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
【摘 要】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文將以廣東漢劇《蝴蝶夢》的唱腔音樂——《月色溶溶照小徑》為論題,通過分析新創劇目《蝴蝶夢》的唱腔音樂、曲式結構、曲詞聲韻,展示廣東漢劇在傳統基礎上進行創新的成效及其藝術特征。
【關鍵詞】唱腔音樂;曲詞聲韻;曲式結構
中圖分類號:J8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0-0027-02
中國的戲劇是民族文化藝術的精華。廣東漢劇是古老的戲曲劇種,原稱“外江戲”。是以皮黃聲腔為主的板腔體劇種。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南國牡丹”,屬于廣東三大劇種之一。因來源于漢口,所以定名為“漢劇”。主要聲腔是皮黃(又稱南北路),與湖北漢劇荊河派(現稱荊河戲)、湖南常德漢劇、祁劇,以及廣西桂劇、贛南東河戲(又稱楚南戲)、閩西漢劇等屬皮黃南北路聲腔體系,彼此的音樂唱腔大同小異。[1]
廣東漢劇主要活動范圍是粵東、閩西、贛南客家語系地區,粵東潮汕平原地區。舞臺語言沿用“中州音韻”。 [2]代表作有《百里奚認妻》《齊王求將》《蝴蝶夢》等。
一、《蝴蝶夢》選段《月色溶溶照小徑》的藝術特點
新創劇目《蝴蝶夢》榮獲了第五屆中國戲劇節優秀音樂唱腔設計獎。作曲者是國家一級演奏員、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鐘禮俊。鐘禮俊在傳統的基礎上,對廣東漢劇《蝴蝶夢》的音樂唱腔進行了創新,使該劇目廣受好評。在田氏唱段《月色溶溶照小徑》中,鐘禮俊結合了廣東漢樂《蕉窗夜雨》,使漢樂與漢劇一脈相承,體現了傳承與創新。筆者將以田氏唱段《月色溶溶照小徑》為例,從音樂唱腔、曲詞聲韻、曲式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蝴蝶夢》簡介。一日,莊周遇見一位少婦在扇墳,莊周得知少婦要等亡夫的墳土干后,才可改嫁,于是幫助少婦扇墳。后詐死化成楚王孫,以此來“試妻”。田氏劈棺之后,莊周起死回生。兩人的經歷如一場夢,就此別過。
(二)曲詞聲韻。廣東漢劇的曲詞聲韻以《中原音韻》為主。曲韻以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韻》的十九韻為代表。包括鐘東、江陽、齊徴、魚模、歌戈、真文、支思、監咸、歡桓、先天、車遮、皆來、寒山、肖豪、家麻、庚青、尤候、侵尋、廉纖。在1952年后,多以中華新韻十三轍為準,包括發花、梭波、一七、灰堆、姑蘇、懷來、人辰、乜斜、江陽、由求、言前、中東、遙條。[3]《蝴蝶夢》的曲詞聲韻尤為講究,如《月色溶溶照小徑》唱詞:
夜闌汲水出柴門(“門”為人辰轍),月色溶溶照小徑(“徑”為庚青韻)。
山泉一眼石間出(“出”為姑蘇轍),心頭的滋味說呀說不清(“清“為庚青韻)。
(三)曲詞規律與結構。曲詞規律與傳統格律詩一樣,有平、仄之分,即“平聲字”“仄聲字”。平聲字分為陰平、陽平。仄聲字分為上聲、去聲。曲詞的平仄規律為:上句末一般用仄聲字,下句末一定用平聲字。[4]如《月色溶溶照小徑》唱詞:
夏暑冬來一日過,(“過”為去聲,是仄聲字)
沒來由打翻了五味瓶。(“瓶”為陽平,是平聲字)
在戲曲曲詞中,曲詞必須要有上下句,即使換了角色、場次,也必須接唱下句。除非下句用“掃頭”鑼鼓代替。曲詞結構基本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七字句的基本結構為2+2+3或因兩個句頓詞義相連的4+3結構。十字句以3+3+2+2或3+3+4為基本結構。《月色溶溶照小徑》多以七字句結構為主,如:
夜闌—汲水—出柴門,(2+2+3)月色—溶溶—照小徑。(2+2+3)
(四)曲式結構。戲曲的唱腔由曲詞譜以曲調而成,所以曲詞結構形式決定曲調的句段和曲式結構[5],可分為樂句、樂節、樂頓。如《月色溶溶照小徑》:
(五)音樂唱腔。由鐘禮俊作曲的《蝴蝶夢》的音樂唱腔中,田氏唱段《月色溶溶照小徑》屬于西皮(下接第29頁)慢板。田氏為花旦唱腔,在西皮慢板中,上句落音在i、(3)、(6)、(2),下句落音在5、(1)上。
譜例1:田氏唱段《月色溶溶照小徑》
鐘禮俊在此段融入了《蕉窗夜雨》。但是他并沒有完全照搬,而是把《蕉窗夜雨》和西皮慢板相結合,作為過渡句子,體現了繼承和發展。
譜例2:西皮慢板
譜例3:田氏唱段《月色溶溶照小徑》
鐘禮俊的創作在于“點到為止”,即不完全照搬,也不因創新而丟棄了傳統。在此過渡下,這段音樂唱腔既新穎,又有傳統所在。并且結合了廣東漢樂《蕉窗夜雨》獨特的4、7之音,讓人聽出了雨水滴落在葉子上的清脆之聲。在這夜色溶溶的晚上,體會到了夜色的美好和田氏的內心情緒,展示了廣東漢劇的魅力。
參考文獻:
[1]丘煌,羅桓報.廣東漢劇不是源于徽班而是源于湖北漢劇[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8,(3):78-80.
[2][3][4][5]丘煌.廣東漢劇音樂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3.
參考樂譜:
1.《蝴蝶夢》選段《月色溶溶照小徑》出自《鐘禮俊廣東漢劇音樂唱腔作品集》。
2. 西皮慢板弦頭鑼鼓及弦引出自丘煌《廣東漢劇音樂研究》。
3.《蝴蝶夢》選段《月色溶溶照小徑》出自《鐘禮俊廣東漢劇音樂唱腔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