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何剛
創新促改革 轉型解難題
——開磷集團堅持科學發展向千億元企業目標邁進
文_何剛
開磷集團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建設低投入、高產出、聚集效應突出、配套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結構特征明顯、比較優勢突出的國內一流化工產業基地和國際化大型綜合性化工企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開磷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開磷集團)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初步形成了“多元產業互為支撐,耦合共生集約發展”的格局,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行業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下,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年均3 0%以上的增長。銷售收入從2 0 6億元增加到4 0 8億元,是2 0 1 2年的1.9 8倍;資產總額從2 9 2億元增加到4 8 0億元,是2 0 1 2年的1.6 4倍;磷礦石開采能力從7 0 0萬噸提升至1 0 0 0萬噸,化肥生產能力從3 5 0萬噸提升至5 7 3萬噸,連續十二年榮膺“中國化工百強企業”稱號。
五年,1 8 0 0多個日日夜夜,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歷經6 0年風雨的開磷集團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趟過一個又一個險灘,在建成百億元企業再奔千億元目標的征程中邁出了堅實一步。
2 0 1 1年,開磷集團提前4年實現“三步走”發展戰略,邁入百億元企業行列。但“開磷人”并未止步,而是馬不停蹄實施“新三步”宏偉戰略,開啟新一輪改革發展新征程。

開磷集團一貫注重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開磷牌”商標榮獲國家馳名商標。圖為質量檢測員進行產品檢測工作,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開磷集團供圖)
按照改制上市要求,開磷以“開磷集團”對“開磷公司”的重組為路徑,完成“開磷集團”增資擴股和整體改制工作,貴州省政府以開磷探礦權價款作為國有資本金組建成立“開磷控股集團”,依法完成開磷公司剝離輔業資產的轉讓和收購,開磷股份公司于2 0 1 4年1 2月正式掛牌成立,完成階段性改制目標。2 0 1 3年,按照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模式重組江蘇瑞陽公司,發展的腳步從貴州逐步走向湖南、江西,邁入江蘇,跨到內蒙古,為開磷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作出有益探索。經過幾年努力,江蘇開磷瑞陽于2 0 1 7年2月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踏上了資本市場的快車道。
2 0 1 6年,開磷集團按照高端化、精細化、綠色化發展要求,把精細磷化工、碘化工、氟硅化工、物流從主業中分離出來,分別成立磷酸鹽公司、碘業公司、氟硅化工公司和物流公司,逐步改變“肥大化小”的格局。
五年來,開磷集團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先后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江蘇中關村新材料產業化研究設計院等7個創新機構,申請專利5 3 9件,擁有授權專利1 9 2件,“開磷牌”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并在1 2個國家注冊。組織實施實體經濟技術創新項目1 4 7項,多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家和省級科技進步獎,并在礦山建設和化工生產中得到深度應用。
礦業是開磷的根基。開磷礦石是目前國內惟一不經選礦就可用于直接生產高濃度磷復肥的優質原料,享有“磷中之王”的美譽?,F又探明新增磷礦石資源儲量8.2 4億噸,使企業資源儲量達到1 1億噸,為開磷集團打造“百年老店”提供了資源保證。
2 0 1 1年,開磷集團被確定為國家首批綠色礦山和全國首批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單位。以此為契機,開磷集團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綠色礦山建設,將大數據與采礦結合,全力打造智能化礦山,開采作業人員從4 4 0 0人減少到1 2 0 0人,年人均勞動工效達到2.4萬噸。同時,開磷集團大力推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磷化工全廢料自膠凝充填采礦技術,建成世界首套超細物料充填采礦系統,采礦回收率由7 0%提高到9 2.3%,延長礦山開采服務年限2 5年以上,有效防止地表塌陷、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
此外,開磷集團利用自主創新開發的磷礦石伴生氟、硅、碘資源回收專利技術,建成3套5 0噸碘生產裝置,1套2萬噸無水氟化氫聯產1萬噸沉淀白炭黑全部國產化示范裝置。歷時5年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通過省級驗收,開磷礦山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礦山。

歷時5年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通過省級驗收,開磷礦山成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化礦山。圖為進口采掘設備正在作業。(開磷集團供圖)
以改革創新推動轉型升級,以轉型升級破解發展難題。開磷集團結合企業在全國地跨四省五市的產業布局和產業發展條件,以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為抓手,不斷推動建立多元產業一體化經濟發展新模式。
充分發揮開陽大水工業園區磷酸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建設投產6 0萬噸/年多功能復合肥及配套精細化工項目。息烽磷煤化工園區兩套年產3 0萬噸高塔硝硫基復合肥裝置投產,內蒙古赤峰年產4萬噸鈉法季戊四醇及其配套項目建成投產,不斷延伸開磷磷煤化工產業鏈。
首家開發生產不添加著色劑的本色磷酸二銨、“兩酸法”全水溶性復合肥、海藻酸二銨新型肥料,推動化肥產品結構調整和農資套餐的初步形成。建成世界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 0億塊/年新型磷石膏磚和1 1種粉體材料配套生產線,開發各類石膏裝飾板、鹽堿地調理劑等改性磷石膏,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每年實現產值上億元。
在新能源方面,形成了以甲烷液化氣、醇烴燃料、草酸亞鐵等為主的產品結構。在新材料領域,完成了三羥甲基炳烷、水性樹脂涂料、特種U V等新產品開發。產品結構調整向“差異化、新型化、精細化”方向取得實質性進展,為開磷集團實現多元產業互為支撐、耦合共生集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站在新的起點,開磷集團將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建設低投入、高產出、聚集效應突出、配套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產業結構特征明顯、比較優勢突出的國內一流化工產業基地和國際化大型綜合性化工企業,朝著千億元企業目標破浪前行。
(作者系貴州開磷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責任編輯 / 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