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國
問題318: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2016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稱,網絡游戲成為青少年使用率高于網民總體最多的一項。數據顯示,未成年人對網絡游戲的使用率達到67.9%。一款《至尊榮耀》的游戲注冊用戶已達2億,月活躍用戶5000萬。經常玩網絡游戲的網民郝先生認為,我國很多網絡游戲令青少年“沉迷”。 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說,“《至尊榮耀》讓我們班都快淪陷了”。原來他們每天午休時間全班學生開“至尊大會”,會比誰又刷到了高分,誰又買了更酷的裝備;玩得太差的會被鄙視,不玩的不許參加。《至尊榮耀》等一批網絡游戲成為目前最受他們喜愛的課余活動。
打開《至尊榮耀》的界面發現,除了人物包裝、場景等設定不同以外,這就是一款打斗類游戲,大量充斥著武裝打斗、血腥屠殺等內容低級、荒誕的色彩,赤裸裸地鼓吹利己主義、冷血拜金主義。在這款游戲里,古今中外歷史人物“大亂燉”,詩仙李白變成刺客,名醫扁鵲是用毒高手,諸葛亮的職業則是法師……孩子圈的“口頭禪”、話題、競賽等均高度同質化地圍繞著這款游戲展開。有的孩子是由于主觀沉迷,有的孩子是為了融入朋友圈,還有的孩子是為了炫技,獲得成就感和同伴的認同。
為了在游戲中有更好的表現,有的孩子竟背著父母充值“換膚”。一位12歲的小男孩偷了父母辛苦存下的5萬多元錢,用來購買《至尊榮耀》里的皮膚和英雄,一天消費最多時達8000多元。一個關心未成年人的組織曾調查某省上百所中小學校,其中95%以上的學生表示用電腦、iPad、手機等玩過游戲,一些學生在寒暑假里平均每天玩游戲3小時以上,最多時曾連續玩游戲五六小時以上。據報道,某市一中學生一連泡網吧十幾天,視力由1.2下降到0.2。該市的另一名12歲的小學生在網吧泡了3天3夜,餓了喝口水,困了伏在電腦桌上打個盹,通宵達旦地玩游戲,當家人找到他時,身體已經極度虛脫,幾近死亡。網癮者對游戲的癡迷,達到了可以不吃飯,不睡覺的癲瘋地步。
某專家認為,網絡游戲的負面影響,單純從外表根本無法看出來。一款看似清新卡通的游戲,卻很可能存在著博彩泛濫、花費過高、故意制造玩家仇恨、肆意傳播錢權至上價值觀等問題。而這些內容,如果不是長期沉浸在游戲里,是不可能發現的。讓青少年遠離網絡不良信息影響和傷害,需要家長、學校、政府乃至全社會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安全可信、適合未成年人的網絡環境。
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網絡游戲對青少年的影響已深入到方方面面。就你的理解,簡要陳述網絡游戲對青少年的危害都有哪些?
2.某政府參事室擬召開一次關于未成年人遠離網絡不良信息的研討會,讓你參加并發言。請你起草一份發言綱要。
【答題要點及思路提示】第1問,要把危害限定在青少年,是對青少年的危害,比如對家庭造成經濟損失,就不是對青少年的危害,不能作為作答內容。案例材料以舉例形式給出了網絡游戲的一些危害,要對這些舉例進行概括,總結提煉出危害內容。這樣還遠遠不夠,要注意題目中有“已深入到方方面面”,表明要從多個方面去答,要結合應試者本身經驗和對問題的理解,推斷出可能的危害。對每種危害,要答幾句表現或者進行必要的分析,使危害表現更加豐滿、易于理解和接受。答危害類試題,要把主要危害、嚴重危害放在前面。把主要內容往前寫、放在最顯眼位置,是作答案例分析題的訣竅。主要作答內容有:(1)摧殘青少年的身體。長時間沉迷網絡游戲,對視力、腦力和身體各個機能都有很大危害,嚴重摧殘正在長身體的青少年群體。(2)消磨青少年的意志。大量業余時間用于網絡游戲,長期沉迷虛幻的虛擬世界不能自拔,不僅耽誤學習而且使青少年失去上進心,喪失毅力,消磨意志,致使心理變態、心靈扭曲。(3)誤導青少年的認知。網絡游戲設計往往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篡改歷史、扭曲人物,嚴重誤導青少年對事物的正確認知,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的形成。(4)引發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年輕氣盛,心智和對問題的判斷力不很成熟,網絡游戲又充斥著暴力、屠殺,宣揚以暴力手段解決問題,容易引發青少年違法犯罪,誤入歧途。(5)侵蝕青少年道德。網絡游戲內容往往是低級、荒誕的,赤裸裸地鼓吹利己主義和冷血拜金主義,這些 “電子垃圾”和“精神毒品”嚴重侵蝕青少年道德,散布精神污染,使青少年失去理想,失去道德,失去做人準則。
第2問,作答的是發言綱要。此題與第一問不同,不能僅把作答內容限定在網絡游戲上,而是拓寬到整個網絡不良信息。這個研討會發言綱要的要點就是如何使未成年人遠離網絡不良信息。政府參事室召開研討會的目的,是就未成年人遠離網絡不良信息提出一些解決問題措施意見,提交政府參考。因為是研討性質,而且題目要求“不拘泥于身份”,所以作答內容比較廣泛,不受部門職能限制,既可以答宏觀性原則性強的內容,也可以答具體性操作性強的內容,只要是利于問題解決的舉措都可以答進去。主要作答內容有:(1)盡快出臺完善針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法律和法規。加快互聯網立法進程,對于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時間、網絡信息提供、網絡游戲變相誘導消費、用戶權益保護不力等問題進行規范和限制,將未成年人上網行為納入法制化軌道。(2)家長要切實履行好監護未成年人上網的責任。要加大對家長的教育引導,發揮好家長的教育監督職責,家長要加強和孩子的經常性交流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真實需求,多培養孩子現實中的興趣愛好,嚴格控制孩子上網時間、途徑和網絡內容。(3)加強網絡平臺管理。從嚴管理互聯網企業和網站,加強網絡行業自律,讓網絡游戲實名認證落到實處。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嚴厲打擊不良信息的發布、傳播和鏈接,凈化網絡空間。(4)加強綠色健康網絡建設。大力推薦、宣傳、打造積極向上并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綠色網絡空間。鼓勵和支持綠色網絡產業發展,推動更多的網絡平臺越來越綠色、文明,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網絡產品和服務。(5)加大網吧管理力度。嚴格執行網吧的有關規定,嚴禁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網吧,中小學周圍200米內不得設置網吧,對接納未成年人和超時經營的網吧給予重罰。(6)發揮社會對網絡信息的監督。引導社會公眾自覺加強網絡環境建設,對涉及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內容及時舉報,執法部門嚴厲查處。(7)加強校園網建設,讓多姿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學校要主動了解和介入青少年感興趣的領域,擴大學生利用網絡的維度,正面積極引導學生上網,推薦參與健康的安全的網絡活動。(8)妥善做好沉迷網絡的未成年救助工作。學校和家庭要密切配合,相互溝通,密切關注沉迷網絡的學生,不要采取過分指責和禁止性措施,要循序善誘,耐心細致、體貼入微地做好教育引導工作,使其盡快走出網絡世界,回歸現實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