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恒
城市化經濟運行中的金融經濟力措施
◎李子恒
我國城市化經濟發展在近幾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金融經濟力與城市化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它作為一種有效的調節機制在市場化經濟運行過程中是其可持續運行的持久動力,因此在運行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城市化經濟發展十分不均衡,在這種背景下發揮金融經濟力的優勢對實現城市化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十分重要。本文基于這一背景首先闡述了城市化經濟和金融經濟力,然后從兩個方面分析了金融經濟力給城市化經濟帶來的改變和城市化經濟運行的現狀,最后針對現狀提出了城市化經濟運行中發揮金融經濟力優勢的主要措施。
城市化經濟。城市化經濟即單個企業的生產成本隨著城市地區總產出的上升而下降的經濟現象,由城市共享基礎設施和經濟集聚產生的大量正外部性,使城市產出在不增加城市總投入的情況下隨著城市規模的增大而升上,它是集聚經濟的一種類型。它用于描述由于人口的地域集中而產生或從中受益的各類活動。
金融經濟力。金融在整個城市化經濟運行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稱為金融經濟力。所以在整個運行過程中維持城市化經濟發展平衡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針對城市化經濟中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有利于市場合理配置資源,所以金融經濟力在城市化經濟運行中發揮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對城市土地產生的影響。可以說城市的土地是最值錢的,一些農村的人要想發家致富都選擇去城市里打工然后在城市里買套房子安定下來。這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集中到城市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房屋的需求,提升了城市土地的價格。隨著近幾年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大城市的房價不斷上升,增加了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們的壓力。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銀行的利率升高,促進了城市的發展。隨著城市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到城市中生活,這無疑之中加快了城市化經濟的發展。這是金融經濟力給城市化經濟發展帶來的主要變化之一。
對市場發展產生的作用。城市中人們的生活質量直接決定了城市的發展水平,因此要想發展城市化經濟首先應該滿足城市人們的基本需求。為了約束市場的不斷變革,應該綜合市場發展中的不穩定因素進行調整,同時發揮市場內部調節與外部調節的重要作用使得市場持續穩定的發展。市場的發展速度直接影響了經濟的運行,換句話說金融經濟力成為決定市場經濟能力的重要因素。
由于大量人口集中于城市化地區,使人們的交往活動頻繁化和多樣化,從而為一些活動提供了市場和更廣闊的盈利空間。由于城市化發展導致城市人口結構較為復雜,因此要想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首先應該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市場發展的機制。金融經濟力作為調節城市經濟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化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目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民的綜合素質還大的提升空間,而且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都嚴重制約了城市經濟的發展。而城市化經濟運行的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一些中小城市利用自身的優勢快速發展,吸引了一些人力、物力從而大大影響了了城市發展的步伐。另一方面,一些發達城市發生了以城市發展的現象,導致產能過剩。這使得發達城市的資源浪費、城市化進程緩慢。
城市化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建立包容性、全面性的金融體系,有利于減少城市中的貧困現象和不平等現象,對實現城市化經濟發展的均衡目標有重要作用。通過建立一套富含包容性的金融體制可以為市場調節提供理論依據,而且還增加了城市化經濟發展的渠道。為此,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提高人們公平公正的意識,這對增加人們的利益有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應該站在群眾的角度考慮問題,重視群眾的意見,提高群眾對產品的滿意度。由此可見建立包容性的金融體制對促進城市化經濟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充分發揮金融經濟力傳導優勢。金融經濟力與城市化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在調節城市經濟發展狀況時應該發揮金融經濟力的傳導優勢。它對緩解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實現城市發展目標等有重要作用。它實現了經濟發展中的公平公正理念。此外,金融經濟力的理念還包括由大城市帶動小城市發展,實現共同富裕。通過將發達城市在發展中的優秀經驗傳授給中小城市和小城市從而帶動所有小城市利用自身的優勢進行改革,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綜上所述,金融經濟力是城市化經濟運行中的進行調節的重要途徑,它對促進城市化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想使城市化經濟平穩運行提高金融經濟力的調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為此,要想在成熟化經濟運行中充分發揮金融經濟力的作用應該從提高城市地租調節能力、建立一套科學的金融體制、充分發揮金融經濟力的傳導優勢等幾個方面入手,從根本上促進城市的發展。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國際學院)

