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麗兵
【摘 要】為了掌握不同外加劑與SAC膠凝材料適應性,通過對聚羧酸減水劑、硼砂、檸檬酸、碳酸鋰、亞硝酸鈣對SAC膠凝材料,結果表明:聚羧酸減水劑、硼砂、檸檬酸、碳酸鋰、亞硝酸鈣與SAC膠凝材料有良好的適配性,可用作為SAC膠凝材料的減水劑和調凝劑,但單一外加劑無法滿足一般工程對凝結時間、強度等的要求,需要多種外加復配方可達到設計要求;自主合成一種復合型外加劑FH-1,以0.6%(質量比)摻入SAC膠凝材料可使其初、終凝時間分別達到36min和44min,可使膠砂3h、1d、3d抗壓強度分別達到33.1MPa、50.2MPa、61.8M。
【關鍵詞】SAC水泥;外加劑;外加劑適應性;抗壓強度
0 前言
外加劑是現代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組分之一,是改善混凝土使用性能的一種重要方法和技術。摻少量外加劑可以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和耐久性。同時,外加劑的研究和應用促進了混凝土生產和施工工藝,以及新型混凝土業的發展。水泥混凝土外加劑使用的歷史很長,己成為混凝土的必要組分,被認為是繼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技術以后的第三次技術大突破。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SAC膠凝材料
2)其它外加劑
1.2 試驗方法
1)膠砂強度試驗
膠砂強度試驗依據《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規程》(JTG E30-2005)中的相關方法進行,但6養護中,養生條件為20℃、90%相對濕度養生箱養生,脫模時間為入模后2.5小時即可。試件尺寸為:40mm×40mm×160mm,分別測定其3h、1d、3d、7d抗壓、抗折強度。
2)減水劑與水泥適應性試驗
減水劑與水泥適應性試驗參照《水泥與減水劑相容性試驗方法》(JCT 1083-2008)中的試驗方法進行。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萘系減水劑對SAC水泥相容性較差、減水效果較差,聚羧酸減水劑與SAC水泥相容性好,減水效果理想,本文將對聚羧酸減水劑與SAC水泥的相容性及對SAC性能的影響進行研究。進行了不同水灰比時聚羧酸減水劑和SAC的適應性試驗,測試時間為加水后5min。
當水灰比分別為0.2、0.3、0.4時聚羧酸減水劑的飽和摻量為0.5%、0.3%、0.15%。水灰比在0.2時,聚羧酸減水劑摻量大于0.5%時,凈漿流動度達到并保持在230mm左右,而水灰比在0.3時,減水劑摻量在0.25%時就可使流動達310mm,水灰比在0.4時,減水劑摻量僅需0.15%就可使流動度達到340mm。由此可見隨著水灰比的增大,減水劑的飽和摻量在逐漸降低,且在較低的摻量下就能使凈漿獲得較高的流動度,由此可見聚羧酸減水劑和SAC水泥有良好的相容性。
隨聚羧酸減水劑用量的增加,同等流動度的膠砂1d、3d抗壓強度都在逐漸增加,當減水劑用量達到0.2%后,膠砂試件的抗壓強度增長速度變緩。按照水泥減水劑的強度增強理論分析:在聚羧酸減水劑低摻量時,隨減水劑摻量增加用水量減少,使膠砂水灰比降低,繼而使膠砂強度增加;但隨著減水劑用量增加達到0.2%后,減水劑減水效果趨于飽和,增加聚羧酸減水劑會加劇其引氣效果,使得減水劑對膠砂強度增強效果減弱,甚至呈負面影響。
