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莉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智慧結晶。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雖然經歷了許多磨難,卻總能次次鳳凰般地涅槃。這一偉大的奇觀,是因為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偉大精神在支撐,是我們民族一直有著崇高價值追求。現如今,正是多元文化碰撞時期,良莠紛呈。作為基層的文化館工作,務必認清形勢,更新觀念,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工作的根本,緊緊抓住這個根本,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式,創新地開展各項工作,才能充分發揮文化館的職能,才能充當好傳承中華文化的優秀使者。
【關鍵詞】抓住根本;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做傳承的優秀使者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0-0242-01
作為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起著使者角色的文化館工作人員,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筆者認為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認清形勢,努力工作,為繁榮文化建設作出自己的努力。
識得廬山真面目——明確工作目標
黨的十八大之后,習總書記很多次在會議中強調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歸納起來就是:祖國幾千年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應當世代相傳。
當今社會,可謂是物欲橫流,許多人追求的是急功近利。談起道德和良心,那是嚴重的缺失,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更為突出。所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迫在眉睫。而我們文化館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就是要明確目標。落到實處的就是如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重植到人們的心中,并使這些精神財富常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出現,從而使我們的社會安定和諧,國家興旺發達。
只緣身在此山中——端正工作態度
隨著國家對我們基層文化建設日益重視,以及文化館免費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們的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建設的重要環節,擔當著非常重要任務。我們作為其中的一員,應該有強烈的自豪感,有自信心。我們的工作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還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使我們具有高度的自覺性。是責任,更是一種義務,應該無條件地去完成。要做到只要我們開館一天,就把我們的工作與傳承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掛鉤,履行我們義務,開展好各項工作,一年一年,持之以恒,不斷創新,為社會與國家繁榮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橫側相看皆成峰——提高工作能力
一、要提高業務能力
文化館工作細致而復雜,要有極其豐富的知識和技巧。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業務能力,能充分勝任自己的工作,要能做到獨擋一面。尤其是現段各館實際情況,工作人員少,我們更不能時時事事都依賴別人。
二、要不斷積累經驗
每一個館員要有自創性。必須有組織管理才能,每個人不是先天具有這種能力的,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學習與鍛煉,在工作中積累得到。因此,在工作時,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這樣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從而積累經驗,完善我們的工作。
遠近高低都相同——講究工作策略
工作策略才是實現工作目標的有效途徑。我們工作經驗告訴我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打造貫穿全年“不落幕”的群眾文化,使優秀傳統文化深入人心。
一、從群眾中來
傳統優秀文化根植于群眾生活的土壤,我們館員要深入到群眾中去。從人民群眾這個生活的土壤中去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據各地特色,去整理挖掘本地區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及它的發展脈絡,去理清優秀傳統文化賦予的內涵,從而花大力氣去改造陳舊的表現形式,滲透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的表達形式。不斷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整理,甚至于出版,從而努力做到推進文化典籍資源的數字化。
二、到群眾中去
實踐是大課堂,生活是教科書,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到群眾中去,可以堅定我們的信念,磨煉我們的意志,增強我們的能力,也能提升我們的境界。我們可以將從群眾中來所研究發掘的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再回到群眾中去。通過來自祖先或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事跡去感動影響群眾,讓傳統優秀文化植根他們的心田。
三、讓群眾參與
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文化館要為城鄉居民提供一個個優質的展現平臺。讓群眾參與進來,讓他們來實現自我價值和藝術夢想的同時,最大限度通過文化活動,去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工作任重而道遠。文化已成為我們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有時它也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隨著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也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我們文化工作者責無旁貸,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盡自己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習總書記講話.
[2]龔明如,沈國富.如何提升文化館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J].戲劇之家,201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