經濟智庫
001 李子恒 城市化經濟運行中的金融經濟力措施
004 祝偉偉 習近平治國理政對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的繼承和發展
006 徐 旭 “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國際話語權提升路徑研究
008 戴建平 國際商務談判中的中西文化差異和應對策略
009 張桐赫 “一帶一路”國際物流績效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研究
010 吳美婷 陳少烽 供給側背景下珠三角地區交通運輸行業生態圈構建
011 溫 佳 關于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風險因素的識別
013 張桐赫 跨境電商現狀及其國際物流模式選擇
014 劉 穎 閆圣楠 王 涵 我國煤炭行業去過剩產能的經濟社會影響分析
015 石鵬麗 “以客戶為中心”營銷策略在煤炭銷售中的應用
016 喻琳玲 網絡營銷渠道與傳統營銷渠道整合策略分析
017 陳祥梅 經濟要素集聚、地方稅收競爭行為及其協調路徑研究
018 杜 珺 政府采購監督存在問題及對策探究
019 張 玲 我國準公共物品私人供給問題研究
021 李恩成 旅游地產發展影響因素及競爭力提升戰略
022 熊 艷 談四川旅游扶貧
023 李銘萱 延邊州地區服務業經濟發展現狀及未來走向——基于互聯網+的視角
024 田圣男 朱雙雙 劉 皓 基于大學生線上內衣銷售平臺推廣的調查研究
026 丁加祺 低碳經濟下中學生如何確立綠色消費觀
027 曾燦博 蔣學先 大學生廢舊物回收利用調查研究
028 張錦媛 客廳經濟探究
金融智庫
030 朱文剛 金融支持產業扶貧的實踐與探索
031 李辰煦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032 袁 方 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路徑研究
034 鄭 欣 王 慧 陳 鑫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問題、風險和監管建議——基于PSR模型的分析
035 向雷博語 湯沛東 普惠金融與金融排斥在中國的現狀
037 李 寧 營改增后房地產業稅源管理的思考
038 辛玉娟 提高納稅服務水平和效率初探
039 母小東 工程建設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研究
040 劉 婷 我國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問題及解決途徑
041 朱金良 建設單位在清單計價模式下的結算控制淺析
042 吳金珠 財務風險管控視角的民辦高校內部控制框架體系構建分析
043 劉玉珍 職業院校內部控制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044 黃嘉琪 高中學生理財觀念探討
企業智庫
045 王孝強 趙 鵬 目標考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046 陳淑明 新形勢下基層工會職能創新之我見
047 趙建瑩 現代酒店管理中的激勵機制——淺談酒店激勵
049 邵云雁 秦 虎 裴 娟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文化沖突研究
051 王 俊 某電廠預算管理的現狀及實施戰略預算的必要性
052 李 莉 電力企業的行政管理發展戰略
人力資源管理
053 江豐海 基于中國制造2025的高校就業機制創新研究——以山東理工職業學院為例
054 王 威 旅游管理專業高職本科3+2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055 張桐赫 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O2O模式創業探究
056 周 琳 陳 旭 論高校危機管理的應對策略——將危機扼殺在搖籃里
057 錢偉建 南靜靜 東北地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失的原因與對策探析——以大慶地區為例
059 張 雨 宋志斌 東北老工業基地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大慶市為例
061 張群英 互聯網經濟形態下女大學生創新創業探索
062 葛夢薇 廖允成 農業現代化建設中陜西地區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的研究
063 吳映曈 人本理念下的高校學生工作策略研究
064 劉 振 烹飪專業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的研究
064 王一博 管見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工作
065 魏友友 構建三湘專業群綜合實訓平臺的探索
066 王詩洋 李 麟 高職院校面向新生實施職業前瞻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067 張 琦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培育體系的構建
068 湯偉明 探析養成教育視角下高校學生行為習慣管理途徑
069 閆佩玉 應用型本科高校數學第二課堂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070 李永軍 內地高校新疆籍學生心理安全探討
071 段平華 現代學校教育的價值:從二語習得理論得到的啟示
