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夢桐
網上流傳一個段子:“現在共享經濟這么火,我也有個創意,買幾十臺電腦,租個場地擺好,聯網。那些家里沒電腦或沒網的客戶,憑二代身份證就可以用,每小時收費5元。不想玩了就下機,電腦可以繼續給下一個客戶用。”對此,有網友表示,太妙了,我看這個項目不如就叫網吧,一定風靡全國!
段子搞笑的同時,也暗諷了各行各業蹭“共享”熱點已經到了沒有節操的地步,同時還有許多東西打著“共享”的名號,實際是租借的形式。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然而當資本潮退去后,這些精于炒作、疏于管理的偽共享經濟企業必將成為第一波炮灰。
以下是《投資與理財》記者盤點的十大奇葩共享。
1、共享充電寶:樂電退出,王思聰不用吃翔了
10月11日,杭州共享充電寶企業樂電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對外宣布停止運營共享充電寶業務,并已收回所有充電寶設備。
樂電的退出,不禁讓人們想起了陳歐與王思聰的賭約。5月初,聚美優品宣布斥資3億元投資的街電項目后不久,王思聰怒批共享充電寶:“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就吃翔,立帖為證”。一時間,共享充電寶名聲大噪,褒貶不一。
按共享充電寶最初的藍圖,共享充電寶每次充電一小時,收費一元錢,一個不足百元的充電寶可以反復循環使用近800次。假設充電寶一天就借出去2個小時,每天收入2元錢,大概2個月回本,之后便進入盈利期。
而當下,共享充電寶并未盈利,反而瀕臨死亡,緣何至此
根本原因,一是共享充電寶行業門檻過低,商業模式同質化嚴重。另一個原因在于,充電技術發達的今天,用戶便攜一個充電寶,要比找充電柜方便得多,這大大降低了用戶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
2、“共享女友”:輪流使用的情趣娃娃
“娃娃也可以共享?怎么保證衛生?”“咦,好惡心!”
9月14日上午,他趣投放的第一批“共享女友”在北京某商場外的公園里展出。
引人注目的是,“共享女友”其實是市場價8000元的硅膠仿真人偶,而現在只需要298元,就可以到家體驗。據悉,“共享女友”發布當日,就收到了2000多個訂單。
幾日后,北京三里屯派出所便找到了他趣總部,要求“共享女友”項目相關人員前往派出所接受調查,警方以“低俗活動擾亂社會治安”的理由,對他趣進行罰款。他趣官方發布了致歉聲明,并宣布將暫停“共享女友”項目的運營。
所謂“共享女友”,其實是在濫用“共享”之名,而行租賃成人性用品之實。“一個被其他人使用過的‘共享女友,你還愿意使用嗎?”一網友吐槽道。雖然他趣承諾,隱私部位會做到每一個客人都更換一次,并會通過五道專業的清潔工序消毒殺菌,但是你是否愿意冒著染病的風險,來體驗這個“共享女友”?
3、共享馬扎:不掃碼,扎屁股嗎?
8月,北京街頭出現了一種“共享馬扎”。“共享馬扎”看起來與普通馬扎無異,僅在布面印了一個巨大的二維碼,旁邊有“共享馬扎”的字樣。據介紹,馬扎只需掃碼,便可使用,并不需要注冊和押金。對此,有網友評論道:“我不掃碼,坐上面扎屁股嗎?”
據悉,不到一天,在北京東三環長虹橋北公交站擺放的十多個馬扎只剩下4個。
4、共享遛娃小車:才賣80元,押金99元
8月,在上海街道旁出現了“共享遛娃小車”,悲劇的是第二天就悉數被清走了。
這些“共享遛娃車”使用方式和共享單車一樣,小車身上都有二維碼,先注冊,再實名認證,隨后可以選擇是否繳納押金。
對于小車被清,許多使用過的家長并不買賬。這些家長認為,有些樓房是沒有電梯的,有些家長想遛娃,但是又無法使用家里遛娃車,出門十分不方便。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款小車押金99元,而網上同款小車才賣80元。
5、共享雨傘:“藏傘于民是初衷”
6月14日,3萬把“共享雨傘”被投放在南昌的地鐵口、公交站臺、通道以及街道護欄,沒想到半個月后,“共享雨傘”在南昌各個投放點全部消失不見。面對如此窘境,“共享雨傘”投放者共享e傘的有關負責人回應稱:“這就是我們想要的,藏傘于民是初衷”。
由此引發了網友的調侃:“有個養雞廠滯銷,旁邊有個魚塘,老板放出風,100元一天隨便釣,釣不到的賠雞兩只。然后,老板大賺,主要是魚塘根本沒魚。”
據悉,目前市場上的共享雨傘主要分兩種:一種是設置柜機的“有樁式”借取,另外一種是“無樁式”,雨傘裝有定位裝置和智能鎖。
6、共享手機:iPhone8也能共享了
9月22日零點,淘寶悄然上線“淘寶租賃”,樂租、機蜜、估嗎租機、享換機等5個租賃品牌首批入駐,iPhone8新機一年租金最低3348元。
眾所周知,手機私密性極強,短信、郵件、銀行卡等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將是一顆“定時炸彈”。值得注意的是,有租賃平臺曾表示,對手機數據泄露不承擔任何責任。
對此,有網友吐槽:“我買一個手機也就三四千塊錢,租個手機還存在安全隱患,我是瘋了么?”
7、共享錢:還錢純靠素質
呼和浩特300多個公交站出現了“共享硬幣”,一個站點共放置 8 枚 1 元硬幣,寫有“一次一枚,次日歸還”的字樣。“共享硬幣”引發了很多人的議論,有人說解決了人們出行的燃眉之急,有人說還錢純靠素質,不支持。
“共享硬幣”投放兩日之后,就消失無蹤,黏貼的紙板也被掀起。這種共享方式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實現真正的共享,還是很不靠譜的。
8、共享男友:明碼標價,男女不限
8月28日七夕節,北京三里屯出現一身著蜘蛛俠服飾的“共享男友”,路人掃碼,可與他互動,他身后的牌子上則“明碼標價”。
據網友爆料,這次“共享男友”的男主其實是一位男主播,并沒有真的收錢。對于“共享男友”,有網友吐槽道:“丑拒”,“這男女不限,口味有點重啊”。
9、共享衛生巾:“鹿晗”導航,一鍵到巾
今年4月1日,某APP宣布推出“共享衛生巾”。據悉,該款智能衛生巾擁有定位、自潔、防盜等功能,據說還能測試經期流量。APP內選用吳亦凡、鹿晗等眾多知名男明星的聲音進行語音導航,指導用戶一鍵到巾。
無獨有偶,國內某品牌的衛生巾甚至還推出了“姨媽巾共享計劃”,號稱未來兩年,將在全國各大高鐵站、地鐵站、商業街區等人流密集處,投放“衛生巾自動領取機”。
10、共享液化氣:用過后,下家接著用
在安徽省合肥市,智能共享液化氣瓶已經開始推廣使用。掃描閥門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預約充氣、檢測、換氣瓶等業務,和共享單車一樣,居民不需要花錢買氣瓶,只需要交納160元押金即可使用,不用時可全額退費。
其實,與共享經濟唯一有關的是這個“煤氣罐”用過后,可以隨時更換給下一家。