同等流動度下減水劑用量不同減水率也不同,其中當減水劑用量為0.1%時水灰比為0.37,減水率約為21.4%;當減水劑用量為0.2%時水灰比為0.3,其減水率為35.7%;當減水劑用量為0.3%時水灰比為0.29,減水率可達38.6%。
可看出硼砂具有緩凝作用,隨著硼砂摻量的增加SAC水泥的初、終凝時間逐漸延長,抗壓強度則逐漸減小;當硼砂摻量為0.1%時初凝時間延長至21min,終凝時間延長至53min,其初凝時間較短,現場施工可工作時間較短,難以實現拌合施工任務;當硼砂摻量為0.2%時初凝時間基本可以滿足施工要求,但其終凝時間相對較長、小時強度低,難以實現3-6小時開放交通的要求;當硼砂摻量為0.3%時,初、終凝時間大幅延長,3h時膠砂無法脫模測試強度,3天抗壓強度僅為標號強度的1/2,28天抗壓強度遠低于未摻硼砂的膠砂;硼砂延長終凝時間的效果優于初凝時間,硼砂在較低摻量(0.2%以下)時,對膠砂后期強度無明顯減弱作用,但當摻量較高(大于0.3%)時,對膠砂后期強度發展不利。
可看出檸檬酸摻入SAC水泥時也是一種有效的緩凝劑,檸檬酸作為SAC水泥緩凝劑時,對其膠砂小時強度基本無影響,但對后期強度發展影響較大,用作SAC水泥外加劑時摻量不宜超過0.10%;表3、4是氯化鋰和亞硝酸鈉兩種早強劑摻入SAC水泥后凝結時間和抗壓強度的測試結果:
碳酸鋰對SAC水泥凝集時間和抗壓強度的影響結果可看出,碳酸鋰對SAC水泥有明顯的早強效果,其原因是碳酸鋰可縮短SAC水泥水化反應誘導期并加速SAC水泥水化。當在SAC水泥中摻入0.02%碳酸鋰,可使SAC膠砂3h抗壓強度提高10MPa。
亞硝酸鈉對SAC水泥凝結時間也有明顯的影響,同時縮短SAC水泥的初、終凝時間,但不及碳酸鋰激烈,其摻量約為碳酸鋰摻量的10倍;亞硝酸鈣摻入SAC水泥能有效提高其小時強度,且隨摻量的增加而逐漸明顯,當摻量為1.5%時,可使3h、6h強度分別提高7.8、6.2MPa;同時也能大幅提高SAC水泥的后期強度,當摻量為1.5%時,可使SAC水泥3d強度提高8.2MPa,使28天強度提高12MPa。
復合型外加劑FH-1對膠凝材料性能的影響
通過前面研究可見,SAC水泥用于快速修復工程時,僅用單一的緩凝劑或早強劑都無法使SAC水泥性能達到設計要求。為了實現設計中對凝結時間、強度等多重要求,本文自主研制了一種復合型外加劑FH-1,FH-1是由硼砂、酒石酸鈉、碳酸鋰、亞硝酸鈣以及聚羧酸減水劑復合而成的外加劑。
當FH-1摻量為0.6%時,可滿足快速修復工程對膠凝材料的基本要求,從而使SAC水泥初凝時間大于30min、終凝時間小于60min,3-6h抗壓強度大于32MPa,后期強度大于65MPa。
3 試驗結論
本文研究了聚減水劑、調凝劑、改性劑等對膠凝材料的性能影響,主要結論有:
1)聚羧酸減水劑、硼砂、檸檬酸、碳酸鋰、亞硝酸鈣與SAC膠凝材料有良好的適配性,可用作為SAC膠凝材料的減水劑和調凝劑,但單一外加劑無法滿足一般工程對凝結時間、強度等的要求,需要多種外加復配方可達到設計要求;
2)自主合成一種復合型外加劑FH-1,以0.6%(質量比)摻入SAC膠凝材料可使其初、終凝時間分別達到36min和44min,可使膠砂3h、1d、3d抗壓強度分別達到33.1MPa、50.2MPa、61.8M。
【參考文獻】
[1]張彩文,楊克銳.聚乙烯醇對土聚水泥強度的影響及機理[J].河北理工學院,4期.
[2]靚,程玉華,沈麗華.粉狀膠凝材料抽樣代表性的探討[J].粉煤灰,2007(01).
[3]娟,張雄.輔助膠凝材料活性聚類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0).
[4]膠凝材料組成對補償收縮混凝土性能的影響[D].重慶大學,2015.
[5]胡少偉,陸俊,范向前.混凝土斷裂試驗中的聲發射特性研究[A].現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