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許勇
錦屏:匯聚黨建正能量促精準脫貧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許勇
今年以來,錦屏縣以“決勝脫貧攻堅”為引領,以“抓黨建促脫貧”為抓手,打基礎、強保障、創措施、建機制,大力推進干部隊伍教育管理,匯聚脫貧攻堅正能量,通過資產資源創收和產業能人帶動,構建“好干部”帶動、“好抓手”推動和“好機制”驅動的脫貧攻堅工作格局,確保實現1個貧困鄉鎮省定標準減貧摘帽、7個貧困村國定標準出列和5700人貧困人口脫貧的工作目標,全面加快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的戰略進程。

錦屏縣委書記毛有智(左二)到隆里鄉華寨村與基層群眾討論產業建設。(錦屏縣委宣傳部供圖)
深化“鑄魂行動”,讓干部“愿為”。錦屏縣將“鑄魂行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擺在干部教育管理的突出位置,鑄思想、鑄責任、鑄擔當,壓實責任、抓實基礎。加大教育培訓,讓干部“會為”。錦屏選派101名干部到北京通州、上海長寧、浙江富陽等地掛職鍛煉,強化了黨建扶貧隊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戰能力。樹立正確導向,讓干部“有為”。
注重從脫貧攻堅工作等急、難、險、重一線發現干部、培養干部、提拔干部,拓寬了干部干事創業的施才平臺。強化管理服務,讓干部“敢為”。推行黨建扶貧與單位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干部考評“掛鉤”制度,逐步形成了“黨建考核看扶貧、干部考評看扶貧、干部任用看扶貧”的“三看扶貧”考核機制,增強了干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決心。
“十戶一體”強抱團。錦屏縣堅持黨帶群、強帶弱、富帶貧,在全縣104個中心村全面推廣“十戶一體”抱團發展模式,引領更多干部群眾參與到農村清潔風暴、治安聯防和產業發展工作中來。“脫貧攻勢”重行動。在“春季攻勢”脫貧攻堅“大比武”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錦屏縣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行動,大抓深度貧困地區相關會議精神的落實,聚焦“兩率一度”,扎實推進“七大戰役”扶貧攻克貧困堡壘。
“黨建沙龍”籌點子。通過思想眾籌、資源眾籌、職能眾籌和服務眾籌等方式,解決黨建扶貧難點熱點,一批“田間沙龍”“庭院沙龍”及“學習沙龍”應運而生,“黨建沙龍+”模式開創了錦屏黨建助脫貧攻堅的新局面。
推行黨建指導員機制。強化黨組織引領,發揮黨組織統攬全局的政治優勢,明確了111名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到111個村(社區)擔任黨建指導員,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推行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機制。錦屏縣實行黨建工作項目化模式,把每一項黨建工作重點羅列出諸多子項目來具體抓,一項一項地推進、一項一項地落實,把“無形”的黨建工作轉換成“有形”的子項目,確保抓黨建促脫貧各項工作及時落實落地。
同時,推行駐村幫扶“聯評聯考”機制,進一步細化“聯評聯考”工作措施,督促駐村干部真督實駐、真幫實扶,凝聚齊抓共管合力。推行集體公司帶動發展模式,依托資產資源創收和產業能人帶動,全面推進“三變改革”模式,通過組建村級集體公司促進就業增收。
(責任編輯 /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