去求助,也能得到幫助,其實還不錯。
今天的孩子還要面臨種類繁多誘人的零食及五花八門電子產品的誘惑。很多家長不是擔心孩子是零食吃壞胃口,就是擔心孩子沉迷電子產品誤入歧途,于是或視其為洪水猛獸,或無所適從。關于零食,我的做法是,跟女兒從小定好規則,先說清楚零食糖果對身體的危害,商定每天吃的量,什么時候吃,每次吃多少則由她決定。她很珍惜自己的決定權,所以都能夠遵守約定,偶爾也有例外的時候,比如買了包裝特別漂亮的糖果,我們就說好把幾天份額集中到一天。一直以來,她從不缺少,也就不會貪婪。記得在外地旅游,一間超美的糖果店留住我們的腳步,她想要買一種貌美的糖果,我讓她自己挑選,結果她只在手心放了三粒,店員驚呆了,說這孩子怎么這么節省!這不僅僅是節省,更是知道自己有選擇之后的自尊與矜持。
電子產品也是如此。自從有了蘋果產品,我們家里各種型能(除了手機)的APPLE就沒缺過,但依然是定好每次玩的時間和條件:要把作業寫完,把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只要做到這兩條,其余的時間由她自己把控。帶幼兒園時期的她外出吃飯,小朋友們看到她手里的IPAD羨慕得不行,紛紛央求她借給自己玩一會兒。她毫不猶豫就借給別人,是因為知道別人玩不會影響她自己的份額,而她在家里玩夠了,出門也不會纏著不放,反而拿出帶著的書翻看。當然,也有管不住自己的時候,誰玩游戲沒有到后半夜愛不釋手的經歷呢?何況是個孩子!這種時候不帶情緒的果斷制止就是我和爸爸的責任:把所有電子產品留在外面,上床睡覺。只需要這樣一句話,哪怕戀戀不舍,她也能夠理智地管住自己,因為她知道被信任的感覺和好處,那就是完全的自由和尊重。
總有一天,孩子要過自己的生活,當他們獨自面對,你是選擇不得不放手,還是選擇含笑看他們遠行高飛?要想毫不費力,就要拼盡全力;要想讓孩子自由,請先教會孩子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