072 劉希羽 英語語言文學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作用研究
073 吳國華 英語實用翻譯人才培養研究
074 胡鵬霞 事業單位人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關系與應對
075 陳廣超 段生艷 楊 艷基于人才能力需求的高職中醫骨傷專業課程設計研究
教育智庫
077 房 偉 信息化在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中的應用探討
078 蔣麗娟 李 莉 基于能力本位的ERP供應鏈課程改革
079 劉聿一 以會計師事務所掛職鍛煉促進審計專業教學改革
080 陳 星 張振云 毛曲功 翻轉課堂在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081 孫奎環 模擬工作過程的市場營銷情境教學研究
082 周 嘉 高職院校審計課程校本實訓資源的開發研究
083 馬艷榮 韓國漢學與漢語教學的歷史與現狀
084 孫立盎 新課改背景下高師文學課教學模式探究
085 王丹丹 信息技術在激發語言學習興趣上的作用
086 喬玉偉 姜春雪 俄羅斯學生漢語教育教育案例分析
087 鄒 穎 初中生政治閱讀能力的培養
088 余曉宇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預約制教學模式研究
089 侯心萍 在反思中提高——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評優的要素
090 王 萱 英漢語法對比在語法教學中的運用
091 程鑫頤 趙 玲 對口譯教學現狀的思考
092 董 霞 王來恩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實踐經驗——以《數控車削編程與操作》為例
093 潘幼琴 機械專業數學教學服務于專業課教學的對策
094 鄧光成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學的探索和改革
095 尹秉杰 媒介融合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基于中英比較視野的研究
097 蒲文猛 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研究
098 郭祥彬 3DS Max課堂教學如何提高教學實效研究
099 方 建 從素質教育談新型英語教學法
100 尤 佳 探討提高高職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途徑
101 顧澄強 中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技能教學的探討
102 茹先古麗·吾守爾 艾合買提·阿布拉論項目式教學法在高校數據庫教學中的應用
103 廖穎新 小學英語教輔編輯技巧
105 李 燕 “誘思探究”在職業學院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06 譚潤嬌 做好生物學習筆記,提升生物學習效果
107 王德順 中職普車教學應用一體化教學的構想
108 王 芳 初中地理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文化智庫
109 賈愛英 敦煌壁畫與永樂宮壁畫墻底劃分歸類的依據及對繪畫風格的影響
110 吳虞川 中國畫山水空間觀分析
111 閆 宇 楊晉東 城市建筑鋼筆速寫應用技法研究
113 王啟航 新文化運動的啟蒙作用
114 李小艷 新媒體語境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研究
115 黃可昕 微博傳播中的正與負
117 譚輝霞 園林景觀花卉園藝在現代城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118 劉靜靜 公共圖書館智能化建設路徑探討
119 李紅芳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圖書資料管理策略研究
121 吳 興 中職學校圖書館在教學中的作用
122 李 瑛 探究漢語言文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傳播
123 劉 睿 王榮強 從影視角色扮演(ISME PLAY)新業態看互聯網時代主持人發展
124 郭子雯 曾小凌 漢維語氣詞
125 顧俊侃 攝影藝術創作中的情感表達方法
126 劉雪花 吳 君 企業孵化下高職藝術類工作室創新教學改革探析
新興產業
128 王曉玥 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與展望
130 翟紅霞 青海省黃南州水源地保護和飲用水水質檢測建設的幾點思考
131 李 靜 變電運行中微機五防與繼電保護回路系統的應用
132 高偉剛 歌美颯G52/58-850kW型風機通信故障診斷及優化
133 秦靜怡 陳丹娜 徐 倩 牛血清小分子肽的分離
134 劉 斌 中職數控專業普車與數控車的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
135 劉海霞 提高中職數控車床實訓教學效果之我見
136 李明利 數控車床在中等職業院校的教學方法
137 陳吉發 技工院校數學教學改革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138 高 青 信息技術環境下職業院校數學教學改革研究
社科智庫
139 雷小紅 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院校法治教育改革路徑探索
140 王 婷 加強醫院廉政文化建設,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142 趙小娜 新媒體時代基層黨建創新研究
143 劉璐璐 高校行政辦公室提升工作質效的途徑
144 陳 俏 黨的群眾路線視域下高校學生網絡輿情引導策略
145 崔慧聰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和諧單位建設
146 中國社會科學院《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2017年征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